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57年,此人夜观天象说:大事可成,于是“夺门之变”,当晚发生

 懒人老崔 2020-02-14

一、1433年的二件事

公元1433年的大明朝,虽事情很多,但其中这两件事,笔者认为才值得记住,并相互影响的。

第一件:一位名叫徐珵的考生中了进士。此人后来深刻影响了大明进程,是本文重点。

第二件:朱瞻基发现宫内不少太监,被僧人迷惑开始吃素,甚至还有偷偷逃出去当和尚的。朱瞻基召监局之长告谕道:所论天堂、地狱,亦只在心。心存善念,即是天堂;心起恶念,即是地狱……随后便开始全面整顿内宫。

一晃到了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活捉,消息传到了北京,朝野震惊慌乱失措。这时,徐珵出场了,一声大吼:“我昨晚夜观天象,发现帝星南迁,这是上天预示,大明要迁都南京!”

话音刚落,太监金英就怒骂道:一派胡言!随后于谦站出,怒斥:“言南迁者,可斩也!”

是不是都奇怪,闹了半天不是于谦第一个站出来否定的?

那么这位太监金英,为何敢这么放肆地怒骂大臣?一点也不奇怪,金英堪称四朝“老人”,伺候过朱棣、朱高炽、朱瞻基和明英宗!是朱瞻基整顿内宫的经历着和具体实施者。一直都是太监老大哥,只不过由于明英宗宠信王振,他才靠了边!

金英深受朱瞻基影响,根本就不信什么星象之说。所以他在此关键时刻的表态,其实完全可视为代表着朱瞻基,自然管用。

二、请叫我徐有贞

在于谦的主持下,景泰帝登基,北京保卫战胜利结束。徐珵自然沦为了笑柄。以至于当景泰帝得知,徐珵想出来效力时,都笑着说:“就是那位谈着星星,让南迁的徐珵吗?这样的人还想当官?算了吧,我怕他教坏了小朋友!”

徐珵听闻这个消息后,脸绿了!以为是于谦从中作梗,从此恨透了于谦。其实真实的情况是,于谦念及他有些才华,真就保举过他。可惜无意间却是“大恩养仇人”了。

徐珵眼见钻营于谦不得进步,就又把目光投向陈循。这天,他跑到陈循府内,说啥也要留下一条陈循的玉带,言称:“我要用星术之法,保你加官进爵。”陈循无可奈何,毕竟曾同朝为官。

哪料没两天,陈循真就被加封为“少保”了。这下陈循对徐珵另眼相看了,于是便对徐珵:“我也教你一个办法吧,你这徐珵的名字已经臭到家了,不如换个马甲,再战江湖。”于是,徐珵之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徐有贞!

真怪了,换了马甲后,徐有贞就如愿以偿的当了右谕德。跟着就又升迁为:左佥都御史,去治理黄河河患。在这个位置上,徐有贞干出了成绩,把七年不得根治的黄河治理好了,消除了水患。

景泰帝大喜,再次升徐有贞为:左副都御史!正是这次升迁,埋下了景泰帝日后悲剧的伏笔,因此徐有贞留在了京城里了。虽现在他仕途有进步,可终究背负着南迁恶名,再想上升,恐怕是痴心妄想了。所以,这其实便是徐有贞参加“夺门之变”的深层原因。

三、夜观星象,发动夺门之变

公元1457年,景泰帝病重,石亨、曹吉祥,开始密谋明英宗复出,经许彬指点,他俩找到了徐有贞!于是“夺门三人组”形成。石亨为武,曹吉祥为内应,徐有贞为谋。一番密谋后,决定当晚动手。

曹吉祥去做孙太后的思想工作。而徐有贞则再次施展神功,爬上了房顶,抬头看着星象,然后说:“大事可成!”

果然,大事成了!明英宗被重新抬出当了皇帝。徐有贞又逼着明英宗杀掉了于谦,终于出了胸中恶气,却从此背上了万世骂名。不过最好玩的却是徐有贞的结局。

后来被罢官返回老家后,他就又开始没事抬着头看星象玩了。这晚突然手舞足蹈,说:“太好了,星象显示,将星落于我家乡这块地方。”(《明史》:时时仰观天象,谓将星在吴。)

意思就是说,他要复出,还能当上将军。从此徐有贞就天天手持钢鞭,挥舞练习,要练成第二个尉迟恭或呼延灼,时刻准备着“天降大任”。

可惜最终的结果却是,他的老乡韩雍,挂帅出征两广地区。徐有贞气得把铁鞭一扔就骂:“闹了半天是这小子,我白特么激动了这么多天,耍我啊这是!”

几年后徐有贞病死。就这样大明朝“星象学偶像巨星”,徐有贞同学,带着杀害英雄于谦的骂名,还有“徐有贞跟星象不得不说的滑稽故事”离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