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那些不幸的人又该怎么办呢?

 小微历史杂货店 2020-02-14

导语:如果我生来不幸,我的一生又该如何治愈?

(全文共有3779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1

1

1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这是奥地利精神学家阿乐弗雷德·阿德勒说的。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句话,

因为这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了太多东西,

但同时我也十分痛恨这句话,

如果这是真的我又该如何用这一生治愈我的童年?

我出生于农村,父母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

棍子就是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

棍子所受的皮肉之痛随着时间自然会消失,

但是在棍子的威严下也阻挡了我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从小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喜欢看别人脸色办事,

容易自我否定,甚至有一种很严重的自卑心理,

不喜欢与人交流。我也意识自已的问题,

但直到现在二十多岁依然没有治愈自已。

今天我又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

如果我生来不幸,我的一生又该如何治愈呢?

今天我想通过三个方面思考这个问题。

1

2

1

一、那些用童年治愈一生的人和用一生治愈童年的人有什么区别?

现在很多影视作品都在讲述原生家庭的问题,

《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和《欢乐颂》里的樊胜美

就是典型的受原生家庭伤害的人。

今天我不想讲电影,

我想用真实的故事聊一聊这个问题。

美国密西根大学曾经进行过的一项

为期50年的跟踪调查。

密西根大学的调查发现

69%的女孩认为自已的自信心

来自于父亲的赞扬与鼓励;

40%的女孩显示出和导性交往的能力

与父亲有关。

钱媛——钱钟书与杨绛的女儿。

钱媛可真的是在父母的宠爱下成长的,

在女儿成长的关键时期钱钟书从来没有缺位,

他没有端着父亲的架子,

而是把自已当成了女儿最好的玩具。

两个人一天嘻嘻哈哈的疯玩,

甚至互相在对方脸上画花猫。

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和融洽的关系

深深地影响了钱媛的一生。

虽然日后钱媛经历了很多坎坷,

第一任丈夫因不堪批斗自尽,

后面与第二任丈夫杨伟成组成家庭,

也没有育一儿一女,

但是作为继母对杨伟成的一对儿女

还是很关爱的相处的也是十分的融洽。

钱媛的童年是幸福的,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她的幸运。

在近代文学史上有两位才华横溢

但在爱情里却把自已低到了尘埃里的女作家,

一位叫张爱玲,一位叫萧红。

张爱玲自小父母离异,

母亲长期在国外生活,

父亲只顾着抽鸦片,娶姨太太,

一生气就无故毒打张爱玲。

因为自小缺少父爱,

让她初见胡兰成便沦陷他的眉间。

直到最后遭遇胡兰成的背叛、冷漠、离开,

仍然在心底为他低到泥土里。

萧红的境遇更是惨谈,自幼丧母,

父亲重男亲女,对她不冷不热,

还经常乱发脾气。

自小站在父亲面前就瑟瑟发抖,

这种被嫌弃、不被爱的经历让她

一生都在寻找真爱,但一次次遇到“渣男”。

1

3

1

二、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为什么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如此之大?

奥利弗·詹姆斯探讨原生家庭如何影响孩子时,

发现0-6个月是,婴儿形成“自体感”的关键时期,

婴儿刚出生时只有最原始的体验,

他会对饥饱感、冷热感、恐惧感和安全感产生需求。

如果母亲的“共情能力”差,

完全按照自已的想法去喂养孩子,

不关心婴儿自已发生的信号,

那个婴儿就会形成较弱的自体感。

这样在早期婴儿主要表现为狂躁和多动。

这些影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甚至孩子成长的过程,

孩子就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暴躁、冲动自私。

0-3岁的孩子基本无法掌控自已的命运,

生存完全依赖父母。

这个时期孩子开始初步认识这个世界,

孩子的智商虽然没有成人那么完善,

但是我们知道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讲过,

适者生存。

所以他们会不断调整自已去适应这个环境,

那个时候的环境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

在心理学上称这个时期为依恋期,

这个时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影响

他们长大后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依恋模式

大约可分为四种:

安全型、回避型、缠人型、混合型;

第一种是最好的一种模式,

这种类型的人长大后

比较容易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拥有自已舒服的人际关系,

不会特别焦虑烦躁。

这类人在孩童时期得到了家人比较好的照顾和引导。

第二种回避型依恋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

在人际关系中会拒绝别人的友谊,

他不愿意跟别人密切交往,

认为别人都是对自已怀有敌意的,

这种类型的人也特别喜欢工作,

只要不是跟别交往和交流干什么都可以。

这类人还会伴有很强的自卑心理,

自我保护意识也特别强。

跟踪到他们的孩童时期,

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父母通常是有很强的控制欲,

也就是喜欢按照自已的意愿去照顾孩子。

婴儿时期表现为打断婴儿的注意力,

忽视婴儿的需求;到青春期时,

父母的苛责大于夸奖,

甚至所有的选择都是父母帮决定的。

第三种缠人型依恋模式的人

一般特别想跟别人在情感上亲密无间,

但又容易产生嫉妒、冲突和不满的心理,

人际关系不稳定。

女性依恋者还很容易受到感情上的伤害。

这类依恋模式的形成与父母过度保护孩子有关,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溺爱。

溺爱会限制他们的自主性和探索性,

影响他们的独立能力。你也许会想,

按照这个说法那留守儿童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是情况相反,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属于这类模式,

因为长期的离开孩子也会让孩子变得黏人。

第四种混乱弄依恋模式其实有点像第二和第三种的混合体。

变幻莫测、令人费解是他们是基本的特点,

这种依恋模式的人一般都受虐待和不良抚育。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很多再婚家庭的孩子都比较孤僻。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对认知世界的是非观,

这个是非观的形成是我们3-6岁的时候初步形成。

在奥利弗的著作《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

将是非观写成“良心”,并将其分为三种;

即善良的良心、惩罚的良心、脆弱的良心。

《小欢喜》中的刘静是很多孩子理想的父母,

她既关爱孩子,也对孩子有求要,

会认真倾听孩子的烦恼,

和善地帮助她解决问题。

刘静这种权威型的父母会让孩子形成善良的良心,

培养了孩子的个性和自信。

但是大部分的人却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形成了另外两种是非观。

我记得我曾在一本杂志上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作者是一位二本院校的学生,

她的一个表弟考上了名牌大学请亲戚朋友吃饭祝贺,

表弟的母亲特意调侃作者问:你读的是哪个学校?

当作者回答是二本院校的时候,

表弟的母亲就开沾沾自喜地夸

自已的儿子考上了一本,

还强调当时不是因为发烧估计上个

清华也不是什么问题。

这位母亲是一个特别喜欢攀比又自私的人,

为了自已的面子从来没有考虑过儿子的感觉。

对儿子的控制欲远远超出了一个母亲所应该的范围,

她一直在在儿子作所有的决定,

从他要上哪个初中、哪个高中、考哪个大学、

选哪个专业,甚至交哪个朋友她都一一决定好了。

最终她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从医学专业毕业进入了医院工作,

儿子因为不喜欢这份工作离开的医院。

这位母亲就觉得自已的面子全都丢尽了,

一天到晚骂儿子是个窝囊废。

儿子离开医院后在超市找了一份导购的工作,

工资不高但是他还比较喜欢。

然而这个母亲却死都不让他干这样的工作,

从此他就天天呆在家里。

时隔十年当作者再看到这位表弟的时候,

他已是一个木纳之人,

一天天只知道吃糖。

当父母严厉压制孩子的需求,

严格控制着孩子的生活,

干涉他们的选择,

孩子就会拥有惩罚性的良心。

他们会压抑自我的需求,

害怕权威,否定自我,

觉得自已是最差劲的。

还有一种是脆弱的良心,

童年时长时间得不到大人的照顾艾或者父母随意发泄自已的情绪,

使孩子持续被忽视就很容易形成脆弱的良心。

有脆弱良心的人更具有叛逆性和攻击性,

很多暴力的犯罪青年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这些青年通常有一个共性,

就是受到父母的忽视或者打骂,

他们会将这种对父母的愤怒转移到受害者身上。

这也是什么一个美好的童年是如此的重要。

1

4

1

三、如果我没能成为那个幸运的人,我又该如何治愈自已呢?

还记得今年春晚的新面孔——主持人佟丽娅吗?

当在春晚上看到她的时候,

我知道她已经不再是我印像中柔弱的丫丫了。

我还记得她在《快乐大本营》上

公布了自已和导演陈忠诚的恋爱关系并说:

“希望大家能祝福我们”。

语言之间满是真诚,

却也透着一种胆怯、谨小慎微和小心翼翼。

其实这也是她在爱情中的姿态,

有点像张爱玲一样在爱情中把自已低到了尘埃中,

她总是仰视着自已的爱人。

她喜欢短头发,

却因为陈思诚说长头发好看就放弃了自已的想法。

她会在一起接受采访时,

当陈思诚脱口而出“谁都会出轨”时,

温顺地说着:“对我来说,回家就好了”。

那时的佟丽娅为家求全,

宁可卑微拥有,

也不会去质疑爱人的行为的合理性。

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他背后的女人。

但陈思诚并没有珍惜这份感情,

当佟丽娅还沉浸在初为人母亲的喜悦中,

陈思诚却深夜会美女去了。

有人感叹佟丽娅爱得太卑微了。

有人不解论咖位,她早已是当红小花,

论美貌,也不亚于许多当红明星。

为什么还会在爱情面前那么不自信,

佟丽娅的父亲点赞了一条微博或许可以说明这一切,

这条微博的内容是:女人忍耐,才可以获得幸福。

回顾她的童年,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

佟丽娅的卑微早已在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

留下子烙印。

父亲总是教导她要尽力去补偿父母,

女儿总归是要嫁出去的。

这样直男试癌式的教育变成了

佟丽娅的自卑和不自信。

当出轨事件发生后,

她只在自已的朋友圈发了8个字:

“重新开始,丫丫加油”。

生完孩子9个月她就接下了

最苦最累的节目《真正男子汉》。

接着,她又关掉了一直以来的长头发,

她不再活在陈思诚的期望中。

她还接了很多硬朗的角色,

她开始把重心转向工作,

不再是那个卑微的丫丫了,

而是一个自信美丽的佟丽娅了。

佟丽娅的治愈其实就是她决定治愈自已的那一刻。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还相信了这句话。

原生家庭受到的伤害你可以选择不原谅,

但是你不能永远舔着伤口不让它愈合。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