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午时腋汗

 学中医书馆 2020-02-14

[病案]王某,男,65岁。1988年7月24日就诊。每日午时(11~13点)定时两腋 

下汗出如水淋漓,过时自止,已半月余。伴有口苦口干,但不欲饮,脘腹痞满不 

适,食欲不振,头昏体倦,失眠多梦,清晨恶心呕吐,微咳而吐浊沫,小便微黄,大 

便不爽。刻诊: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形体消瘦,唇舌淡白,苔黄自而腻,脉濡数 

乏力。 

[治则]益气健脾,清热除湿,平调阴阳。 

[方药]半夏15克,黄芩15克,党参15克,厚朴15克,茯苓15克,前胡15克,黄连6克, 

扁豆30克,枣仁10克,干姜3克,甘草3克。2剂药尽,腋汗顿止,而他症亦减,继服 

3剂,诸症告愈。随访至今腋汗未再发。(见《辽宁中医杂志1989年第12期) 

[评析]午时为阴阳交替之时,腋下乃阴阳经交互之处。《类证治裁·汗症》 

谓:“腋汗,胁汗。须知阴阳交互时及阴阳交处发泄者,皆阴阳不和半表半里 

症。”但本案非少阳,半表半里,而是因脾胃气虚,湿浊内生,遏而化热,湿热内 

蘊,熏蒸肝胆,阴阳经不和所致。此即《杂病源流犀浊·诸汗源流》所云:“两 

腋汗,久不愈者,此湿热流注也。”据此,本案用半夏泻心汤辛甘以益气健脾,苦 

寒以清热除湿,寒热以调其阴阳,辛苦以复其升降,加厚朴、茯苓、扁豆健脾 

除湿,枣仁安神止汗,前胡宣通肺气,使气行则湿化,由是配伍,方症合拍,故获速 

效也。(马荫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