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还在学习的你,正是传说中对疫邪有抗体的人!

 jiezhukuaile 2020-02-14

唐略丨《八大传染病案》讲习摘录:

时行温疫病案-7.时疫温毒案

以下为录音节

摘录

瘟疫之中,有易感人群之说,即同样是感受病气,有些人的确比别人更容易染病,或病更容易加重,更不容易痊愈。

什么样的人属于这种易感人群呢?


有虚有实,平素阳虚之人,卫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


阴虚之人,精气空虚,一旦感邪,即易化火,也属于易感人群


此外,体内多血热、食积、伏邪者,内邪和外邪也容易狼狈为奸,使人更容易得病。


嗜欲深者更是易感人群,以其平素消耗大,浊气重


精神世界崇高而丰富者,神全精足,最不易感
比如这次的新型肺炎,虽然致死率不高,但各种停工,各种隔离,各种谣言,已经形成了一种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

这其实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邪气,而且传染性极强,被这种邪气控制住的人,也可以说是“易感人群”。
而现在还在学习的你,正是传说中对疫邪有抗体的人!

摘录二

任何嗜欲都是身体的嗜欲,都是向死的,所以,对身体消耗大。
灵魂向生,肉体向死
精神上的享受和追求让人健康,让人长寿

我们看看北大哲学系的老头们就知道了,据说如果活到八十岁就死了,那是夭折

肉体上的追求和享受让人消亡,则能把肉体往死里整。

包括饮食,本来是生存的必须,但如果上升到嗜欲的层面,追求各种山珍海味,甚至连蝙蝠都不放过。

要么把人撑坏,要么横生各种慢性病,遇到病毒横行,就理所当然成为的“易感人群”。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丨八大传染病》记载的验案中,医者常常直言不讳的点出染疫人员的不良生活习惯。
或饮食不节,或平素嗜酒,或素多嗜欲,或过食生冷,或性格暴躁易怒

素多嗜欲,体瘦阴虚,外感时毒而发病。

夏历八月,斑症流行,平素嗜酒,起居不慎,故易于传染

素因食物不节,消化不良,宿滞化热。诱因温疫流行,传染菌毒而发,又因药误而内陷。

温病月余,热毒未净,杂进食物厚味,挟热毒熏蒸脾胃而成

素患湿热脚气,时愈时发,今春染时行温邪而发。

素因不究卫生(养生),过食生冷果实,以致脾难运化,蓄湿生热。诱因风疫流行,菌毒由口鼻吸入,直接传染。

素因受孕后,气血不充,神烦少睡。诱因秋后风燥时疫流行,菌毒飞扬,由口鼻吸受,直接传染。

素因性躁而暴,劳苦过度,受娠数月,适染燥热时疫而发病。

—摘自《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丨八大传染病》

正是说明很多疾病,都是有其内的。

当然,这些原因,也是指引医者的线索,须知多一份线索,用药就能多一个方向

辨症施治,也要辨人情施治,方能效如桴鼓!


医案原文

向上滑动阅览

7.时疫温毒案

陈在山(住辽阳咸春堂)

【病者】郭麟阁之子,年二十三岁,住奉天牛庄城。

【病名】时疫温毒。

【原因】素多嗜欲,体瘦阴虚,外感时毒而发病。

【证候】咽喉骤然肿痛,气喘声哑,舌黄口渴,皮肤热,头项痛,心烦谵语,小水黄涩,大便燥结。

【诊断】脉沉细数。证与脉不相符者,由素嗜烟色之人,津亏血燥,龙雷之火动于内,温热之邪袭于外,内外交迫,表里不通,故脉现似阴非阴,理应舍脉从证,不必为脉理所泥也。

【疗法】重用鲜生地救阴凉血为君,花粉、石膏生津止渴为臣,犀角、薄荷、双花解毒退热为佐,枳壳、蒌仁通畅气分为使,加山豆根、牛蒡子清咽利膈,解毒散热,滑石、竹叶渗利水道,引热下行。

【处方】鲜生地八钱 生石膏一两 天花粉四钱 二宝花三钱 牛蒡子三钱 枳壳二钱 山豆根二钱 薄荷叶一钱 黑犀角一钱 瓜蒌仁四钱 淡竹叶钱半

【又方】鲜生地五钱 生石膏六钱 天花粉二钱 二宝花二钱 生枳壳一钱 广犀角八分 滑石粉三钱(包煎) 淡竹叶钱半 陈金汁二两(冲)

【效果】服前方一帖,表热解而咽喉清,稍进饮食,惟内热未退。又服后方两帖,大便一次,热退身凉。终以养阴健胃法而愈。

廉按:温毒较温病尤重,自以清解血毒,宣畅气机,为第一要义。方亦宗此立法,当然有效。诊断时舍脉从证,确有见地。盖温毒温热,不比内伤杂症,往往脉难全恃,必须详审舌苔,按其胸腹,诘其二便,汇而参之,庶可得其真谛也。

滑动查看

1,这次的课程是免费的公益课程,欢迎各位同仁转发,让更多的有志之士和我们一起学习。
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