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摄影之三十七:摄影大师们的元祖——安德列·柯特兹

 长空2006 2020-02-14
无聊时,由我陪你:动力视觉!

Angels Fall First Nightwish - Angels Fall First

安德列·柯特兹在70多年的摄影生涯中

'用细腻而敏锐的眼光创作并规范了

现代摄影的语言'.他声称'从不记录,

只是阐释, 只是去寻找出人意料的细节, 

稍纵即逝的瞬间,决定事物性质的偶然瞬间.。

他的照片以其抽象的元素和新颖的构图,

在现实主义的诗意边缘显示了摄影的新方向.'

他擅长利用造型和空间,并且对平面

表现中的构图非常感兴趣。他还利用

物体的边角、影调和线条为其影像构图,

以其非常敏锐的眼光,观察到任何

意外的生动细节并组合成精彩的画面。

平凡的生活物品在他的作品中,

往往显示不平凡的美.并且非常地耐人寻味.。


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幅作品,

是如何表现出耐人寻味的美的。

画面中烟斗和烟灰缸形成了带圆心的圆环,

除了烟斗柄指向圆心外,左边一幅眼镜的

两个镜脚也指向圆心, 下方眼镜

镜脚末端的连线也指向圆心.

构成了一幅向心的画面. 此外, 

还可以看到桌面边缘与烟斗柄的平行关系. 

另一边缘与左边眼镜镜脚的错动关系.


两幅眼镜圆镜框形成的圆,分别与

两幅眼镜的摆放位置是非常讲究的, 

烟灰缸的大圆为切线关系,

分析图中的黄色虚线表达了这种关系;

再仔细看, 就不得不更佩服大师构图的严密了. 

照片中没有多余的构图元素,甚至

烟灰缸的圆弧阴影都起到构图的作用.

与下方的一个眼镜镜脚也是切线关系;

抽象出来看, 是一幅直线与圆的构成作品,

貌似平常的生活用品组成了一幅

抽象严谨的构成作品,这也许就是这幅

作品耐人寻味的原因,平常中隐藏了秩序的美

再看看下图的《沙发上的舞者》是柯特兹

被复制最多的照片之一.'创作于巴黎,。

当时(1926年)他与先锋艺术家关系甚密.。

作品也带有现代主义绘画的特征'.

在这幅黑白照片中, 构图的严密

另人惊叹.在这一个瞬间, 一切都组织得十分完美。


深色的墙面、深色的地板、深色的

沙发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暗色背景,

女舞者的四肢、男性半身雕塑、

墙上画框中的人体以及浅色的毛巾

构成了一组白色的元素。雕塑的动态

和女人的手臂和小腿的方向将白色的

构图元素推动形成一个圆形的构图。

而女人另一个小腿和一个小臂则指向圆心,

完成了这一个向心的构图。左手臂

看起来与圆形构图没有关系, 却使得

这个白色物体的构图达到了某种动态的平衡。


一个人的脑袋也构成一个圆形,

下图十一个人的脑袋和前面

并且与靠墙的一个环形椅背形成呼应。


安德列·柯特兹的摄影作品中, 

有一些初看是令人困惑的, 

仔细看才能发现其中的趣味所在。

比如下面这几张作品, 其共同的特点

有点象东方的阴阳太极图-------

就是黑中有白, 白中有黑的构图.

这一张是纽约的街景, 深、浅色的墙面,

将画面分成了两个部分,深色的背景中

有一个浅色的吹喇叭的雕塑,而浅色的

背景中有一个深色的交通信号灯。

注意“one way”的指示牌上的箭头和

喇叭的相向,再注意交通信号灯背后的

疏散楼梯与雕像后面的疏散楼梯的呼应,

构图非常严谨,感叹摄影师锐利的眼力。


再看这一张某个街角的作品,

人行道的路沿将画面分成两个部分,

街道远处浅色路面上有个妇人和

一只深色的猫,再看近处酒吧内

深色背景中的顾客和一只白色的猫,

构图的法则与上一张作品是一样的。


在这一张画面中除了注意到小女孩,

在深色路面上用白粉笔画出的涂鸦曲线,

还应该留心到浅色人行道上岁月侵蚀的曲线痕迹。


下面这
一张作品比较容易读懂,

篱笆外浅色背景中散布的狗与行人,

篱笆内深色绿篱背景中突显的白马玩具。

这就是典型的图底交换构图法则。


1894年,安德列·柯特兹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

那是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

他是家里三个孩子里面的老二,

家人希望他成为银行家将他送入商学院就读。

柯特兹十八岁时,取得学位进入证券交易所工作,

同年他买了第一架照相机,一有空闲

就去捕捉街头景象。 很特别的是,

柯特兹没有任何摸索阶段,一开始就

建立了终生一贯的风格;他不为题材所动,

也未曾对高超的主题有过向往。

他自始至终只对平凡的街头人生情有独钟,

用平凡的手法记录它们。 二十岁那年,

他在匈牙利军队服了四年兵役,

使他有机会为匈牙利内战留下可贵的纪录。


除了战争照片之外,他的前期作品

大都是在布达佩斯附近所拍的。 

柯特兹很注重不同天气、气候的街道景象。

他刻意在下雨、下雪、天气晴朗、

刮大风、浓雾、闪电交加的白天、

夜晚里捕捉他所看到的人和物,

这种效果不只是对特别时分的记录而已,

其中也捕捉到光阴流逝的痕迹、

人们行为的表明、整个生活在运作的情调。

他的街头照片充分掌握人生在时空交替的轨迹,

这一点正是他影响布列松最强的一面。


短时期的超现实表现,同时也

影响了自己对街头景象的观察方法。

柯特兹开始对线条、角度、光影之间的

抽象关系有更高度精炼的敏感性。

之后他的街头照片充满一股新的情趣——

日常生活本来就有一股丰富而精致的美,

柯特兹将人人不易见到的气息攫取在照片之中。

他拍摄水中倒影的帝国大厦。

他用路面积水构成二度空间。

柯特兹历经六十年的工作,用毫不修饰,

自我观察的方式以相机发问、纪录,

以及维持他和这个世界,他的艺术的关系。

他用上帝之眼拍摄的人影。


他一直保持着自己看东西的真实性,

其结果是他的艺术和生活不可避免的

一同掉进摄影中。” 柯特兹的每张照片

都充分显示了艺术与生活融合一体的境界,

他的感受和表现没有距离,不夸大也不保留。

 他喜用多变的几何形态来结构画面,

弥补着痕迹地通过各种形态的交相辉映,

强化光影的神秘效果,在人们的心中

引发一种微妙、丰富的心理感受。

布拉塞曾说:“柯特兹有着对伟大的

摄影家来说必不可少的两个资质:

即对这个世界、人与生命体的

不倦的好奇心和精致的造型感觉。”

照相机好像已经不存在了,只是柯特兹

与世界的沟通管道而已。就是这种品质

使他成为大师们的老师,众流归宗的元祖。

卡帕以战争的报导摄影垂名,

布兰德以三十年代英国人的生活纪录留世,

曼雷是超现实摄影的先驱,

布拉塞是夜间摄影的鼻祖,

布列松则是摄影决定性瞬间的阐释者。

这么多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都可以

在柯特兹的作品中找到影子。究其原因,

一来是柯特兹曾涉及过这些范围,

二来是柯特兹对影像的表现极为单纯而精确,

就像原始氏族的艺术一样,

提供了很多延伸与变化的可能方向。

1972年,安德列·柯特兹出版了

《摄影生涯六十年》1912—1972)时,

当今摄影巨孽布列松写了一封信给他。

“安德列,谢谢您出了这么伟大的一本书,

您才是我真正的老师,我以身为您的学生为荣。” 

柯特兹并没有教过布列松,在这之前

他们也没有特别的交情,柯特兹收到

这么捧他的信,深受感动

就送了一张照片给布列松做为回报。

这是张在大门边的自拍相,门板上

钉着布列松的来信,下面写着:

“一九七二年八月十七日,吾友昂利留念,

谢谢!安德列。” 论及名气与地位,

布列松早就是摄影界的毕卡索,

是座人人公认的划时代里程碑。

而柯特兹还是个一度被完全遗忘过的

都市隐者!  能被大师尊为老师的他,

在年轻时就完全尊定了自己的影像风格,

中年之后、被遗忘了达二十多年之久,

老年之后才又重新被肯定。

柯特兹十八岁就不断的拍照,整整有

七十三载的寒暑而不曾中掇。

在柯特兹人生的最后阶段,妻子离世后,

因为身体状况不能再离开家门走街串巷后,

他开始用一次性成像的宝丽来相机,

拍摄从窗口所能看到的景象,

追忆与妻子一起的岁月,用暖调的回忆

一点一点地去打败现实的荒芜与凄凉。

1985年,柯特兹在美国去世,终年九十一岁。

Beyond the Window こみや みずよ - 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