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天要少吃酸】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对春三月的概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肝气与春气相应。肝与东方、风、木、春季、青色、酸味等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万物以荣,气候温暖多风。天人相应,同气相求,在人体则与肝相应。故肝气在春季最旺盛,反应最强,而在春季也多见肝之病变。 《黄帝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这里的对‘气和味’的阴阳定义,为中药的分阴阳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大家熟悉的辣椒,辛辣,辛甘发散为阳,所以辣椒属阳;前段时间的网红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里面的金银花,黄芩,连翘都是苦的,酸苦涌泄为阴,所以这三味药都是寒的,没有实热证不宜使用。 酸味入肝,那春天对应的是肝,是不是春天就要多吃酸味的食物呢?如果简单这么理解就错了,而且错的非常严重。 酸苦涌泄为阴,酸味是属阴的,酸味是收敛的。我们再细细品味《黄帝内经》中说到的“春天三月,此谓发陈。”这句话,春天是要“发”的,发发发,要升发的,要积极向上发展的,这个时候吃酸的就变成收敛,与春天要升发的自然规律相违背。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自然界酸的水果在春天是不是也没有,因为果树才发芽,开花,哪里有果子?但是现在交通很便利,躺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也能吃到海南岛产的香蕉。 春天虽然对应肝,酸味也对应肝,但是春天不宜吃太多的酸味食物,因为不利于肝气的升发。中医讲究辨证,那要是你肝气升发太过,导致口干口苦,舌苔黄燥,眼冒金星,大便干燥便秘等真的有上火症状,那么你就可以适当吃些酸味食物来收敛一下肝火。 对于平常人,特别是手脚冰凉的人,春天要少吃酸味食物。适当吃些辛辣的,甘甜的食物。注意这里的甘甜的食物,是指自然甜,不是加工甜。甘甜的入脾胃,春天肝气最旺,肝旺克脾土,所以春天要养肝护脾胃。 中医名著《千金要方》里有载,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元代养生名著《摄生消息论》也提到:“当春之时,食味甘减酸宜甘,以养脾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