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计中计、谋中谋!三国“酸辣汤”喝死了名将邓艾!

 思明居士 2020-02-14

导读:望着那吱吱呀呀咣当而来的囚车,邓艾喟然长叹。因为,他忽然间想起了那个于杜邮挥剑自刎的战神——白起!

邓艾知道刘禅不能杀,所以他放了一把火,将刘禅拖过来的棺材烧成了灰。只是,能料敌于先的邓艾,却没能料到那被自己烧掉的棺材也会报复,而且这报复来得那么快又来得那么直接——邓艾很快便死无葬身之地。

来自棺材的报复自然当不得真,但是邓艾死的凄惨却是用实实在在的白纸黑字镌刻于史册之上的。而今我们回头来看,邓艾的死其实是一局充满了三国味儿的三国杀。

计中计、谋中谋!三国“酸辣汤”喝死了名将邓艾!

三国的味儿,邓艾的死。

三国是什么味儿的?我们从那句流传甚广的“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中就可以嗅出一二。

对于老不读三国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但有一种说法却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那就是上了年纪的人相对来说一般都比较谋老算深,而三国时期本身又是充满了阴谋算计、心狠手辣的故事,如果上了年纪的人再看三国就会更加高深莫测。这两相叠加,就相当于山西老醋配姜末——又酸又辣!所以我认为三国的味道就是一股子酸(算计)辣(毒辣)味儿。

三国后期曹魏大将邓艾的死,更是三国这锅“酸辣汤”熬到最后时刻那味道最浓的一碗。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制定了先蜀后吴的灭国方针后,派钟会率领十万人马直取汉中以逼成都,与此同时又派出两路人马限制姜维主力以配合钟会行事:第一路,雍州刺史诸葛绪带领三万人马占领武都以切断姜维退路;第二路,邓艾领军三万从狄道进发甘松、沓中牵制姜维的主力。

在钟会被姜维阻挡于剑阁寸步难进之时,邓艾率领所部偷渡阴平后抵达江油。在蜀将马邈投降后,邓艾与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大战绵竹。最终将诸葛瞻斩于马下,并顺势拿下绵竹。

绵竹一破,邓艾如摧枯拉朽一般直逼蜀汉的心脏——成都。刘禅见大势已去,便率领文武百官拉着棺材于成都投降邓艾。

而邓艾心里对刘禅则另有盘算,于是他放火焚烧了刘禅带来的棺材以求安抚刘禅和蜀汉军民。在这之后,邓艾又效仿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封赏了刘禅为骠骑将军,蜀汉的其余官员也各有安置。

计中计、谋中谋!三国“酸辣汤”喝死了名将邓艾!

善后了蜀汉的降臣降将之后,邓艾心中意气风发,他接连写了两道奏折向司马昭阐述了自己如何平定东吴的策略。但是,邓艾没等来司马昭的赞同却等来了那吱吱呀呀咣当而来的囚车和卫瓘手中的屠刀。

邓艾死了,连带着他的儿子都被屠戮殆尽。当初那将要关押自己的囚车来临时,邓艾曾仰天长叹战神白起的遭遇终归是降临到了自己身上。

艾仰天叹曰:“艾忠臣也,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复见於今日矣。”——摘自《三国志·魏氏春秋》

从邓艾的感叹来看,他似乎还没看透他的死并不仅仅是兔死狗烹这么简单的事实。

其实从史书记载来看,在邓艾身死的过程中是有几个关键人物的。他们出于自身的利益谋划、执行、加速了邓艾这个战功彪炳的三国名将之死的进程。

邓艾之死的编剧

一场大戏要想好看,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编剧,因为好的情节都是出自于编剧之手。而在邓艾之死的这场大戏中,最初的编剧则是灭蜀的前线总指挥——大将军钟会。

做为司马昭制定了灭蜀大计后的首席执行官,钟会却是一个权利欲望极其强烈且长有反骨的家伙。

钟会的权力欲望可以从他对待诸葛绪的态度上得到印证。当时诸葛绪在拒绝了和邓艾一同西行经江油奇袭绵竹的邀请之后,率军到白水与钟会汇合。但是之后钟会为了独掌军权,却向司马昭写密信状告诸葛绪畏敌不前。可怜诸葛绪便因此被司马昭派了辆囚车拉了回去,而钟会则趁机接管了诸葛绪的三万人马,在军中成了说一不二的存在。

一个有能力的人权利欲望强烈其实也不算太大的问题,但钟会其人除了权利欲望之外他的不甘人下、反叛之心才是最为危险的。而之后钟会果然拥兵自重反叛曹魏,就足以证明他是一个高度危险的人物。

计中计、谋中谋!三国“酸辣汤”喝死了名将邓艾!

而位高权重的钟会之所以要谋划这出邓艾之死的大戏,和其性格、野心有着莫大关系。

首先,邓艾抢了钟会的风头。

前文已经介绍过,定蜀之战中钟会乃是首席执行官,而邓艾顶多算是个部门领导。但是当钟会被姜维死死摁在剑阁动弹不得之时,身为部门领导的邓艾却另辟蹊径,从江油破绵竹、兵临成都进而纳降了刘禅这个一国之主,立下了通天之功。

身为大领导的钟会寸功未立,而小领导邓艾却达成了此次出兵的目的——灭蜀。所以心高气傲的钟会被手下抢了风头,其心中自然不爽到了极致。故而如有机会他当然想要铲除邓艾以独占灭蜀之功。

其次,邓艾是钟会的绊脚石。

钟会出征蜀汉其目的本身就不单纯,他有反心司马昭也心知肚明的,只是司马昭对于局势的把控自由独到之处,所以他不在乎钟会是不是会反叛。这在《三国志》中是有明确记载的:

……若蜀以破,遗民震恐,不足与图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若作恶,祗自灭族耳。卿不须忧此,慎莫使人闻也。——摘自《三国志》

只是司马昭的心思钟会猜不透,他有了反心当然会借机行反叛之事。但是钟会想要据蜀反叛,邓艾则是他最为头疼的绊脚石。其原因有三:

  • 邓艾在纳降蜀汉之时采取了一系列温和的手段,得到了蜀汉民众的拥护。有邓艾在,钟会反叛会孤掌难鸣。
  • 邓艾的领兵能力出类拔萃,如果钟会贸然反叛,邓艾有能力给钟会造成巨大的威胁。
  • 邓艾没有必要与钟会共同举事。平定蜀汉,邓艾居功至伟,他班师回朝时必定会被大加封赏,所以没必要冒险与钟会共行险棋。

基于以上原因,钟会不可能将邓艾拉到自己的船上,那么能力出众的邓艾势必会成为钟会举事的最大绊脚石。

邓艾抢自己的风头不说,还必定会在自己举事的时候下脚使绊子,钟会自然会找机会除掉邓艾以免后患。

干掉邓艾的动机钟会有了,那么对于钟会这种富有野心的人来讲,将动机付诸于实践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于是,为了除掉邓艾,钟会给邓艾量身定做了一个走向死亡的剧本。

第一章,挑拨离间。

邓艾从小孤贫,正是靠着司马懿的赏识和自己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一步步从尚书郎做到了领兵封侯的高位。在此期间,邓艾先后跟随司马孚、司马师、司马昭东征西讨,可以说邓艾本身还是深得司马家族器重的一员大将。

所以为了能毫无顾忌地除掉邓艾,钟会首先要做的的就是挑拨邓艾与司马昭之间的关系。

而为了在邓艾与司马昭之间掺沙子,钟会也是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模仿笔迹。

计中计、谋中谋!三国“酸辣汤”喝死了名将邓艾!

邓艾在接受了刘禅的投降后,给司马昭上了两份奏章,阐述了他善待刘禅和蜀汉众人的原因以及日后如何处理东吴的方略政见。

但是这两份奏章都需要经过钟会之手才能到司马昭眼前,而这就给了钟会挑拨邓艾与司马昭关系的机会。至于钟会是如何挑拨的,《三国志》援引《魏晋世语》中的记载如下:

会善效人书,於剑阁要艾章表白事,皆易其言,令辞指悖傲,多自矜伐。又毁文王报书,手作以疑之也。

《魏晋世语》中说的明白,钟会利用他善于模仿笔迹的技能将邓艾写给司马昭的奏章改得一塌糊涂,而且所用的言辞狂傲不羁、居功悖逆。除了大肆修改邓艾的奏章以外,钟会还胆大包天的将司马昭的回函都来了个狸猫换太子。

钟会如此做的目的很简单——既要让司马昭觉得邓艾居功自傲、蹬鼻子上脸了,还要令邓艾感觉司马昭薄情寡恩、亏待功臣。

于是,邓艾与司马昭之间就变成了你猜忌我我怀疑你的尴尬局面,而编剧钟会则吃着火锅唱着歌坐等司马昭派人来收拾邓艾。

第二章,大泼脏水。

有了伪造的来往信函做铺垫,钟会相信自己已经成功地将邓艾这颗沙子揉进了司马昭的眼睛。于是他趁热打铁,连同胡烈、师纂等一杆将领往邓艾身上大泼脏水。

他们给邓艾泼的脏水就是邓艾之前在纳降蜀汉君臣时的所作所为。前文提到邓艾在纳降时,对蜀汉君臣和百姓是以安抚为主,其目的是为了向东吴君臣宣示抵抗只会是死路一条,俯首称臣才可以保得荣华富贵与身家性命。

可以说,邓艾的做法是以刘禅为标本以图可以兵不血刃地平定东吴从而实现天下的统一。所以邓艾所行之事无论从战略上还是初衷上看,都绝对可以称之为高明。

但是为了让泼到邓艾身上的脏水尽可能的热臭气熏天,钟会等人将邓艾的做法歪曲成了邓艾想要收买蜀汉人心图谋不轨。

并且在给邓艾泼了脏水之后,钟会又连同司马昭的心腹卫瓘一起向司马昭谏言应该尽快处置邓艾以防有变。

第三章,借刀杀人。

钟会的挑拨离间用的很是成功,邓艾给司马昭的奏章发出没多久司马昭就派使者带着一辆囚车到了成都。

使者带着囚车来成都的意思很明显,司马昭要对邓艾动手了。但是也正是因为使者带来的囚车让钟会意识到司马昭可能不太会对邓艾下重手。而且一旦邓艾被囚车带到司马昭面前,他之前模仿笔迹替换邓艾奏章的事情就极有可能败露。

于是为了永绝后患,钟会又对邓艾使出了一招借刀杀人的狠辣之计。

计中计、谋中谋!三国“酸辣汤”喝死了名将邓艾!

《晋书·卫瓘列传》记载,当使者带着囚车来成都之后,钟会让监军卫瓘去收押邓艾。钟会之所以让卫瓘出马而自己躲在幕后有三个目的:

  • 邓艾在军中威望极高,直接收押邓艾有引起哗变的可能。而卫瓘身为监军,带人收押邓艾在名义上说的过去。
  • 卫瓘兵少,一旦邓艾的部下产生哗变,卫瓘有很大的可能会被邓艾部下乱刀砍死。这样一来,可以借邓艾之手除掉一个知情人,钟会就会更加安全。
  • 一旦卫瓘被杀,可以激化邓艾与司马昭之间的矛盾。以司马昭的性情他必定会因卫瓘之死而下定决心斩杀邓艾。

可以说钟会这个编剧策划剧情的能力绝对是顶尖水平,他的谋划一环套着一环,让人看起来毛骨悚然。所以,为了杀掉邓艾,钟会可谓是费尽了心机,更是将三国的酸辣味道调制到了极致。

邓艾之死的主演

钟会编好了剧本,邓艾也早已陷落在那碗“酸辣汤”中。只是要让邓艾死,除了需要编剧之外还要有一个合格的主演去完成一场完美的表演。

钟会选择让卫瓘来当主演的原因已经明了,卫瓘虽然明知钟会没安好心但他也不得不去当这个演员。

既然别无选择,卫瓘只能好好谋划一下怎么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于是他也给邓艾熬了一锅“酸辣汤”。卫瓘的酸辣汤比较简单,但却胜在直接。

首先,分化邓艾的势力。

卫瓘的实力本身就弱于邓艾,如果自己冒冒失失地去抓捕邓艾,无异于羊入虎口自己找死。所以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己此行的顺利,邓艾必须要先分化邓艾的势力。而为了分化邓艾的势力,卫瓘的做法很简单——胡萝卜加大棒。

卫瓘给邓艾手下的将领发了通告书,说了要收押邓艾的事情其余一概不说。但同时邓艾给这些将领们提了一个要求——都必须到自己这里集合。

至于这些将领听不听卫瓘的命令,卫瓘不在乎,因为他准备好了胡萝卜与大棒——来的人有赏,不来的人事后会被诛灭三族。

将领也是人,而只要是人就会有三亲六故。诛灭三族的威慑力实在太大,所以邓艾手下的将领一个都不少的集合在了卫瓘面前。

其次,瞒天过海。

邓艾手下的将领都已聚齐,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卫瓘连夜去成都殿将尚在睡梦之中的邓艾和他的儿子邓忠一起擒拿。

卫瓘成功拿下了邓艾父子后,那些被胡萝卜与大棒利诱胁迫的将领们又感觉事情有些不太对劲,于是他们又想将邓艾营救出来。

这个时候,卫瓘眼看事情要出纰漏,于是使出了一招瞒天过海之计,将处于失控边缘的邓艾诸将安抚了下去。

卫瓘的瞒天过海说起来也简单,仅仅是做样子起草了一份奏章并承诺邓艾手下自己会向朝廷说明邓艾之事。

当兵的大都是些耿直汉子,卫瓘怎么说他们就怎么信。于是邓艾父子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成了卫瓘的阶下之囚。

只是令卫瓘没想到的是,钟会这个反骨仔早已按耐不住自己反叛的心思。在卫瓘刚刚安抚了邓艾手下之时,钟会就起兵造反了。

钟会二话不说便将不属于自己一方的所有将领通通软禁,邓艾之事也只能先放在一边。后来卫瓘靠自己的演技骗过钟会,私下联络其余被蒙在鼓里的士兵最终将钟会和姜维一起斩杀在乱军从中。邓艾也被手下之人成功营救,准备逃回成都。

计中计、谋中谋!三国“酸辣汤”喝死了名将邓艾!

到此,原本亲自编写了邓艾之死的剧本的钟会反倒先邓艾而死。按说此时卫瓘完全可以任凭邓艾返回,因为他抓邓艾是迫不得已之事,再加上他自己在司马昭心中的分量不轻,邓艾日后即使对他有怨言也不至于撕破脸皮。

然而,人不但是自私的也都是有欲望的。诛杀了钟会之后,卫瓘内心的欲望也开始发酵了起来——他要真正地杀了邓艾。而原因有两个:

其一,斩草除根。

虽说卫瓘放了邓艾也不会对自己产生太大的威胁,但是欲望一旦产生人就容易入魔。卫瓘的想法是反正自己已经得罪了邓艾,与其日后邓艾找自己麻烦还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将邓艾斩草除根以永绝后患。

其二,独占功劳。

钟会据蜀谋反,卫瓘虽然在平定钟会之乱中有着巨大功劳,但人不怕功多。所以为了独占诛杀钟会之功,卫瓘还是觉得应该一不做二不休,斩杀邓艾才能让自己安安心心地独享平定钟会这等通天之功。

决定了就付诸行动,这是从古至今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有的一个习惯,卫瓘也不例外。于是他派与邓艾有仇的田续赶到绵竹趁夜色带人袭击了邓艾,并成功地将邓艾父子的头颅变成了自己的军功章。

邓艾死了。

死人是没有权利为自己辩解的,更没有资格保护家人。于是邓艾远在洛阳的那些儿子们也都被诛杀殆尽,只有妻子和孙子辈儿的人被发配西域得以保命。

结语:邓艾死于三国的“酸辣汤”,但其实更多的却是死于人性的灰暗。权力、欲望、阴谋、利益!这些凶残如虎的东西残存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但历史流的那些鲜血告诉我们,人还是应该活的简单一些,将那猛虎尽可能地关进笼子里,因为一旦放它们出来,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其反噬而死!共勉!


吾史无终,持续奉献精彩的历史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