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黄筌(公元约903—965年),字要叔,五代西蜀画家。五代时的绘画艺术大师。成都人。17岁时即以画供奉内廷,曾任翰林待诏,主持翰林图画院,又任如京副使。任前后蜀宫廷画师40余年。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擅山水、人物、龙水、松石,尤精花鸟草虫,师法李踦、孙位,对刁光胤的花鸟画师法尤深,并加增损,创出一种新的风格。其花鸟画重视观察体会花鸟的形态习性,所画翎毛昆虫,形象逼真,手法细致工整,色彩富丽典雅。因他长期供奉内廷,所画多为珍禽瑞鸟,奇花异石,画风工整富丽,反映了宫廷的欣赏趣味,被宋人称为“黄家富贵”。 写生珍禽图(五代 黄筌) 苹婆山鸟图 雪竹文禽 黄筌学艺史:黄筌自幼聪慧,13岁时从刁光胤为师,学画花鸟,又据说学滕昌祐的蝉蝶,山水学李升,兼能道释人物,但最擅长的还是花鸟。黄筌于17岁时随刁光胤同仕前蜀王衍,19岁即被赐朱衣银鱼,兼都麹院,以艺事备受王衍优遇。后蜀孟知祥僭位称帝,黄筌仍知遇依旧,进三品服;子孟昶即位后,又迁黄筌为翰林图画院待诏,赐紫金鱼袋,并主管画院。正因如此,黄筌的画派遂主宰了西蜀画院的画风,并多次奉命为宫殿、寺观作壁画及屏扆卷幅,又逐步加封为内供奉、朝议大夫、检校少府少监、上柱国、累迁如京副使、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遂开以画艺得官职之先河。公元965年(北宋乾德三年),宋灭孟蜀,孟昶降,黄筌随昶归宋,入宋画院,又被封为“太子左赞善大夫”,赏赐甚厚。从此又将西蜀的宫廷画风带入北宋的宫廷画院,并统治了北宋早期的宫廷花鸟画风几近一个世纪之久。黄筌一家都擅绘画,其弟唯亮,儿子居宝,居实,居寀,其中尤以黄居寀的成就最大,名声亦播于后世。黄居宷有《山鹧棘雀图》传世。 黄居宷 《晚荷郭索图》 黄居宷 《竹石锦鸠图》 《山鹧棘雀图》黄居寀代表作 黄居寀字伯鸾,成都(今属四川)人,黄筌第三子。擅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用笔劲挺工稳,填彩浓厚华丽,其园竹翎毛形象逼真,妙得自然;怪石山水超过乃父,与父同仕后蜀,为翰林待诏。尝合作殿廷墙壁,宫闱屏幛,不可胜记。入宋仍任翰林待诏,尤得太宗看重,授光禄丞,委以搜访名画,鉴定品目,一时侪辈莫不敛袵。居寀与其父画格均富丽浓艳,适合宫廷需要,故黄氏在画院居于主持地位,其他画家要入画院,一时俱以黄氏画风为优劣取舍标准。淳化四年(993)出使成都府,时年六十一,在圣兴寺画有《龙水》《天台山》《水石》等壁画。《宣和画谱》著录其作品有《春山图》《春岸飞花图》《桃花山鹧图》等332件。传世作品有《竹石锦鸠图》册页,《山鹧棘雀图》轴,绢本,设色,纵99厘米,横53.6厘米,上方有宋赵佶题“黄居寀山鹧棘雀图”8字,横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其兄居实、居宝都有画名,但英年早逝,名声不及居寀大。 | 分享朋友圈才是王道 | 整理编缉_夕月慕画 本文/图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