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列着刺桐城不同窑口不同器形的陶瓷

 DavidCCH 2020-02-15

文/海米菌 博物馆文学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宋元时期,泉州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出现了磁灶窑、德化窑、安溪窑、东门窑、南安窑等著名民窑,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华光礁1号沉船、南海一号沉船、印度尼西亚沉船、菲律宾沉船均出水了泉州陶瓷,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及非洲等地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丰富的泉州陶瓷。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列着刺桐城不同窑口不同器形的陶瓷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列着刺桐城不同窑口不同器形的陶瓷

“刺桐:古泉州的故事”展厅里的 陶瓷器展示部分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刺桐:古泉州的故事”展示馆里,有方安静的天地,陈列着刺桐城不同窑口不同器形的陶瓷。

| 磁灶窑与“龙瓮” |

晋江磁灶窑是泉州重要的外销陶瓷生产基地,其产品以生活日用器皿、陈设器为主。适合航海贸易的瓷器一般胎厚、质粗、硬度大,纹饰渐趋简单,这样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适宜长途运输,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出土的瓷器正是这类瓷器的典型代表。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列着刺桐城不同窑口不同器形的陶瓷

磁灶窑黑釉剔花双耳瓶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列着刺桐城不同窑口不同器形的陶瓷

俯瞰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

宋元以后,磁灶窑烧制一种模印龙纹的瓮,被称为“龙瓮”,它们除了内销,还输出至东南亚各国,被当地部落首领所珍存,拥有它成为身份显赫的象征。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列着刺桐城不同窑口不同器形的陶瓷

清代龙瓮

那么,为啥民用的陶瓷有龙纹呢?

其实,对于绘龙有相应的规定。宋时流行的龙纹多为三爪、四爪,而五爪则较为少见。到了元代,使用龙纹的限制更为严格,严禁皇室以外使用龙纹,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书省明确规定所有职官均不得服龙凤纹,器皿不得使用龙凤纹,帐幕不得用赭黄龙凤纹,车舆不得用龙凤纹,但同时又对龙的定义作了重新界定:“龙谓五爪二角者”(《元史·舆服》)。也就是说,只要不是五爪二角,少一爪或少一角都不算龙。这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龙纹的变异和多样化发展,也刺激了民间的用“龙”热情。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列着刺桐城不同窑口不同器形的陶瓷

来“刺桐:古泉州的故事”展示馆 数数清代龙瓮上的龙纹有几爪

| 德化窑与“南海一号” |

据考古分析,德化窑始烧于商周,发展于唐五代;兴于宋元,无数产品远销海外;盛于明清时期,其白瓷独树一帜而名闻遐迩。马可波罗曾详细叙述德化的制瓷工艺流程,并赞叹其物美价廉。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列着刺桐城不同窑口不同器形的陶瓷

德化窑观音像

在广东南海海域发现的“南海一号”为南宋商船,船上货品就有大量德化窑陶瓷。从船型和陶瓷判断,这应该是一艘从泉州港出发,前往东南亚或西亚进行海外贸易的福船型海船。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列着刺桐城不同窑口不同器形的陶瓷

“南海一号”沉船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刺桐:古泉州的故事”展示馆里,也展出了几件“南海一号”出水的德化陶瓷。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列着刺桐城不同窑口不同器形的陶瓷

“南海一号”的德化陶瓷

| 安溪窑与青花瓷 |

安溪瓷土矿藏量大,分布区广,盛产高岭土。经考古调查,在安溪的46个村庄共发现古陶瓷窑址160多处,其中宋元时期36处,明清时期126处。瓷类以青瓷、青白瓷、青花瓷为主。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列着刺桐城不同窑口不同器形的陶瓷

清·安溪窑青花菊花纹三足炉

安溪青花瓷作为重要的外销商品之一,在西沙群岛、日本冲绳岛、坦桑尼亚、东南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地都有发现。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陈列着刺桐城不同窑口不同器形的陶瓷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藏清安溪窑青花山水三足炉

泉州生产的外销陶瓷是“海上丝绸之路”最大宗的外贸商品,宋元时期是泉州外销瓷生产的鼎盛时期。泉州陶瓷不但在世界多地有考古发掘出土,而且频频发现于西沙群岛和南海的沉船中,印证了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时也是一条“陶瓷之路”。

参考资料

施爱东著.中国龙的发明:16-20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施永康著. 宁杰行歌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陈建中,陈丽华,陈丽芳著.中国德化瓷史[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王亚民,王莉英主编;中国古陶瓷学会编.中国古陶瓷研究. 第十四辑[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08

李冀平,朱学群,王连茂执行主编.泉州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王兴编著.磁州窑史话[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

傅宝玲. 安溪窑青花瓷精品赏析——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藏为例[J].东方收藏,2016,(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