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焦虑地问:高老师,我女儿读小学,我发现她做题马虎大意,写作业也会偷工减料。为此,我反复跟她强调,甚至忍不住发火,可是还是没用。我知道,我总为这个跟她发脾气,对她对我自己都不好,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对于上面这位困惑的妈妈而言,她在界限问题上,犯了两个错: 第一,她突破了女儿的边界。因为,她对女儿的学习方面的事情,反应太激烈了。孩子的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也许恰恰是妈妈的过激反应,才像放大镜一样,把孩子的学习变成了一个“大问题”,甚至固化了下来。 第二,妈妈自己主动地让他人(女儿)突破了自己的边界。确切说,不是女儿气到了妈妈,是妈妈允许女儿来气坏自己。没有妈妈的“邀请”,女儿没有能力在学习一事上,激起妈妈如此大的反应。 每个个体活着这个世上,都是独立的,为了更好地存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限”。就好比,一个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界。人亦如此。对于身体而言,皮肤就是我们抵御外部环境和各种细菌侵袭的第一层界限。同样,我们的心理也有自己的一个界限。正是这个隐形边界的存在,才让我们会对某些事,某些人更有感觉、更富热情,而对某些人和事则无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