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名家名人坛】​杨岸森||“阳明心学”是王阳明以儒学为载体来阐释他悟得的"道"

 左龙右虎艺术馆 2020-02-14

“阳明心学”是王阳明以儒学为载体来阐释他悟得的"道"

       文/杨岸森

     读完《王阳明心学》后,总结成这个标题,有点长,但确是如此。这本书是王觉仁写的阳明心学入门书,为了更进一步理解《心学》,买了王阳明原著《传习录》准备过段时间研读,至于《王阳明全集》是否买回来,看以后的缘分了。从以下几点说点体与朋友们分享。

1、 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的渊源异同

     阳明心学是在程朱理学基础上的发展和升华,从而在理论上的融合扬弃。朱熹的"理"是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道",而"心":"心者,人之知觉,主于身而应于事者也。",他认为生于形气之私者为人心,发于义理之公为道心,心有二重性,于是人格完善过程以天理主宰人心,转人心为道心。所以朱熹要求人要到事事物物中去把"理"找回来,即"格物致知"。

     而王阳明悟道后,认为心不是一块血肉,他不分人心道心二元论,而认为心就是"天理",他说"心也者,吾所得于天之理也,无间于天人,无分于古今。"这个心与理是一元的,圣凡一样,是天人合一,不分古今,充塞宇宙,那么天下自然没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了。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理论核心"心即理"。

2、阳明心学第二大理论核心"知行合一"

     如果把阳明心学比成宝剑,如果"心即理"是剑柄,那么"知行合一"则是剑刃。知,行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知里面必然包含了行,真正的行必然包括了知。他说"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本来就是一件事。"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传习录》卷下),比如你看见一美女,觉得她美,这是知,随即动了一念喜欢之心,这就是行了,主动去要电话号码,微信号则更是行上加行了。所以在阳明心学里找不到没有行动的"知",也找不到一个没有观念的“行”。

3、阳明心学是修出来的,悟出来的

     阳明的学生萧惠问王阳明"己私难克,奈何?"答曰"将汝己私来,替汝克。"(《传习录》上)这一问答完全是中国禅宗第一公案的直接copy,神光去少林寺向天竺高僧达摩求法,达摩收了他改名为慧可,慧可向达摩问第一个问题"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将心来,与汝安。″慧可蒙了,半天才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我与汝安心竟。"慧可言下大悟,这就是中国禅宗初祖达摩传法于二祖慧可的故事。阳明心学的心与此处"心"是一样的,也和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所悟一回事,他换一种说法叫"致良知","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传习录》中)。

4、关于生死

     阳明学生萧惠问死生之道,王阳明答"知昼夜,即知死生……此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息间断,更有什么死生?",儒家文化因孔子的一句"未知生,焉知死?"回避存而不论,但王阳明并不回避生死。生死相续而无常无我,如果你看见一阵细雨,那是因为一朵云死了;如果你看到一株水稻,那是一粒稻种死了;如果你看见春天来了,那是因为冬天死了;脸上又白又嫩,那是色素和雀斑死了…….有了如此的生死观,还有必要贪生怕死吗?

5、圣人之乐与过来人之悟

     悟道后脱胎换骨成圣贤,成过来人,那是真正的法乐。《论语》中孔子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日子过得比叫花子还惨,但内心却充满快乐,那些在雪域高原山洞中闭关修行的隐士,一呆就是几年十年几十年,他们寂寞吗?他们心中求法修行是快乐的。修行圆满得道后是个什么状态呢?证得万物一体醒来之后,并非无事可做,还是要投入到原来的生活,学习,工作轨迹上来,如禅宗所说的"只异旧时人,不异旧时行履处""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如果我哪天有幸悟道,也是一样的,还是一样的摸脉、吃饭、拉屎、睡觉而也。只不过那状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6、结语

     阳明心学的核心有三,一曰"心即理",二曰"知行合一",三曰"致良知"。而"致良知"是其核心中的核心,按阳明的话说,即是"良知只是一个,……当下具足,更无去来,不须假借。

   作者简介:杨岸森笔名松月,男,四川盐亭人。爱好读书、写作,涉猎中医、文、史、哲、诗歌及宗教文化等,诗歌、散文、随笔、评论、杂文等多次发表于《大西北诗人》、《南部文化》、《香港视界》、《西蜀茶庄》、《文艺星空》、《国际联合报》等纸媒及网络文化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