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怎样学习致良知的(3)——心上用功

 沈忠明6807 2020-02-13

专用名词解释:明心净心五步法
 
“明心”就是明白和体证人生两个真相:心中拥有无尽宝藏、行为作用与反作用。
“净心”包括三个要点:观照、反省、引导。
 
首先我在这儿申明,我之所言只是我学习到到现在为止的心得体悟,并非标准答案,若有不当之处欢迎随时指正。
 
通过学习,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心生仰慕、叹为观止并努力求索。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你在研究阳明心学吗?“我说,”我没做研究“。”那你在做传统文化的学问?“,我说,”我没有在做学问“。”那你在做什么?,我说:“我在学‘功夫’。”他就楞住了。我接着:”对于5000余年的优秀的中华文化,我就《道德经》算是粗粗地看过两遍,其精妙绝伦都难以明白,而其它经典都尚未涉猎,还奢谈做什么学问。“
 
”至于致良知,我只能告诉你,我连皮毛都没有学到,只是摸到了皮毛一点点边而已。至于功夫么,就是在‘心上用功’。也于你听到‘心上用功’就有玄之又玄的感觉。其实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能文化不高甚至可能不识字,但他们一定会跟你说,学习要‘用心’,做事要‘用功’,我认为这就是老师们讲的‘心上用功’,这就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又大道至简。“
 
 成功源于改变,幸福来自坚持。改变从学习开始,学习从学习中华文化开始。
 
我们学习致良知就是学习圣贤,学习圣贤给我们揭示的人生重大秘密心中有无尽宝藏、人生重大真理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人生重大战略建设自己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人生重大价值成就他人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让我们通过心-道-德-事四部曲,明白“心”是身之主宰,“道”是人的格局和境界,“德”是心的一切妙用,“德”是人生事事物物方方面面的结果和状况。心决定道,道决定德,德决定事。也就是你有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道,就有怎样的德,最终决定怎样的事。“心”是人生方方面面的源泉之源泉。直接在心上用功,可以事半功倍,心想事成。
 
那如何心上用功呢?阳明先生在《与王纯甫书》曰:“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
 
          心上用功事上磨, 阳明先生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时,就是心上用功的时候。
 
”当利害“——金一南教授在演讲中也讲到,要试炼一个人,就给他权力,就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心灵品质。试看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三令五申下,还有数不胜数的”前赴后继“地碰撞高压线,最后悔之晚矣。这时候如果他们心上用功,从而明白和体证了人生的真相,就不会在走上这条不归路。很多人出现的问题都是在孩子身上,饭后认为给孩子丰厚的物质条件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岂不知让孩子不劳而获是最大的伤害。正应了”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这句古语。
 
”经变故“——阳明先生也是从官宦子弟到下诏狱、贬龙场,从锦衣玉食到朝不保夕,从政治新星到龙场驿丞,从人生的高峰跌入人生的谷底,经历十分磨难,这时阳明先生没有像他人一样选择倒下而是选择站起来,才暗夜中点燃了心中的明灯,念念念念之间有了顿悟,从而龙场一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从此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会长袖善舞,良知清澈,处惊不变,临危不乱,心生万法。因而成就他为“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真人。
 
”遭屈辱“——但我们在践行致良知的时候,会引起家人、朋友、同仁及领导不理解,还有人会冷嘲热讽,更有甚者还会遭到屈辱,这时候也是我们心上用功的时候。 其实苦难是花了妆得祝福,只有在难处磨,犹如金之在冶。如果金子没有经过烈焰,没有经过千锤百炼,怎么会达到炉火纯青。
 
不要羡慕他人风光无限,只问自己自己足够努力。心上用功,依道而行,必获成功!
 
远东电缆沈忠明   2019年11月27日于宜兴  (2610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