分享

胎萎不长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胎萎不长 

[病案]徐某,女,27岁,已婚。1962年5月21日初诊。患者末次月经为1961年11 

月,在孕三个月时患急性阑尾炎住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胎儿发育不良,不 

见长大,现孕五月余不感胎动,腹部亦不见膨大,去他院检查,怀疑胎儿已死于 

腹中,现胸闷纳呆,精神不振,腹痛阵作,但无下坠感,舌淡、苔薄腻,脉虚弱带滑。 

[治则]健脾益气,补肾安胎。 

[方药]潞党参9克,川芎2.4克,丹参9克,白术9克,陈皮6克,苏梗6克,木香4.5克, 

杜仲9克,桑寄生12克,菟丝子9克,狗脊9克。服2剂药后腹痛已止,症候好转。 

在前方基础上加消导药,方为:潞党参9克,黄芪9克,丹参9克,熟地12克,砂仁 

2.4克(后下),茯苓9克,焦白术6克,川断9克,狗脊9克,鸡内金6克,谷芽9克,麦芽9 

克。服8剂后胎儿渐见增大,已感胎动,但在孕六个月时阴道漏红,腰酸腹胀。 

改用补肾安胎止血之剂,方用太子参9克,生地18克,白芍6克,淡子芩6克,阿胶 

珠12克,炒藕节12克,杜仲9克,桑寄生12克,菟丝子9克,苎麻根12克。服2剂药 

后漏红止,但胎儿仍小,虽孕八个月,但仅有六个月大小,故仍以健脾益气、补 

肾安胎之剂调理之。以后超过预产期而分娩,母子平安。数年后随访,孩子发 

育良好,身体健康。(见《朱小南妇科经验选》,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析]胎萎不长又名胎弱症,宋陈白明《妇人良方》记载:“夫妊娠不长者,因 

有宿疾,或因失调,以致脏腑衰损,气血虚弱,而胎不长也。”就临床观察禀赋衰 

弱,难以养胎,或孕后跌补损伤,或房事不节以致胎漏下血,均可影响胎儿发 

育。本患者在孕三月时行阑尾手术,气血受损,胎气亦伤,故胎儿不长,用健脾 

益气补肾安胎之剂,药见效机。后因阴道出血,胎儿受震,故改方补肾安胎止 

血,使病转危为安,以后再改为健脾益气补肾安胎之剂,健脾使生化有源,气血 

得充,能滋养胎儿,补肾可安胎,使胎脉系于肾,故经调治后,胎儿正常娩出,且发 

育良好。(李祥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