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元朝灭亡,朱元璋成功建立明朝,随后他为了能够稳固江山,又将他的几个儿子分封藩王,目的就是为了制衡边疆这样的要冲之地。他虽然为明朝江山的稳固做了很多,但是他一定没有想到,他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皇室就发生了内乱。他生前另外一位得意的儿子,以“清君侧”为由,在北平起兵,终究是夺了建文帝的天下。然而这一切看似平淡,但其实朱棣能够成就大业,有一个人至关重要,因为他最危急的时候,救了朱棣的性命,从而改变了明朝的命运! 当年,朱棣起兵的理由是“清君侧”,那究竟朱棣,想要除掉谁呢?其实当时,皇上身边的确有两个人,“挑起了”宗室之乱,其中一个是齐泰,当时的兵部尚书,另一个是黄子澄,当时的翰林学士。这两个人,是建文帝的左膀右臂,当初建文帝初登大宝,就是这两个人为其出谋划策,也是他们二人提议削藩的。他们以相当快的速度,先后除掉了多位藩王,朱棣身为燕王,势力也是诸位藩王当中最为强大的,因此迟早也会面临厄运,唯一的办法,就是自救! 朱棣为了自保,就起兵准备讨伐齐泰二人,还说他们二人离间了皇室的骨肉,犯了大罪。这场战争前期,建文帝到底还是顾念叔侄情谊,并未对朱棣痛下杀手,以至于后来朱棣的两个儿子去南京祭拜先帝时,建文帝也没有为难他们二人。但是朱棣就不一样了,他在战场上混迹多年,早就是杀伐果断的人了,建文帝的心慈手软,并没有打动他,他在背地里已经开始准备兵器粮草了。为了让皇上减轻对他的疑心,他连续数月称病不出,甚至不见任何人,但是后来,燕王府内一名叫葛诚的人,向皇上告密,说燕王早有谋逆之心,现如今是在装病欺瞒陛下! 建文帝得知这个消息,心中惶恐不安,连忙招来齐泰议事,齐泰慎重考虑之后,设下一计,准备暗中逮捕朱棣。然而齐泰千算万算,却没算到他安排的人当中,有一人背叛了他!此人名叫张信,曾与朱棣一起并肩作战,此人与朱棣关系十分密切,齐泰原本安排他暗中抓捕朱棣,因为他与朱棣亲密,行动起来不会引人怀疑。张信接到皇上的密信,心中十分惶恐,他不知道究竟该做什么样的选择,结果老母亲发现了他的异常,一番询问之后,对张信说:“你千万不能成为朱棣的敌人呀!你父亲早年常说朱棣身上有龙气,将来必定是大人物,你若是得罪了他,恐怕我们整个家族都要为你陪葬了!” 张信听完这番话,心中便愈发确定,应该站在朱棣这边,于是在之后的这段日子里,他多次求见燕王,却都被拒之门外,眼看时间越来越紧迫,无奈之下,他混进了女人的马车之中,直接进入了朱棣的房间,终于见到了朱棣。随后,他将齐泰的全部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朱棣,朱棣听完心中十分感动。既然已经知道了计划,自然是不能打草惊蛇,于是他将计就计,先是诱骗了齐泰的两名手下入府,将其诛杀之后,正式起兵南下,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三年半,最终以建文帝失败告终。 其实在这场战争当中,或许朱棣比较幸运,毕竟在最危急的时刻,有人挺身而出救了他,张信最初的报信,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小编始终认为,没有谁比谁幸运,当年建文帝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心软,明知对方是劲敌,就应该先下手为强,而不是还给对方发育的机会,而且当年建文帝身边,也曾有一个忠心不二的谋臣,名叫刘璟,只可惜建文帝从来没有相信过他,最终也导致了这次的失败。其实,建文帝最后,到底是输给了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