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黄某,女,45岁。1982年4月4日入院。自三年前起病,每于中午时分出 现全身畏寒,轻则畏风,加衣可解,重则覆被仍寒栗不已,历时半小时至一小时 自行缓解。发作不分冬夏,经中西医治疗不效。诊见面色萎黄,胃脘隐痛,喜 温喜按,恶心纳差,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缓。 [治则]温中散寒补虚。 [方药]吴茱萸10克,党参15克,黄芪20克,陈皮6克,白芍10克,生姜18克,大枣10 克,甘草6克。4剂后胃痛稍减,畏寒仍然。改用上午10时顿服,配合足三里艾 条温灸15分钟,然后覆被养阳。依法四天后愈,十天出院。(见《湖南中医杂志》 1987年第1期) [评析]本例由于脾胃虚寒,心阳不足,阳气不能透达于外,营卫失调,故午时畏 寒。午时属心,日中阳陇,人当恶热,畏寒乃心阳不足之故。以吴茱萸汤加味 治之,其病当愈,然不效者,为药轻病重,未治其时。故改为病前顿服配合温灸 足三里,此可谓“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吕志连)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