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年诗评知名诗人根源之《诗歌之眼》

 左龙右虎艺术馆 2020-02-14

【名师名家名人坛】万年诗歌欣赏

万年诗评知名诗人根源之《诗歌之眼》二

诗人之眼(二)

文/根源

夕阳,点燃了团团彩云

灼痛的小鸟乱飞

诗人不忍小鸟疼痛

阖上慈祥的双眼

把小鸟养在瞳孔里



【万年诗评】

       第一次看到根源老师发于中华诗坛的作品《诗人之眼》,内心之中甚觉好奇,不由自主想去看看,诗人之眼到底是什么眼。一口气读完,诗人之眼其实是五个单独的小诗组。今天,我选择其中诗人之眼(二),谈谈我对此诗的一些理解和感悟,可以窥全豹,仅供参考。

       这首诗共五句话,分两小段:第一小段,夕阳,点燃团团彩云/灼痛的小鸟乱飞

诗人用诗人独特的视觉,以夕阳为切入点,把夕阳比喻成人,夕阳是不会点的,拟人等修辞手法拉开序幕,点明了时间,点燃了团团彩云,点燃二字,动词一活用,那团团彩云立刻就鲜活起来,多么美丽的夕阳,尽管快要落下山了,也要释放光芒,把天空铺成彩霞满天,此刻,你不由自主会联想到天空,大地,以及江海,湖泊和森林,被霞光染得五彩缤纷,美伦美奂。灼痛的小鸟乱飞,这短短的七个字展示给我们一个生机勃勃的倦鸟归林的景象。诗人之眼由空中直接转换视觉于大地,一下子勾起你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回忆。既是实写景,又暗地会让你联想到,小鸟都归林了,人也该归家了。

        第二段共三句:诗人不忍小鸟疼痛,这一句首先表明看景色的人的身份是诗人,一个不忍,一个疼痛组合在一起,立马勾画出这是一双慈爱之眼,也是一副菩萨心肠,不愿看到团团飞起的小鸟伤了自己,更不愿看到小鸟无家可归。阖上慈祥的双眼,则表明诗人是一个慈祥的老人,一个上了一定年纪的人才称为慈祥,一个阖上二字,其实是在心里默默地关心和祈祷,为后一句精彩绝仑的收笔做铺垫。把小鸟养在瞳孔里,这一句话,没有相当深厚的功底,没有相当活络的脑瓜子和灵感,打死也写不出来。这句话为何精典,其一,诗人的标题是诗人之眼,瞳孔当然是属于眼的范畴,刚好扣住主题,其二,这句诗的高明之处在于一个养学,诗人为何用一个养字,而不用:安,关,放,罩等动词呢?养,有哺养,喂养,饲养,等等解释,我们常说,要象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命,把小鸟养在瞳孔里,一个养字表达出一种爱心,一种同情心,一种怜悯心。正是这种选字精准的写作功力,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一种高明的留白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虽然仅仅只是诗人的一瞬间的一个阖眼这个动作,抑或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假设,但这样执笔,足可以品出,一个慈祥的诗人的仁爱之心,善良之心,以及对诗的态度。故而,这一首诗之眼,在我看来,是善良之眼,仁慈之眼,更是爱心之眼。

        整首诗虽然是一首仅仅五行字的现代自由派小诗,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同时,语言很灵动,结构很严谨,内含之丰富,意义之深刻,不得不为诗人的写作功底拍案叫绝。不用说,绝对佳作,精品,赞。

2018.8.10.

此文乃定稿件(原创首发)

诗人简介:

张生,字万年,四川达州人,热爱文学,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美好。有诗,闪小说,散文,诗评见诸多网络平台,有部分诗歌见纸刋《四川人文》,《中国西南当代作家》。中国爱情诗刊第一批微诗人,中华诗坛诗评。执行主编,获第五届中国诗歌节优秀奖.特别贡献奖,《中国爱情诗刋》〔四川组稿工作站〕责负人。


诗观:用干净的心,执干净的笔,书干净的文。

简介:卢根柱,笔名根源,广东茂名人。他的诗歌:大格局大胸怀,意境深邃(著名评论家今音语);和世界保持适当距离,又融入世界,在离合之间,有了海德格尔半敞开半遮蔽的诗意!(扬州大学老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薛武语);好诗,不比顾城的差(著名诗人梦亦非语);名著,传世之作(资深文化名人麦进通语)。他被誉为当代大才子,大诗人。2017年8月应邀出任《中华诗坛》主编;2018年2月,宣报创立大湾区诗派。

相关链接:

——因为爱,我们找到了回归!

——根源诗歌||有人说不比顾城的差|欣赏看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