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3年第一个抗病毒药物碘苷(疱疹净,Idoxuridine)被批准用于临床以来,至今已有90多种抗病毒药物正式批准用于9种人类病毒性感染疾病:HIV、乙肝、丙肝、HPV、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毒唑和抗体)、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外生殖器疣。来自比利时的微生物和免疫学教授Erik De Clercq等首次综合性回顾了过去50年期间获批的抗病毒药物。 自从1963年第一个抗病毒药物碘苷(疱疹净,Idoxuridine)被批准用于临床以来,至今已有90多种抗病毒药物正式批准用于9种人类病毒性疾病:HIV、乙肝、丙肝、HPV、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外生殖器疣。来自比利时的微生物和免疫学教授Erik De Clercq等首次综合性回顾了过去50年期间获批的抗病毒药物。 ▲图片说明:1959年1月至2016年4月获批抗病毒药物的可视化星座。灰色箭头显示了从1959年1月到2016年4月抗病毒药物的批准日期。十二星座标记定位围成一个圈。每一个星座代表一类药物,药物类别在外圆注释。对于每一类药物,每个星座中的一个红色恒星代表一种获批药物,根据批准年进行排列。黄色恒星显示获批药物已经停止或放弃用于临床。总共有90颗恒星代表所有批准的抗病毒药物,每种药物根据其获批日期进行定位。 在这幅星座图中,每一种获批药物可以被设想成一个“超级巨星”,它们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值得被记住和尊重。因此,这幅星座图将每一种抗病毒药物都比作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以纪念在过去的50年中,抗病毒药物发现和开发的重大贡献。 ▲图片说明:9种针对人类传染病的获批药物时间表(HIV、HBV、HCV、HSV、HCMV、HPV、RSV、VZV和流感病毒)。x轴表示从1959年1月至2016年4月,y轴显示批准药物的总数。对于每一种病毒,彩色线表示获批药物的总数。 从上面的趋势图我们可以看出,鉴于HIV是20世纪以来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及HCV长期作用可引起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严重后果,因此近年来在HIV和HCV领域投入的资金最多,发展也最为迅速。 截止到2016年4月,针对人类9种病毒感染性疾病,涉及到200多种病毒。下表概括了每种病毒性感染疾病的起源、病理表现、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治疗方法(表1)。 50年来获批的90种抗病毒药物与十二星座对应,展现出强大的抗病毒疗效。而且有趣的是,90种获批抗病毒药物中有11种可以治疗1种以上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例如,利巴韦林,可以有效对抗三种RNA病毒:HCV、RSV和流感病毒。还有哪些有趣的结果?速速浏览表2。 文献索引: De Clercq E, Li G. Approved Antiviral Drugs over the Past 50 Years. Clin Microbiol Rev. 2016 Jul;29(3):695-7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