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唐某,女,42岁。1977年10月某日就诊。十年来每次经期垂涎甚多,如 流水样,稍带泡沫,经净后自止。患者形体消瘦,面色不华,性急易怒,两乳作胀, 时喜叹息,纳少泛恶,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苔少,脉细弦。 [治则]疏肝解郁,健脾化湿。 [方药]当归10克,炒白芍10克,柴胡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3克,煨姜3克,薄荷3 克,焦白术10克,郁金10克,益智仁12克。服5剂口涎消失,其他诸症均见好 转。下次经前三天再服原方至月经净止,病愈。随访一年半未见复发。(见 《江西中医药》1981年第1期) [评析]经期流口涎,此症罕见。古人有“口涎为脾液”的说法,此属脾虚所致。脾 主运化,为气血化生之源,肝藏血主疏泄,肝血赖脾的资生,脾虚则肝郁,故有乳 胀、性急易怒,时喜叹息等症。又因肝郁不能疏脾土,脾虚肝郁则水湿内生, 停聚中焦,聚湿而为口涎,经行肝郁更甚,愈致肝木克脾土,故经期垂涎量多,状 如流水,呈泡沫状。今用逍遥散加减,并加益智仁摄敛涎唾,诸药合用疏肝解 郁,健脾化湿乃病愈。(李祥云)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