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不是危言耸听!四川地区猕猴桃溃疡病不容轻视

 玺石气象 2020-02-15

作者 l 万金鑫

溃疡病是猕猴桃产业中的障碍性难题,具有隐蔽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等特点,严重制约着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今年春季(3月-4月中)四川、湖南、贵州、陕西等地降雨较多,将会导致该地区猕猴桃溃疡病疫情加重,呼吁种植户采取强力防范措施.
为有效防控该病害,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广大猕猴桃种植户需注意以下核心要点!

一、猕猴桃溃疡病特点及发生规律

猕猴桃溃疡病由细菌引起,病害可引起植株死亡。感染病菌叶片在5℃可以发病,15℃条件下病菌迅速扩大,在猕猴桃病株树体溢出液中该菌生长旺盛,28℃时病斑扩大不明显,30℃以上则不发病。
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具有寄生性弱,腐生性强的特点。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潜伏2年以上,在植株上病原菌主要在枝干的剪口等受伤部位发病或潜伏,当展叶时向新梢及叶片传染。
发病多从茎蔓幼芽、皮孔、落叶痕和枝条分叉部开始,初期呈水渍状,流出乳白色黏液,不久转为红褐色。病斑迅速扩展,皮层和髓部变褐,髓部充满乳白色菌脓。幼株比老株更易被感染。

二、防治原则和要求

需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总体防治要求是以选用优质抗病(耐)品种和砧木为前提,以控制产量培育树势为重点,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及化学药剂等主要防治措施,抓住秋季预防与春季治疗关键期,实行统防统治,全程防控,实现优质高产稳产目标。

2018年都江堰天马镇溃疡病毁园后重新栽培抗病性强的实生苗(不推荐直接栽培嫁接苗)

三、防治技术要点

1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采用优良抗病品种防治溃疡病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此,首要任务便是选择适宜当地生产的优良抗病品种,如徐香、金艳、贵长、金魁、华优、伊顿一号等。发病重灾区发展易感病的中华猕猴桃品种(大红阳)时需慎重,建议在大红阳周边种植金艳猕猴桃,以作保护行

2


栽植无病苗木建园,防止嫁接传染

选用健壮无病苗木建园,防止接穗与砧木带菌,杜绝嫁接传染。嫁接前建议对采集的接穗用臭氧进行表面消毒(将接穗装入密闭的塑料袋内,通入臭氧气体30~60分钟);嫁接使用的刀剪用具每使用一次需用75%酒精或过氧乙酸消毒,严防工具传染;在嫁接口、剪口、伤口涂药保护树体(20%噻霉酮20倍或氟兰克10液或20%乙酸铜20倍或氢氧化铜20倍涂抹)。对首次引进的猕猴桃苗木、接穗等,先由当地农林部门全面检疫,防止病原传入,若发现带病苗木,立即销毁,防止病原的扩散。

3


清洁果园卫生

及时清园。将刮除的粗老翘皮、病枝、病叶和病果清除出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初侵染源,以免病害在果园扩展蔓延。若发现溃疡病的野生寄主、转主寄主,如大豆、蚕豆、番茄、魔芋、马铃薯、洋葱等及时清理。

佳沃猕猴桃实验园行距间种植羊肚菌

苍溪猕猴桃实验园薄膜覆盖浅草


4


合理控制产量、平衡施肥
依据树龄、树势确定适宜负载量,培育健壮树势,增强抗病性。一般在花前疏蕾(疏梢)、花期授粉、花后疏果定果。
当现蕾后,中华猕猴桃的长结果母枝上,每间隔一个结果枝去除全部花蕾,有效降低挂果量,将亩产控制在1500~2000kg(70~100克/果)。美味猕猴桃强结果枝留3~4果,中庸结果枝留2~3果,弱枝留1果或不留,亩产控制在2000~3000kg(90~130克/果)。 
要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减少化肥用量;推行平衡、配方施肥或花粉多糖生物刺激剂。氮磷钾配比为幼树期4~8:2.8~6.4:3.2~7.2;初果期12~16:8.4~12.8:9.6~14.4;盛果期20:14~16:16~18。
果实采收后(9月下旬~10月中、下旬)施入腐熟微生物有机肥1.5-2吨/亩或枪施、滴灌、冲施花粉多糖X6 30L/亩,加入17-17-17平衡复合肥300公斤/亩或朝冠10L/亩,并加入适量菌肥、腐殖酸肥和多元矿物微肥;花前追施水溶性氮肥(离子氮5L/亩),果实膨大期追施氮、磷、钾(洁能钾10L/亩二次),全年叶面追施4~6次。
采果后结合喷布防溃疡病杀菌剂(5%大蒜素),加入花粉多糖高能蓝健1500倍液+0.2%有机钾肥或0.5%硫酸钾。提倡树盘覆草,种植白花三叶、毛苕子、绿豆等绿肥,科学修剪。

5


预防低温冻害 

四川广元、邛崃产区的低洼果园,特别是栽植红阳、徐香等易受冻品种,秋末冬初应采取防冻措施,如树干缠草(报纸)、基部培土、树盘灌水,预防树体受冻,减少伤口,防止病菌入侵。冬末春初,进行树干涂白,杀菌除虫,防止晚霜冻和日灼。

熬制石硫合剂剩余的残渣液可以配制成为保护树干的白涂剂。涂白剂的配制比例为:生石灰:石硫合剂(残渣液):水=5:0.5:20-40,或生石灰:石硫合剂(残渣液):食盐:动物油:水=5:0.5:0.5:1:20-40。或喷施硕丰481 1500倍液+高能红钾1000倍液1~2次,预防冻害。

6


药剂防治
溃疡病药剂防治实行全程覆盖。8月下旬~10月份(果实采收后):可选喷竞双(5%大蒜素)500倍液+中生菌素1500倍液/1.5%噻霉酮600~800倍液、5%辛菌胺清水剂500倍液或30%壬菌铜水乳剂等,每10~15天喷一次,连喷3~4次,交替使用药物。其中9月份,对易感病品种于嫁接口上下、枝蔓分叉处纵划并涂抹噻霉酮膏剂、防腐油、33.5%喹啉铜膏剂30~50倍液。
果树落叶后(11月份):对树干枝蔓均匀喷布4~5Be石硫合剂、科曼特(97%矿物油)50倍+代森锰锌1次(第一次清园),喷药做到全面周到、树干树枝、支架地面等全喷。防止溃疡病菌从果柄、叶柄痕向枝蔓内侵入。

果树冬剪后(12~1月份):涂树干,用花粉多糖-X6、防冻剂(海藻糖)、少许盐和油脂制成稀糊状液体,用小排笔均匀涂抹在树干、主枝和剪锯口上;或用等离子油粉(臭氧粉)制成液体刷树干;或喷施噻霉酮500~600倍液/施纳宁600~80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1~2次,预防保护免受溃疡病菌侵染。已发生冻伤害时,用芸苔素15000倍液+1.5%噻霉酮400倍液/5%大蒜素500倍液/10%喹啉铜1500倍液喷药防治;或用刷子将0.5~1゜Be石硫合剂/晶体石硫合剂100-150倍液均匀涂刷在果树枝干上,能有效防治病虫害。

早春发病期(2~3月份):每4~6天全园检查病斑1次,采用刮除病斑涂药法,治早治小。对染病的主干、主蔓且未造成皮层环剥时,应彻底刮除病斑,涂药范围应大于病斑范围2~3倍,药剂有噻霉酮膏剂、梧宁霉素、代森铵、5%大蒜素(竞双)、氯溴异氰尿酸、防腐油、腐烂净、氟兰克、5%大蒜素(竞双)300倍+溃腐灵30倍。刮治应在阴天或下午进行。
萌芽后~花前:可喷施1.5%噻霉酮600~800倍液/33.5%喹啉铜1500倍液/5%大蒜素(竞双)500倍液/辛菌胺清1000倍液等杀菌剂,连喷2~3次。
果实膨大期(5-7月份):

对已控制的病斑去除病部翘皮,对全部病斑(包括露出的木质部)涂抹氟兰克或防腐油,促进病斑愈合。若发病严重,须将枝干从好皮以下处剪锯除并烧毁。同时期溃疡病菌处于地下潜伏状态,等待气温(9月份采摘下果后)合适再度传染、危害。

参考 l 植保科学

编辑 l 小植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