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五湖四海董庆银 2020-02-14

每天读一个故事,每天长一点见识。

你还在为农村创业绞尽脑汁?

你还在困难面前停滞不前?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东北农家女的创业经历。

这个农家女可不简单,她从初中便开始出来打拼,直到现在年创收5亿!

她的经历,能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一起了解下。

儿时梦想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

这首《松花江上》,很多人都听过,而且还能够哼上那么一两句。歌里面描绘了满满的东北风情。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可就在吉林省的桦甸市,有一个叫潘淑红的农家媳妇,她理想中的家乡可不仅仅是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她儿时的梦想是:溪水绕屋前,黄牛满山坡

后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她真的就实现了梦想。这条创业路,潘淑红走得太难,但她却总是迎难而上。

第一道坎,差点没过去

黄牛交易市场是男人的江湖,可潘淑红却是这儿的常客,她看牛买牛早已游刃有余,跟人打交道,也是从容自信。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可很多人不知道,这里是她创业路上的第一道坎儿。这道坎,她差点没过去。

潘淑红1971年出生在吉林省桦甸市的一个小山村,是第一个走出来做生意的女人。

初中毕业后,她到镇上做过小买卖,卖过冰棍儿,卖过糖葫芦,后来开起了一家小饭店。

十年打拼,一家小饭馆变成三家连锁店。她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00万。

2006年潘淑红计划着要和丈夫到城里开店,以后要在城里扎根。

可短短几个月之后,潘淑红却拿着钱来到大山里当起了牛官。原来当时当地政府大力扶持黄牛产业,她看到了商机。

从饭馆老板变成山里养牛官,对于潘淑红来说这更像是在圆梦。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2006年下半年,她和另外两个合伙人一起投资300万,在老家建起了养殖场,建好后下一步就是要买小牛。

而买小牛看似简单,里面都是学问。这一步她就栽了进去。

潘淑红说道:

“交易市场买牛不上称,全靠自己的眼力见,但那时候我还凭不起眼力。有时候买牛没办法,问他多少斤他不跟你说实话,那么就凭自己眼力看,看到一千斤就是一千斤,一千一百斤就是一千一百斤。所以我第一批牛的时候,几乎都是看走眼了。”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而让潘淑红最不能接受的,是在交易市场人们对她的态度。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她说:

“他没给你牛了,他还能乐呵呵地在嘲笑你,把牛不卖给你了还在讽刺嘲笑你。就那种,我真是接受不了。我带着口罩,穿的又干净,一个因为是女人,第二他们感觉你刚进江湖刚入道。当时他们就是很鄙视你,瞧不起你。”

第一年一共买了三百头牛,但因为那时候不会看,养牛技术又跟不上,所以第一年就赔了不少钱。

安家牛舍,苦心修炼

两个合伙人决定撤资,她却留了下来,卖掉房子和门店,自己撑下了这个烂摊子,并在牛舍里整整待了三年,因为她需要修炼。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这三年她决定要真正的懂牛。

除了懂养殖技术,她还要知道这头牛每天能长多少斤,什么样的骨架、脸型、品种才愿意吃草吃料愿意长肉,买牛应该是多少钱,卖又应该多少钱,最终整体的效益是多少。

她说:“她一定要把这些算准。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业,得动脑得用心。你要用心了,这件事情就能做好。”

在她养殖场,她还给牛们做了一个特别好玩的东西--自动挠痒按摩器。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牛从小就知道那个按摩器,从第一头牛开始,它觉得好奇,就过来玩,玩着舒服了,接着其他牛就跟过来玩了,它们都从小玩到大。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潘淑红说,让牛快乐的,动物有福利,快乐的成长,这样牛肉的品质也好,也就是快乐养牛。

在牛舍里的三年,她从一个外行变成了一个行家。正是这三年的基础,成为她后来事业发展的底气。

但就在她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鬼门关后见真情

2008年的腊月二十,她永远都记得那一天,那天大雪封山,天寒地冻。

她在牛舍里从早忙到晚,家里全在牛场住,为了节省他们就搭一个小煤炉子,腊月二十是东北最冷的了,得零下三十多度。

她烧完煤炉子,干完活进屋的时候已经半夜十一点多了,打开煤炉子一看煤都红了,就想没有问题了,那样她就跟爱人上炕睡觉了。

睡到半夜,她们煤烟中毒,幸好丈夫及时醒来,他把更严重的潘淑红送到了医院,抢救了4个小时才脱离危险,要是再迟多几分钟,俩人就没了。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出院之后,丈夫就坚决反对妻子再经营这个养殖场,家里其他人也坚决反对。

但潘淑红死活不肯,她说在哪儿跌倒就要在哪儿爬起来,而且她一定要把这个牛产业做好。

因为她卖了房子、店铺,甚至自己的金银首饰,这个时候,她无论如何都要撑下去。

后来她跟丈夫提出离婚,她叫丈夫再找个比她好的,要是没找着,等过几年她真的把这产业做起来了,到时他们再复婚,她说这样也不耽误她丈夫。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丈夫当时是金矿工程师,很有前途,但为了潘淑红,他决定辞去工作,陪着妻子一起养牛。

她丈夫说:“爱一个人,就选择一生一世爱她吧。”

看准时机,赚到养牛第一桶金

创业路上有人陪伴,即使再难她也觉得甜。

果然到了第二年潘淑红终于尝到了甜头,那一年,靠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做法,她一下子就赚到了300万元。

2009年牛肉行情看涨,养牛的人都争相收购小公牛回去育肥,转手就能卖上个好价钱。

市场上牛价格开始飞涨,因为公牛育肥,公牛育肥肉的品质也较好,出肉率也高,所以大家都买小公牛育肥。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别人都在买公牛,可潘淑红却不慌不忙,到处收购母牛。而且她还有个窍门,大致选3岁的母牛,然后买“娘仨”。

首先看旁边的小牛是否壮实,来判断母牛的奶水好坏,另外肚子里驮着一个,说明它生养,能保证每年下一头牛,下犊很密。以前买的“娘仨”七千九,现在娘仨都得五万多。

因为大家都买公牛,母牛的价格相对较低。那年潘淑红就低价买了100多头母牛“娘仨”,所以到了2011年,她的养殖场一下就多了500多头牛。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那年母牛价格又暴涨,所以她赚了300多万。

潘淑红趁热打铁,成立了合作社,不仅给社员提供技术支持,还公司统一回收他们的牛,而且她还投资建起了一家饲料厂。

天灾骤降,迎难而上

就在她沉浸在事业顺风顺水的喜悦中时,意外再次来临。

2010年7月28日,吉林省桦甸市遭遇洪水。潘淑红的饲料厂和养殖场,加起来损失300多万,养牛的第一桶金,一场洪灾全没了。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直到现在很多养殖户都记得当时的场景,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她站不起来了。

瞬间的时候她有过想放弃,她说自己实在扛不住了,但檫干眼泪,抹掉鼻涕,又继续开干。

她从头再来,辞去工人,什么活都自己干,最终一步一步重新走出了困境。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经过了这道目前遇到的最大一道坎,潘淑红的产业便一发不可收拾。

一路开挂

接下来的几个举动,她让一头牛的利润翻了又翻。

》精细分割

2012年她建立起自己的牛肉屠宰加工厂,开始给牛精细分割。她开始自己卖牛肉,不同部位不同价格,利润大幅度提升。

就像一块腱子肉,能分成腱子芯、三花腱、五花腱、前腱和后腱五个小部分,各个部分打好包装。

从养殖场到其他工厂,从育肥黄牛到精细分割,潘淑红一步一步打通了产业链。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精细分割后一头牛就能多出2000多元的利润,但她又遇到了另外一个麻烦事儿,然而又是这个麻烦事儿,让她遇到了另一个商机。

比如有些顾客指明只要胸口肉,但一头牛只能分割出来10斤左右,他一要就要5千斤胸口肉,那就意味着要宰500头牛,那其他部位的肉要怎么尽快出售出去呢?

》半成品+门店+电商

潘淑红开始研发不同部位的牛肉半成品,他们团队研发了一年多,经过大家的不断品尝挑毛病,终于推出了10几种不同的产品,而且都是做成适应三口之家的家庭需求的小包装。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她不仅有自己的门店,还有火锅店,她还请电商营销团队拍摄,她也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淘宝、直播等都开了起来。

》山泉水炖牛肉

后来,潘淑红发现一个法宝,这个法宝让她的牛肉价格翻了一倍。

养牛那山(长白山)的泉水就是她的法宝,她特地将水拿去检测,结果发现,这山泉水不仅可以直接饮用,还含有很多种营养微量元素。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冬季她研发了一个炖汤产品,有了这个山泉水,她的这个价格就翻了一倍。

因为全国快递发牛肉要用冰袋,何不换成这个山泉水?既可以保鲜,又可以直接用山泉水来炖牛肉。

一开始价格翻一倍怕消费者不接受,结果却出人意料。

最高兴的事儿

》共同致富

养牛,卖牛,潘淑红一路披荆斩棘,可最让她高兴的不是自己赚钱,而是乡亲们跟着她养牛,都赚到了钱。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当初她回乡养牛,其中最大的一个动力,就是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今天她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

一个大伯说道,27头牛,纯利润就赚了20多万,别提多高兴了。

如今潘淑红直接带动养殖户达1580多户,企业加农户,养牛数量超过2万头。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2019牛,公司加合作社销售额突破了5亿元。

》环保事业

而更让潘惊喜的是,因为养牛给家乡的环保事业也作出了贡献。

就是那个秸秆,家家户户都捆着,满山遍野,都用来喂牛。

春天没种地的时候就得挨家定下来,要不然就定不着,花200块一亩地(秸秆)也定不着,因此秸秆都成宝了。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秸秆拉回家喂牛,牛粪还田,最终形成了一个大循环的农业,简直了!


我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的黄牛和白杨......

溪水绕屋前,黄牛满山坡。

十几年艰辛创业路,潘不仅实现了年少的梦想,还正在努力着带领家乡的黄牛产业迈向新的台阶。

从普通的农家女,到产业带头人;从小时候养的一头牛,到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年创收5亿!农家女养黄牛,带领1580农户共同致富

虽然这条创业路上经历了坎坎坷坷,

可是潘淑红却说,创业就是要把磨难当作历练,不惧怕磨难,

尽可能的把问题想在前面,这样才能永远活在春天里。

当然,每一个成功都不可复制,但可以借鉴、学习!

希望潘淑红的这个创业故事,能给你一定的启发!

欢迎下方留言评论,发表您的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