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击疫情“心理处方”

 快乐英平 2020-02-14

对抗疫情

不仅仅是身体与疾病的斗争
更要心理上强大起来

一、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确诊的担心病情严重,无法治愈;疑似的担心自己会被确诊,怎么办?

1.增加对自身状态的理解度。现在很多的反应是对突发事件的正常反应。要认识到每个人在经历重大负面事件后都会有焦虑、担心等负性情绪,这些是正常反应,接纳这些情绪并适度宣泄。

2.保持稳定状态。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压力。稳定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一些稳定化技术实现,比如:深呼吸放松、音乐放松、冥想训练等。

3.采纳积极的应对措施。根据国际心理援助准则,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减轻压力。包括:获取良好的社会支持、与信任的人(家人、朋友等)电话、网络交流和沟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有愉悦感的事情。

二、密切接触者:担心自己受到感染,怎么办?

1.关注积极信息。特别关注疫情防控进展的积极信息。
2.学习科学知识。掌握调整情绪状态和行为的科学方法。
3.增强应对信心。让积极信息和科学知识发挥作用,认真配合社区和疾控部门的工作。

三、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如何调节?

1.合理设置工作持续时间。适当轮休,在他们工作之余的休息场所播放一些轻音乐,让他们能够在休息时得到最快、最好的放松。
2.掌握负面情绪宣泄方法。比如: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哭一场;花几分钟时间做一些拳击性的运动;找自己特别想聊的人说说话。
3.积极开展室内运动。比如:打太极拳、举重、仰卧起坐等。
4.定期与家人沟通交流。一个人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支持,最重要的来源是家人,所以这时候无论多忙多累都需要和家人积极保持联系。

四、宅在家中的人:珍惜机会,给自己充充电!

1.制定一个计划。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
2.钻研一件事情。看书、听音乐、写字、学习一项新技能等,并享受这个过程。
3.找到一种支持。来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会支持。认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务和聊天。聊天的主题可以丰富一些,不局限于疫情。没有跟家人在一起的,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4.进行一项锻炼。心情烦躁时,做一遍太极《八段锦》或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
5.思考一些体验。思考自己可以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如果你需要心理援助......

市文明办、卫健委等多个部门以及江北新区都向市民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由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治疗“心病”开药方。

一、心理援助热线
南京市疫情应对心理援助专线电话:025-83712977(24小时)
江北新区疫情应对心理援助专线电话:025-58393568、17705199727(24小时)
二、网络防疫心理咨询
南医大四附院“防疫心理咨询”网络门诊

识别上方二维码登录

跟着小民学习一下操作步骤

科学抗疫,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供稿:江北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江北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整理摘编:时英平】
通讯员:王子培、王慧、叶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