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臌胀一) [病案]杨某,女,76岁。1975年12月8日初诊。三年前病人脘腹胀满,下肢浮肿, 服西药利尿剂,症状时轻时重。四个月前,旦食暮不能食,恶寒发热,腹胀大,一 身尽黄,卧不起床。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肝硬化”、“肝癌”。服中西药五十余 日无效。症见形体消瘦,恶寒发热,腹大如鼓,舌质绛红,脉弦有力。 [治则]消积下气,通利二便,疏泄郁滞。 [方药]鸡矢醴10克,淡竹叶10克,鲜柴胡15克。水煎成150毫升。顿服,日2 剂。三日后脘腹胀满已减,能靠物而坐,身目色黄稍退,能食少许,小便自利,微 汗出。续服半月后,已能下床行走,黄疸退净,脘腹平复,舌质淡红,脉微弦。停 药,嘱调理饮食,以增强体质,又月余后患者能轻体力劳动。随访三年,体健,未 见复发。(见《吉林中医》1981年第3期) [评析]《素问,腹中论》:“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臌胀。…治之 奈何?……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鸡矢醴又名鸡矢白,能消积下气, 通利二便,佐以淡竹叶渗水气于膀胱,柴胡疏解少阳之郁滞,用鲜者以减其香 燥之弊,避其劫肝阴之嫌。故奏效速。(黄宣能) 肝硬化(臌胀二) [病案]王某,男,37岁。1978年3月12日诊。四年前曾患黄疸型肝炎。近二月 来因劳累及情志不畅,致疲乏无力,腹胀如釜,胁痛,纳少嗳气,便溏面黑,小便短 少,舌赤、苔薄白,脉濡滑。某院诊为肝硬化腹水。 [治则]消胀利水,疏肝理气。 [方药]茯苓15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白术9克,滑石18克,通草10克,赤小豆30 克,椒目15克,丹参30克,黑白丑10克,防己10克,大腹皮15克,陈皮12克,车前子 15克,海金砂15克,冬瓜皮30克。10剂后,精神稍好,尿量增多,腹胀亦减。原 方续服5剂,上证均消,舌薄白,脉弦。治拟健脾益气,和胃消胀:鸡内金10克,广 木香3克,炒白术10克,五谷虫12克,白蒺藜15克,茯苓15克,陈皮12克,炙甘草6 克,焦山楂12克,焦六曲12克,焦麦芽12克,党参16克,砂仁5克。嘱长服。三个 月后,肝功能正常,随访良好。(见《陕西中医》1982年第2期) [评析]鼓胀,出自《素问,水胀篇》等。一作臌胀,又名单鼓、蜘蛛鼓。多因情 志郁结,饮食不节,嗜酒过度,虫积日久,使肝脾损伤,气血瘀滞所致,多有癥积瘕 块发展而来。临床凡见此证,多属难治。一般常见的为肝硬化腹水等。本例 由于劳累及惰志不遂而复发,肝气郁结,疏泄失调而影响脾胃升降,津液不布, 水湿中阻,渐成腹水。治先疏肝理气,健脾利水,后以调理脾胃出入而愈,于此 说明治疗内伤疾病中,重视脾胃的调理至为重要。(吕志连)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