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谦被杀,家中只有一把剑(明宣宗-明英宗)

 历史的精神世界 2023-03-31 发布于北京
作者 戈大只 彭小瓜子

主要观点

于谦的偶像,是文天祥。


1

 
景泰八年,朱祁镇复辟。

 
石亨、徐有贞秘密联系孙太后,帮助朱祁复辟帝位。
 
他们趁夜赶到南宫,接出朱祁镇,并叫开东华门,进入皇宫。
 
等黎明百官上朝,忽然宫中钟鼓齐鸣,徐有贞高声宣布,太上皇复位了。
 
朱祁钰已经病的起不来了,听到钟声,问这是于谦么?
 
周围人回答,不是,是太上皇复位了。
 
朱祁钰人之将死,也无力再争,连说,好,好。
 




2

明英宗复位后,照葫芦画瓢,废了朱祁钰的帝号,软禁到西内永安宫。
 
一个月之后,朱祁钰去世。
 
朱祁钰到底是自己病死的,还是被哥哥清算了,各有一说,自有道理。
 
你们两兄弟间的恩恩怨怨,无论如何了结,也无关外人,谁也说不上亏欠谁。
 
但英宗复辟当天,把于谦等一批功臣逮捕,以谋反罪判处死刑。
 

但于谦谋反,简直是天方夜谭,丝毫证据也找不到。
 
英宗君臣创新了“意欲谋逆”的罪名,以此处死了于谦。
 
这与宋高宗秦桧杀岳飞的“莫须有”罪名,堪称绝代双骄。
 
英宗给自己的耻辱柱上,又牢牢钉进一根钉子。





3

朱祁镇两度做皇帝,都乏善可陈,其人品也令人齿冷。
 
朱祁钰在位七年间,虽然任用于谦等人,政治尚算清明,但朱祁钰的私心也着实不堪。
 
因此这两兄弟在位的三十年间,堪称耻辱年代。
 
本来仁宣之治就成色不足,正统、景泰、天顺更是直跌入谷底了。
 

这个时代唯一的亮色,就是忠心可昭日月的于少保了。
 
于谦二十四岁考取进士,算是年少得志。
 
他的精神偶像是文天祥,拳拳报国心,旌旌士大夫。
 
苏轼说:人生识字忧患始。
 
不开智,没有烦扰,开智,徒增忧患。
 
于谦的仕途之始,还算是顺遂的。
 
他为官清廉,义正辞严。
 
这一类把圣贤书真的装进心里的人,对于环境的要求太高
 
于谦步入仕途,是在永乐朝晚期。
 
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都在他宦海阅历之间。
 
他心中、眼中的这个国家,是他的精神家园。
 
事情的变化发生在英宗朝。
 
前期三杨主政,清流惜清流,对于于谦是非常重视的。
 
但三杨相继去世,宦官王振专权,朝中政治环境便急剧恶化了。
 
正人君子,其内心的坚守让他无法同流合污,哪怕只是一时权宜。
 
朝中大臣都争相给王振献金谄媚,于谦从不带任何礼品。 
有人好意劝他,哪怕带点土特产呢,于谦写了一首《入京》诗相奉: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是不出意料,他就遭人弹劾了,被判处死刑,在狱中关押了三个月。
 
后来激起了民愤,联名上书,才以搞错了为名放了出来,降职处理。
 
自此于谦官运多舛,正统十三年回京任兵部侍郎。
 
人生际遇来自于变故,土木堡之变,把于谦推上风口浪尖。
 
各部堂官都随着皇帝被一锅端了,兵部侍郎这个副部长便要站出来主持大局。
 
于谦当仁不让,挑起重担,挽狂澜于既倒。
 

北京保卫战打得艰苦,打得辉煌,但对于谦来说,这并不太难。
 
敌人再凶悍,也是在明处,真正难防的是来自背后的暗箭。
 
于谦立下不世之功,威望达到顶点,他辅佐景泰帝,治理朝政亦是井井有条。
 
夺门之变,阴谋出自一群宵小之徒:石亨、曹吉祥、徐有贞。
 
他们以政变掌握了权力,对于忠贞不二的于谦、王文,是容不下的,直接逮捕入狱。
 
于谦为什么在他掌权之际,不进一步控制朝政,将政敌清洗干净?
 
石亨本来是辅助于谦的副将,算是有私人恩情的。
 
但于谦绝无私情,石亨推荐他儿子升官以示好,于谦坚决否决了,于是石亨怀恨在心。
 
徐有贞与于谦无私怨,但他危难之际提出迁都南京,于谦义正辞严予以斥责,徐有贞内心便深恨于谦。
 
于谦的情商是不是太低了?

我们曾说过,君子与小人斗,永远是斗不过的。
 
但我不认为他们是愚昧颟顸,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心为公,绝无私意,至死不渝,这样的人几百年才能出一个。
 
于谦的死也是小人作祟。
 
连英宗都觉得,如果杀了于谦,那还有天理么?
 
徐有贞进言,不杀于谦,复辟就师出无名。
 
英宗心想,也是啊,要不是你,顶多北京被屠城了,华北被洗劫了,但我的皇位哪至于旁落七年?
 
于是一代忠魂就这样死了。
 
死后还得抄家,希望找到于谦贪污的证据,结果“家无余资”。
 
好容易找到一间锁牢的房子,抄家者大为兴奋,总算找到你藏钱的冰箱了。
 
打开门一看,密室中供奉着一件蟒衣,一把宝剑,这是北京保卫战胜利后,景泰帝赐给的荣耀。
 
于谦把荣耀深深锁在密室中,君子不需要这个,你们要拿去便是。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