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肆读计划第四周:《越读者》读书笔记精华分享(中)

 林涛乱翻书 2020-02-15




3.21#一句话笔记#再次认识“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如何利用时间这笔金钱,达到阅读的满足,是重中之重。“零钱”和“整款”的概念也相当形象,零星时间用于碎片阅读,稍长的时间用于整本阅读,我现在也这样做,争取让碎片阅读越来越少。

“读书,本来是书在人在,不必谈什么空间。要读,处处可读;不读,处处不可读。”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

看到哪里有想法就写在便签本上,很随意。就这样肆读吧。 

Da

3.21#一句话笔记#“每天决定去读一点,即使是几段也好,假如你每天能有十五分钟的读书时间,一年之后你就可以感受到它的结果。”美国一位教育学家贺瑞斯.曼恩(Horace Mann)这么说过。看到这里想起一个公式,1.01365次方等于37.80.99365次方等于0.33,也就是说,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以后会有很大收获,这种收获可能超乎自己的想象。而每天退步一点点,一年以后的变化可能也会超乎自己的想象,已经被每天进步一点的人甩的很远很远。所以,不要放弃每天挤出一点点的时间阅读,既然攒不出“整款”,有“零钱”也行,总比没有强/::D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男人会更有思想,女人会更有气质。/::P

 绿袖

3.21#一句话笔记#PART4:一部精彩的历史书,是小说,是诗,是哲学。想想我们小时候到底错过了多少美好的东西啊。凡是死记硬背的东西我一向都不太擅长,又或者其实是能够背下来的只是自己内心抵触,要不为什么每次考什么都能通过?[偷笑] 总之就是从小就不太喜欢看历史和政治类书籍,多半都是这个原因。不过作者不是也说了,有趣的事再晚开始也不迟。书还没看完,我就已经开始觉得需要看的书已经好多了,哲学、历史我都要补啊补,真不知道看完这本书,到底还有多少书要等着看[偷笑] 有点激动

 静 

3.21#一句话笔记#第一次中断两天,再来读感觉要多花点时间找回状态。果然坚持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刚读前几部分以为作者只是要讲一些读书感想。到后面不但有时间管理,资源介绍,加上之前连美食和市场都拿来做类比,这个“越”字实在是太切题了,超越了阅读本身。 

Jojo

3.20今天工作之余一直在想“门”这个比喻,越想越觉得好。二次元到异次元,平面到立体再到虫洞,甚至男人女人的性别认知,没有哪个东西是绝对的。推开“门”的那个人,一定是拥有了更多的智慧,才会跳脱出来。同样,那些“一条道走到黑”路越走越窄的人,非但没看到“门”,反而还排斥咒骂“门”的异端存在。越读者给我的收获不仅是读书的方法,还有这个“越”字,有智慧,才能越,敢于越,必须多读书,纸本书,人生书。 

亚宁

3.21#一句话笔记#读了一小部分,阅读也可以分为四种美食阅读,主食和美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生活,正面和侧面的获得养分,一种实用短期,一种升华长期。发现自己看的版本不好,看不到图片,分不清哪里是引用,段落篇章不清,明天换一个版本。 

wendy

3.21#一句话笔记#never later than better。只要开始了永远不嫌晚,早有早的精彩,晚有晚的风韵。总觉的自己容易陷入自暴自弃的死循环里:反正都已经晚了,就这样算了吧。其实突破死循环只需要一个开始,努力跳出来

 水草青青

3.21#一句话笔记#read the word and read the word 的结合阅读文字阅读世界我想这也是阅读到越读的跨越。这才震惊,原来,即便是台湾与没过相比也存在阅读认知的差距,更别说国内了。阅读是教育的灵魂,多么好的提法,如果如果,那么那么…不敢奢望应试教育体系下的改革,只能从我做起,从孩子开始,自我救赎。感恩这个群,让我不至于禁锢于密林的囚室。

 

2016.3.21#一句话笔记#《越读者》今天看了part 1这部分,讲到学校父母对孩子阅读书籍种类的态度,想到了自己初中毕业那个暑假疯狂喜欢上了言情小说,那段时间几乎到了一天一本四五百页书的地步,像着了魔一般,尽可能省出更多的时间看书——家人在吃饭,我在看书;家人在睡觉,我还是在看书。为了不耗费体能,一直躺在床上看书,躺着看累了又爬起来坐着看,坐着看累了又躺者看……有天我老妈半夜两点起来上厕所发现我房间灯还亮着,还在看书,很是生气,那段时间老爸老妈都收缴过我的小说……为了看书真是和父母斗智斗勇,半夜一听到他们有起床的风吹草动,立马把灯关了假睡,若是不小心看到了天亮,就赶在他们起床前假睡,然后又假装睡醒了继续看,有时候甚至半夜躲到厕所去看……现在想想真是极其疯狂!爸妈当时极其反对我看这类关于男女情爱的书,觉得我看这些就是想要早恋了,可是我也不懂我当时为什么那么痴迷,或许是青春期荷尔蒙分泌旺盛 _ 后面上了高中,学习压力大,考上大学的愿望强烈到压制了看小说的冲动,时间都放在教科书练习册上了,等到上了大学就各种翘课跑图书馆看世界名著……貌似有点像书中图二画的那样,大学期间本来应该是术业有专攻才对的,结果却东看看西看看,没有着力点……不知道以后我对我娃的看书会怎样处理,希望能做到不压迫,理解加引导吧。 

光与静默 

3.21#一句话笔记#这三种不同的读书方法,“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熟读精思”在我的阅读生涯里或多或少实践过,但都没有真正转换视角从而深入阅读(更别提苏东坡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所以很庆幸碰到如此体谅读者的作者,提醒我读书方法需要更好的布局。这个章节我倾向于“边读边做”,读书方法,做笔记……都值得在“做中学”。读懂一本书,一、先知道作者到底说了些什么。我认为《越读者》主要谈了我们怎么规划自己的阅读版图,个人阅读的经验之谈,教育弊端、书籍历史发展等等,而分类、比喻、技巧、延伸故事几个方面是本书的精彩之处。二、检查你确实知道作者说了些什么,就要讲得出几件事情:1. 你体悟到什么启发(有所启发目前主要有三点,Part 4提到如何找哲学书,Part 5 rememberrecollect的区别,Part 6 在不同的读书方法里转换视角,以及如何做笔记)2. 从这些启发,你接下来要去追查的是什么(即便启发是学习技巧,在边做边学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进一步探索,就拿“做笔记”来说,跳出摘记的框架做出个人阐释,或者练练另一本书提到的笔记流都是很好的尝试)。3. 讲得出来什么地方看不明白(目前没有……或者我读太快跳过去了……)4. 讲得出来不同意作者哪些地方,并可以指出他讲得不足的有什么地方。(还没发现作者有哪些地方是我不敢苟同的,个人认为不足之处是把详述应试教育给阅读带来的种种负面作用放在开篇不是明智之举,因为此类文章不胜枚举,会让从开篇读起的一部分读者以为又是一本通篇都是老生常谈的书……)

PS. 笛卡尔谈的四个方法和几条行为准则,收进锤子便签~

小房子 

3.21#一句话笔记#读到作者将阅读与饮食作比,感觉好新颖,带着饥渴与好奇读下去。读着,咀嚼着这是一种很新奇的,我从未品尝过的口味。物质和精神食粮同等重要,这样类比起来别有几分趣味。我没想过阅读的分类,一直都很随性,读得下去,感兴趣的就读,除了“鸡汤”不爱喝。我也来想想,我要怎么类比阅读呢?

 天山雪 

3.21#一句话笔记#今天中学的考试教育,不只破坏了我们的阅读胃口也没有,教我们如何,把时间金钱用于阅读上的理财。因此刚走上社会,总是没有料理时间金钱用在阅读上能力,总要从头练习建立一些老早该有的习惯和方法。读到这段的时候就想起了自己的中学时代,现在回忆起来是一片苍白。除了埋头做习题,就没有别的什么了。因此,在孩子将来的学习中,无论有多么紧张,都一定要留给她读书的时间,让她学会合理利用时间的"零钱"与"整款" 

鑫鑫 

3.21#一句话笔记#“如果一本书一下子就读懂,就明白了,那你又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一句话,让人茅塞顿开,自己老为自己有些书看不懂,没明白而懊恼,哈哈,放松心态,读得太简单,那才会无聊呢。由不懂到懂,那才是阅读的真正乐趣所在!单纯想想最后作者应该大肆鼓励我们多阅读了,是我太狭隘了,作者还教我们放下阅读,去发现更本质的事情。尽自己的努力去改善。一旦抉择,绝不犹豫! 

春天

3.21#一句话笔记#“大脑不是一座图书馆”,这其实是另一本书(学习的本质)的笔记,近年所读的所有关于“读书”的书,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强调这个问题,越读者显然也在谈这个问题。但我仍然很难放弃把大脑建成图书馆这个念头(是卷福造的孽)。大脑不是一座图书馆,我便难以理解大脑,目前的我,还没办法脱离已有的认知去认识大脑...学习的第一步是解构,而解构应该是一件自发的事情,解构之后是建构和融入。然而有意识的感触解构,与于我已是天大的难题,就像人体的其他很多系统,它时刻运作,我却难以感触,妄提控制....

Sisley 贤儿 

3.22#一句话笔记#今天读完了关于四类主题阅读的部分,主食、美食、蔬菜水果、甜品,很形象的比喻,一下子理出了日常阅读的轮廓,科学的分析了阅读这项活动。对比之前读过的书自动归类到这些分类里,一下子觉得精神特别充实,好像与世界都接轨了。有好几个印象深刻的点,比如文字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好方式,但不能太依赖它,因为会让我们的记忆力与理解力消退,此消彼长。还有就是评价一本书是好是坏的最好方式,就是看你值得花多少时间在上面。另外,好的读书阶段,小学时培养识字能力,中学时随意而广泛的阅读,找到兴趣点,大学主修一门主要专业,阅读其他以辅助,进入社会则左右逢源另辟蹊径,开展自修教育,很后悔中学时没有打开阅读这扇窗,不过主要为时不晚就好。今天晚上与好友聊天时,很多话题都可以联想到最近看的书,尤其是悉达多,但在和别人分享时我发现我还是思考的太少,没有领悟到精义,很多地方都支支吾吾了,希望多停留多思考。

午夜阳光 

补发3 21日#一句话笔记#part4 越界的基础 1、作者讲读诗的理由自己感触蛮深的,也算是一直找不到一个读诗的理由吧,不怎么读诗,大学时读不懂,觉得疯癫,老师说诗是最凝练的语言,后来慢慢发现其实诗人对这个世界饱有的话语权那么不容得侵犯,有一种薄如蝉翼的敏感轻轻滑过,很美好。2、作者讲的读哲学的方法,自己觉得很受用,上大学时西方文论的老师要求读柏拉图的《会饮篇》,读完后还要求我们上讲台讲,当时提心吊胆了一阵子,也觉得一篇篇对话蛮有道理,但也没有坚持,总觉得好枯燥。之前很喜欢的一个老师说,什么样的困惑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解决方法,把困惑的东西提取主题,再找来历来哲学之中的论证,是很好的解疑方法。

322日#一句话笔记#part5一些工具作者在讲到阅读的环境时讲到“赏雪不嫌桥危,看花不嫌劣酒”,想来无论什么样的环境,读书时的愉悦都足以抵挡任何条件吧。我觉得读书的地方能有一扇窗户最好了,可以看到窗外的风景,窗外要有一片树林是最好了,如果没有也可以是万家灯火,阅读会和周围的景致相融,多久后回忆起那本书,就会连带想起那片风景,今天重新读《孽子》,就会想起去年读时的情形。(哈哈我总是很感性[憨笑]

大宝

3.22 后面的部分指导性好强,要好好规划自己的阅读了。郝明义太厉害,旁征博引。“任何阅读的发生,都是基于好奇。”对于文中提到的几本书,很好奇,已收入书单。准备买一本纸书回来,再读一遍,近期想多看写历史和诗词方面的书,历史方面的,买了《史记》《万历十五年》,各位还有什么好书,烦请推荐,谢谢。

wendy

3.22#一句话笔记#“读好书”同“多喝热水”一样,其实说了等于没说,敷衍而已。同意文中提到的【与其说什么书是烂书,不如用这本书值得花多少时间来评价】,哲学上提过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快餐文学也有其闪光点,就看如何去发掘了

3.22#一句话笔记#六七部分全是干货。看到这里已经没有想法了。只想从下一页书开始就来使用作者介绍的方法。行动是最好的感悟,效果是最大的收获。

Da

@大宝/:strong能有精力阅读那么多书,现在我就努力的跟随群主和大家,认真读完每周的必修书目,尝试运用书中介绍的“观其大略”、“熟读精思”“八面受敌”读书方法和做笔记的方法,来训练提高自己读书的水平,尽可能把书读懂读明白。等到假期时再越读一些选读书目,拓展视野。

Sisley 贤儿

3.22#一句话笔记#1、“我曾坐在布莱顿的沙滩上做过一个梦,而现在,我坐在人生的岸边,做着同样的梦。我记得那时,我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结论——人是为了两样东西而活着:自然之壮阔,友情之美好。今天,我仍然这样想。否则还有什么呢?富贵、名声、地位、安逸、奢华,这些是多么无聊,多么没有意义,真的不要把生命浪费在这些上面!这些东西都是台阶,它们真正的意义,是带领你走向壮阔与美好,若不是这样,它们就会变得可恨而危险。我们要融入自然之阔,友爱之美(但是,主啊,我们现在还差得太远了),除此之外,人生还有什么终极目的?其他的一切,游戏和考试,教堂和礼拜,议会和市场,职位和电话,甚至谋生的一切必须,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目标,那它们还有什么用处?”这是我一直很有感觉的一段话,当时看到不理解的地方,“我们要融入自然之道,友爱之美”,为什么没有爱情与亲情?在怎样学习哲学那个章节,提到亚里士多德把爱情解释为友爱的一种,瞬间我就开朗了,不是作者考虑不周,是我寡闻了。

2、阅读小说不仅仅是读完那几十万字的时间,在经历了沧桑之后,才会看到小说里藏着的层次。我们读的也有可能是自己的一生。

3、“要求读书人记住他所读过的一切东西,就像要求一个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储存在体内是一样的荒谬。”

4、你可以有一百个理由来合理化你对书的迷恋,但,折扣的标签一定不是其一

绿袖 

3.22 #一句话笔记# part5。对我来说,网络书店和图书馆会比实体书店要好用得多。现在的网络书店可以用关健词来搜索自己想要找的书籍,有过浏览、阅读、购买记录之后,还能根据你的喜好进行有针对的推荐,这样也比较容易及时找到自己喜欢的或者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实体书店与阅读者的互动还是很缺乏的,而且缺乏对阅读大数据的应用,所以目前线下还没有办法提供更为便捷的帮助,只能在展示功能以及服务上去做完善。其二是图书馆。图书馆可供阅读的书籍还是很多的,而且提供查找索引以及借阅服务,还可以就地阅读,或者进行简单阅读后再决定是否借阅。图书馆里也提供网络查询服务,也能够帮助阅读者查找自己想要查找的书籍。而实体书店类似这样的服务还是很少的,大型的书店比如新华书店也只是提供自助查询设备而已,连网络都没有,也不提供长时间阅读的场所和环境。亚马逊要做OTO书店我就挺喜欢的,真希望家门口就有这样一家书店。

D.

3.22#一句话笔记# 书本里,藏着许多时空转化器。所以,打开一本书,我们就摆脱了人类肉体的限制,在宇宙里有了穿梭、跳跃、变身的能力。

加维C

3.22#一句话笔记#面对不同书籍使用不同的方法

小房子 

3.22#一句话笔记#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人人所必需读的,只有在某时某地,某个环境或是年龄中一个人所必须读的。想起小时候看《红楼梦》捧在手上半晌,啥都看不懂,不知所云,现在一遍一遍爱不释手。读王小波的书,拿起两次了,但还是不能理解一二。或许将来的某一段时间可以。

看到前3部分,还木有看到太多与主题相关的说法,但作者在行文中已经把越读的思想体现的无所不在了。相关能延伸出的阅读书目都已有所体现。

林涛

3.22#一句话笔记#耽误了一天,加时这几天白天用脑过度,今天只读了第四部分,作者对于哲学基础的阅读举例,令人印象深刻,从感性到理性,也是作为一句“读者”应具有的基本素养与步骤,从一个主题入手,从一本基础读物入手,从一个主要作家入手,一步步深入,通过触发与联想,整理自己的思想脉落,最终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道理好讲,事不好办。大部分人的阅读多是信马由缰,从兴趣始虽然说起来是了为我们持久的阅读动力,但毕竟不稳定,一是容易破坏我们对于阅读的“输入”这个概念,也就是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是就某一问题或话题讨论时,却无法与人深入交流。二是,以兴趣主导的阅读,终究是一种依赖,阅读是一种需要规划的行为。这与文学创作不同,无巧不成书,生活的美需要偶然才精彩,但是,但是,但是,想当个真正的“读者”还是如职业一样,需要规划的。

jojo

3.22你们前面羡慕人家读的多的,激发了我今天的一句话笔记[偷笑]书的后面,有这么一段话:“在我们阅读的阶梯上,如果没有一定高度的眼界与认知,而只是自以为是地拼命努力,不但不可能解决那一阶上的问题,上不了台阶,还可能翻过了围墙,却遭遇灾难。”所以,我们要轻松上阵,这本大家都说好的书我怎么读不懂,别着急,一点一点挑战就是了,到时候自然就懂了。

天山雪

3.22#一句话笔记#读书方法因人、因书,甚至因读书目的的不同而异。不求甚解也好、熟读精思也罢,亦或观其大略,应该灵活运用,否则就会将书读死了。那样的话,到真的是不如少读点。

悦读 

3.22#一句话笔记#看书的速度慢了点,培根说过的话,更可以当作补充说明:“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像,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辨。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每一种心理缺陷,都有一种特殊的补救良方。”所以每个人缺啥补啥,配方并不通用。

水草青青 

3.22一句话笔记 作者关于阅读饮食分类的写作方式真是很受用,民以食为天,阅读不仅是一扇窗一道门,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养分和能力。每个阶段的阅读都有层次,有意义,阅读的过程也要饮食均衡,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吃货,不光能吃,还要会吃,最终输出,过瘾!而且其中,对于家长为何会反对,或者说不理解孩子的阅读状态,源自于他们不曾理解阅读的重要和美妙,这一点我尤其赞同,也很惭愧,论阅读我还不如女儿,我还处于被动阅读…[尴尬]

悦读 

3.22#一句话笔记#书的价值在于你值得付出那么多时间

Da

3.22#一句话笔记#读了电子书,决定再去买回纸质书。书中介绍的很多方法我都想尝试、实践、验证,最重要的是找到更适合阅读的方法,去找到自己密林里的道路,去登上密林里的7个台阶。坦诚的说,读过书之后感觉比较惭愧,因为之前对于读书这件事太盲目随性,缺乏思考和规划。遇上这本书心里很欢喜。

2016.3.22#一句话笔记#《越读者》今天读了Part 2,看到书中作者将书籍类别与食物的各种类比,暗自猜想作者应该是个资深吃货,爱美食爱读书爱生活^_^“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每一种心理缺陷,都有一种特殊的补救良方”……培根的这段话以前在教科书上读过,但是当时没有特别大的感受,这次看到特别印象深刻,因为刚巧上周末去图书馆看到培根的文集,其中有一篇是《论腐败》,大意就是讲人要清明廉洁之类的,可是培根本人当过英国的大检察官和大法官,最后却被检举贪污受贿……很是好奇他是在写此文之前贪污的还是之后呢?还是他一边在做着贪污受贿的事情一边在发表言论倡导大家要清明廉洁呢?无论主食也好,美食甜点亦罢,都是我们人体的养分,强身健体,但是这些却并不能保证我们的行为一定会合乎道德法律,也保证不了一颗善良正直的心,可即使如此,还是选择要多读书!其实读完这章我最好奇的是作者提到的让一个个味蕾独立欢畅跳舞的“水煮牛肉”以及把他拉入天堂的“甜烧白”是在北京的哪家餐厅?好吧,暴露了自己的吃货本性$_$

光与静默

3.22#一句话笔记#作者从胡适的金字塔理论引申出“怎么找到自己的「专门阅读兴趣」”,接下来指南手册又出现了(一共谈了八点),第一步是选一个你感兴趣的阅读题目。题目尽量不要大,譬如什么哲学、科学、心理学的,而要小,譬如“XX”、“飞机”、“咖啡”。不知道怎么选?想想你印象中为什么事情感动过,怀疑过,好奇过,梦想过。这些都可以是你的一个阅读题目。(我想想,如果题目是关键字形式,那我的阅读题目是:颜料、设计、烹饪、沟通。抽象一点的譬如信仰、理论、自由、创意。如果题目是一句话形式,那我的阅读题目是:信仰是什么和什么是信仰〔前者和后者性质不同〕,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文化是如何看待死亡的?以及最近规划自己的阅读版图[得意])“往前跨一步,就是在你原来感兴趣的阅读领域,往原来你觉得深奥而不愿意碰触的方向走一步。如果你本来就爱读小说,那么跨一步,接触一下文学批评与理论就是了。”比如我爱读诗歌,可以接触诗论、格律等等。“往旁跨一步,就是在原来感兴趣的阅读领域,往旁边先前觉得有点距离的领域跨一步。研究美术的人,往人类学或神话学跨出一步;……”额,我正好是美术行业,这个安利吃下了,再比如我对教育学感兴趣,可以往心理学或认知科学跨出一步~作者心仪的人是罗素,也是驱使自己不断追赶的目标,精神可嘉。至于我,目前貌似没有设定哪位……[抠鼻]就算设定估计不同领域都会设定一个吧[呲牙]。而“阅读的七道阶梯”,就是作者对欣赏各种美好的越读者,最美好的期盼。

静心 

3.22#一句话笔记#Part7读毕,印象比较深刻地是作者提出的几个概念:“第一桶金”、“往前跨一步,进入新层次,往旁跨一步,进入新领域”、“心仪对象”和“阅读七道阶梯”等等,很有意思。他的很多观点,其实我们在阅读摸索中多少也有涉及和体会,但很少有人能做到作者这般简练又深刻的总结与思考。再次感叹思考的力量。怎么理解第一桶金概念?作者认为,我们要在知识密林中开出第一条路,即确定独一无二的专门阅读兴趣。如何确定?基本步骤如下:选题——寻找入门书——精读其中1-3本书——请教师傅——列时间表,发散阅读多本书,内容涵盖主食美食蔬菜甜食四类阅读——关注领域内最新动态或尖端研究,就这个领域的全貌整理出心得——验证,看自己能否顺畅地与人沟通交谈。认真做到这些,再打通其它关节也不是难事了。至于心仪对象,我发现大学期间我超级粉杜拉斯呢,难道从内心深处我尤其钟爱她的特立独行?再说七道阶梯,看了作者的介绍后,我翻了部分《理想国》,如痴如醉,准备下手。

春天 

3.22#一句话笔记#精读印证法:越读者作者推崇跨学科、领域的阅读;我同时在别的书里看看到“概念”的形成是多方位的,大脑印象的形成也不是刻板的记忆,而是不同单元所运作的不同元素汇集形成的,和所有的感官有关,和不同的思维有关,和环境有关,和情绪有关,成千上百的细节,才能构成概念。所以,想要构建自己的认知,也同样需要多学科、多角度的知识。

王蕾 

3.22#一句话笔记#Part4 作者在这一章耐心解释了小说、诗、哲学、历史、图像与漫画、影像、数字与网络阅读各自的妙处,并就如何在每个领域选书阅读给出建议。1.关于诗歌对作者谈诗的段落印象颇深。他引用毛姆的文字,写道“念诗的时候,我得有种情绪,还需要合适的环境。夏天的傍晚,我喜欢在花园里读诗。有时候,坐在海边的峭壁上,躺在长满苔藓的林中坡地上,我也会手捧一卷诗集。”这段话看得我笑出声来,想到JOJO才女写的那篇《毛姆是个好闺蜜》的文章,岂止闺蜜,他简直就是青春少女一枚,可爱至极。作者引用的辛波丝卡的诗读起来确实是跃动欢快,让我动了赶紧入一本的心思。作者说“看过一篇文章,说是最有力的文章(Prose),也只是用绳索固定在地面的热气球,永远无法离地而飞。而诗,则不然。”想起有一年生病卧床,身体不适引发意气消沉,好友送我一本《新月集·飞鸟集》,读了一首就放不下了,心里满满的喜悦,如获新生的感觉。很喜欢作者的那句“小说是需要赴约的,而诗是与你邂逅的。”但其实读任何一类书,都兼有赴约和邂逅的因素,如同我们现在共读的《越读者》,每次打开都仿佛赴一场精神盛宴,同时为邂逅里面每一个思想火花而欣喜。2.关于历史作者说“一部精彩的历史书,是“小说”、是“诗”,同时,由于“对历史的透视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出,什么事件和哪种活动有着永久的重要性”(罗素语),所以,历史其实又是“哲学”。今天听两位老师争论孔子是不是儒家,一位老师提出二十四史只有六部史志记载学术分类,看一过只需一天时间,弄清历史事实为宜,至于对史实的价值判断,就仁者见仁了。这让我想到我们的历史考题和美国、日本的历史考题,我们的偏重考学生事件、年代,价值判断则是由标准答案决定;美国、日本的则是让学生弄清史实后自己去反思、总结和展望,并不限定标准答案,学生这才能真正学到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历史。3.关于哲学作者讲“哲学是帮我们思考清楚的。没法帮我们思考清楚的哲学书,不看也罢。”我哲学的书读的很少,人懒,不愿意动脑,但作者一句“排斥哲学的人,少了太多的可能。”让我警醒,希望以后能在历史政治阅读的道路上向哲学的方向迈进。

秦岭 

3.23#一句话笔记#有时候,最简陋的空间,还恰好可以衬托出最动人的阅读。正是所谓“赏雪不嫌危桥,看花不嫌劣酒”。

琦 

3.22 一句话笔记昨天读毕了part2 部分,作者把阅读按照美食的方式,分为了四种,分别是主食,美食,蔬果,和甜食,按照分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食物中获取不同的营养价值,而作者认为人要达到摄入营养均衡,势必要均衡膳食,均匀而全面。文章这部分总结了当时台湾应试教育的教科书式的教育模式,大规模填鸭式维生素填充,不仅仅单方面营养过甚,导致排斥,也使得学生因为时间占用而少了对其他方面书籍的好奇心。目前中国正在一步步改革,如何能做到最大可能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又能又一个好的考核方式,筛选精英,是个长期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迫在眉睫的课题!还有就是翻译和字典给我的启示,以前总单方面怀疑自己的理解与智力问题,原来这方面的阅读障碍也是共识问题。以后通过多而思的阅读,多多加强判断能力,思维更新能力,做到更好的将阅读进行到底,向美好前进![调皮]

王蕾 

@亚宁我正好看到Part5,里面讲阅读时间的零与整,就是阅读的时间永远不够用,得一分一秒地留给自己,要料理自己的日常时间,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时间里,哪些是可以用来阅读的“零钱”,哪些又是“整款”,区别对待,“零钱”时间读篇幅不长的杂志、报纸、网络资讯;“整款”时间阅读一本完整的书、几本相关主题的书,或是交叉使用书与网络的某个阅读主题。此外,就是下决心设法为自己每天找出三四个小时的“整款”时间。

秦岭 

3.23#一句话笔记#蓝调歌手John Lee Hooker有一首歌〈One Bourbon, One Scotch, One Beer〉。

这让我想到,一个阅读的人,最好的配备就是一张皮椅、一张边桌、一座立灯。

Da

不知不觉,在读书、交流和分享中一周的时间又静静流过,生活因为读书而丰富,因为交流而精彩,因为分享而开心。和你们一起读书真好! 

3.23 笔记1今天学到一个新名词,将爱八卦说成游谈无根

天山雪

@谢谢你支招儿。我也尽量减少对她学习的辅导,但还得时时关注。现在孩子的学习任务真的较多,除了手写还有读、背、查资料等。所以在读越读者关于学校教育部分,就在审视孩子的学习状态,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做更有价值的事。

水草青青 

@天山雪我在无锡组织了一个亲子阅读组织,每月定期有故事会,幼童绘本,大童绘本加经典儿童文学,已经坚持三年了,我家从大班开始,阅读习惯从那时候开始打基础奠定。现在一本文字书有时候一晚上就看完了,我诱惑太多自制力差,看书不自觉。就是带着群体一起进步。

天山雪

@水草青青 Sylvia深知阅读的力量,所以一直也在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在五年级前,我扔给孩子什么书她都看,当然是他能看懂的,那时我觉得她兴趣广泛。可现在,她已经开始挑书了,有了自己的阅读取向,既是好事,也不是好事。所以越来越感觉到引导的重要,可是由于自己跟不上她的阅读,所以显得力不从心。她有时想跟我讨论书时,发现我没读过,有些失望。可是她读的,我不可能都读过啊!我也有自己的书要看啊!你怎么做的呢?

经常是她甩一本书给我说,妈妈,这本书绝对经典,你看看,到目标我一本还没看,惭愧

光与静默 

@天山雪没读过正好可以让孩子讲给你听,你读的有些书可能也适合讲给孩子,就是书面语言有点严肃,家长可以当个中间人介绍给孩子,孩子可能也会从中学到沟通有利分享阅读~

天山雪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只是觉得有了讨论孩子的阅读可能会更深入一点。相对阅读而言,主动思考是一件更艰难的事。而用《越读者》中的观点说"如果没法简单的说出来,就是还没读懂。"

天山雪 

@水草青青 Sylvia你是一个积极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啊!推荐一些优秀适合小学高年级孩子读的书吧!

秋 

关于推荐,想到昨晚书中引用林语堂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人人所必须阅读的,只有在某时某地、某个环境或某个年龄中某个人所必读的书”。

静 

3.23#一句话笔记#永远只求克服自己,不要求克服命运。

有时觉得读书和交流差不多。如果作者的表达,也是读者有所思,有所悟的,读的过程就是一场互通有无的交流,查漏补缺。但如果作者的知识体量类似于老师或者教授,便是学习吸收更为主要了。读本书像是上了一堂如何读书的课。多数时候都在听讲,至于笔记乃至家庭作业,要通过以后的阅读来检验了。

Da

3.23#一句话笔记#在规定时间内读完了,有的地方还想采取“熟读精思”的方法再读。读完后的感觉是,作者把自已越读的体会和观点很真诚的奉献给读者,书中运用许多精妙的比喻、小故事和名人说法,体现了作者越读的功力。书既有趣味性,又能够在专门主题阅读、阅读方法、阅读时间的零与整、开出阅读的第一条路、建立个人的知识架构等方面得方面给读者以启发,我个人认为对自己今后的阅读是有很大帮助的。有一些读过此书的人也认为,《如何阅读一本书》写得更好,接下来我也会去亲身体验和感知。

绿袖

3.23#一句话笔记#PART5。一张皮椅、一张边桌、一座立灯。这句话我也深有感触啊。虽然很多人都说读书不应该选择环境,最好就是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看书。可我还真的比较挑环境的呢,虽然这样好像有点娇情。偶尔心情不好的时候吧确实不想看书,感觉疲惫的时候不想看书,周围环境特别嘈杂或者特别脏乱的时候也不是很想看书。但是心情好的时候就特别想看书,人生感觉迷茫的时候想看书,登山远眺的时候也特别想看书,一个人的时候也想看书。我觉得阅读应该也是和人一样随跟随着人的性格产生变化的吧。我的性格比较随性,所以看书也比较随性。所以,在我看来,想看书的时候看书就是最好的阅读时光。

亚宁 21:58

3.23#一句话笔记#读完part2part3。换了pdf版本的《越读者》进行阅读,才发现自己这个决定太正确了,不然自己会错过很多细节和有意思的地方,不仅仅是文字本身,书籍的排版构图插画也同样深刻的影响一本书能否称其为好书。这个换书的经历也算是有所收货。阅读主要分类介绍完毕之后,作者开始讲阅读,文字,网络的关系,最有感触的还是在part3的后面几个章节,自己真像一只井底青蛙,看到的原来只是那么小的一片天空,作者讲到的如何运用好网络资源和掌握14种语言又扩大了我能够看到的天空的边界,给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当然做到才真的有价值。

水草青青 

3.23一句话笔记

“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像,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辨。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每一种心理缺陷,都有一种特殊的补救良方。”

原来我缺失的那么多,看来得好好补。

另作者善于引导阅读的语言的确很亲切,论网络时代的阅读,观点不偏激,很深刻。

光与静默

3.23 #一句话笔记# 张之洞提出《劝学篇》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然后,“西学”一分为二,再主张“西政”急于“西艺”(约摸相当于“理科”与“文科”)。作者对由此开始的中西之辨,甚至更为激烈的各种理论与制度之争辩,多有感触和惋惜。如此源远流长的历史,与生活如此一体结合的知识结构,被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因素切割得七零八落,这或许也是造成多数人求知欲枯萎的原因?我们如何通过阅读以及其他途径,以便对中西文化、历史及知识有个系统性的理解和运用呢?梭罗提到文盲不止一种的观点依然没有过时,而作者引申出“第三类文盲”的观点相当与时俱进。在“网络”与“书”并盛的时代,需要加强有目的阅读和无目的阅读之间的相互作用,否则很难享用阅读所带来的种种乐趣与机会。越界而读,“跨”一步海阔天空。

午夜阳光

323#一句话笔记#part6 一些方法对于做笔记这一块,作者引用胡适对于做笔记的理解,读到的东西都是第一印象,碎片化的,都不算是我们自己的东西,需要我们进行重组,申述,才可以变成自己的东西。想起自己的读书笔记一直零零落落,大部分时候都懒得写,每次有领悟时,敷衍着一会写下来,但过后必忘。作者又引用张载的“心中苟有所开,即便札记。不则还塞之矣”,把自己的体会,趁着热腾腾的时候赶快写下来,重要的是一些相关的联想,自己接下来的读书需要注意做笔记的这一块。

鑫鑫

3.23#一句话笔记#已经看完啦,已经在听作者的定稿时的歌《In my secret life》了。以前听到过这歌,但没怎么注意,不过一经信赖的人介绍,这歌就有分量了,变得更好听了!做一个独立而长期且有决心的越读者!阅读本书,如此愉悦,如此美好!特别是能和大家共分享!“瞧,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阅读。”(伍尔夫)

2016.3.22#一句话笔记#《越读者》读了Part 3 学到的一点是跑车和双腿结合使用,另外除英语外多学习一门外语,对阅读很有益处,最后想看看《kissed》那部电影。

Part 4 如来佛教导弟子,第一是要去贪、去爱、去取、去缠,方有解脱之望。“连飞机这么颠簸的旅程,你都不舍得不努力上进,那什么时候才有空读小说呢?”作者这句话暗含了生活中一般人的思维都是将小说视为不上进的读物,花费时间在其上会心生愧疚……想起以前读小说的经历,深受这想法困扰多年。看到书中描写《天龙八部》和《萧十一郎》,感叹自己虽看过众多武打剧,却从未看过金庸古龙的书,惭愧,顿觉很有读一读的必要。作者经历过类似事件后才读懂《红楼梦》中的抄贾府一幕,看来读懂一本书也要讲究对的时间,要结合自身的经历阅历。关于如何读好一本小说,作者推荐了张大春的《小说稗类》。It could have happened.It had tohappened.It happened soonerlaternearerfarther.It happened not to you.这一小段诗,让我喜欢上了辛波丝卡。

静静静 

3.23#一句话笔记#怪不得这么多年,一直在学习又感觉没系统学习,因为没吃主食打底,放在菜市场不去,每天吞维他命丸。虽然累一定坚持阅读,不断遇到极致体验的美食。

 Sisley 贤儿 

3.23#一句话笔记# 1、“要求读书人记住他所读过的一切东西,就像要求一个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储存在体内是一样的荒谬”叔本华说。反思我对读书的态度,一直有一种贪心的心里,甚至有一种担心认为读过的书都是“过客”的奇怪态度,这句话真的对我启迪很大。

2、叔本华说:“读书时,作者在代我们思想,我们不过在追寻着他的思绪,好像一个习字的学生在依着先生的笔迹描画”因此,他说:“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成为别人的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甚多或几乎整天读书的人,虽然可藉此养精蓄锐,休养精神,”但是却会“渐渐丧失自行思想的能力,犹如时常骑马的人终于会失去步行的能力样”(〈论读书〉这句话与悉达多拒绝乔达摩的教义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书有时候要有一种代入感,如果你是主人公,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继续?再对比作者或者主人公接下来的笔墨,思维的差异也会显现,很有趣的一件事。

林涛 

3.23#一句话笔记#书非借不能读也,但是你不觉得借了的书其实与买了的书对自己的阅读的影响,还是并无太大的区别吗?作者说,逛书店,除非确定买了马上就读的书,否则不要急着买,这才是一种成熟的购书心态。以前爱逛书店,总是会挑选一两本心怡的书,算是一种不能空手回的心里暗示,可是买回总是弃之很久才会想起翻读。真正会认真读的书,在自以为会买了就读的书中也只是十之八九。

我喜欢把书送出去的感觉,以前的想法是好书不仅是自己读,让更多的人读到才更有意义。读了作者有关书架与藏书一节后,深以为然的想法是,书少了其实也会令自己很愉快,这不仅是因为送书,更是为自己的心灵“减负”,也更是尊重自己的选择,更懂得如何把钱花在最有用的书上。看来我还得继续送书,给自己的书架减负。

还有两Part,留待明白继续读完。晚安各位

wendy

3.23#一句话笔记#【想把阅读推广与普及的力量越大,吸引我们不想阅读的力量就越大】,人们往往对容易得到的东西不怎么珍惜,因为书不难获得了,就少了阅读的动力。就像旅行的时候总是盯着远方而忽略的身边的美景。所以有时候给自己设个不那么遥不可及,又不是触手可及的目标,更能激励自己

静心

2.23#一句话笔记#今天利用零碎时间对越读者各段落进行了梳理,基本理清文章的脉络,对越界阅读、四种美食阅读、“整款阅读”与“零碎阅读”、“主题阅读”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禁为作者的渊博学识而深深折服。《越读者》其实是作者郝明义开展的一次“主题阅读”笔记。他从事出版工作多年,成日与书为伍,相信这期间涉略的书籍不乏丰富多彩,那他为何如此自谦地说,在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后才对阅读有了领悟,学会真正的阅读?我想,艾略特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引起作者对阅读本身的强烈好奇心,即“专门阅读兴趣”,继而开展全方位的主题阅读,历时六年的准备工作,才有最后八天时间完成初稿。所谓厚积薄发,不外如是。本书对我最大的帮助在于,对阅读的重视,以及建立宏观阅读理念和知识框架的决心。最后,摘抄作者开篇的一句话做总结:“阅读,有各种存在的理由及意义。其中最动人、作用也最大的,还是阅读和理想或梦想结合的时候。”

D.

3.23#一句话笔记#“正是午夜之后,四围是无边的暗夜,有一灯如豆,映照出索福克勒斯悲剧那惊心动魄的文字。……竹林里一阵萧瑟的风声,河里远远传来潺潺的水声,我好像独自一人处在洪荒旷野之中,感受到天地自然那种原始、神秘而无可抗拒的力量。”一个苍茫又原始的空间里,如此读到希腊悲剧·是令人羡慕却无从摹仿的。

读到这里,不知为何突然想到井上靖的《孔子》有提到颜回在面对请教该以怎样的心性修为坐对“疾风迅雷”时如是说道:“将疾风、迅雷、暴雨视为天怒似乎最为自然。正因为是天怒,人务必虚心相对。为此,在下遂正襟危坐,以谦卑顺服之心,一心一意谛听那天怒之声,静待其平息下来。”命运既已成,每当遇到疾风迅雷暴雨之时,任由卑微渺小的自己暴露于天地的嘶喊之下,静待狂暴天怒的一点一点平息下去。唯有身在其中风雨无阻的虚怀若谷,无愧于天地之道,无愧于本真之心,其他一切身外物,都可藐之,即可成就一份淡然宁静。

jojo

3.23小时候最爱的偶像是孙悟空,认为他无所不能,再然后是郑渊洁,觉得他睿智博学,再再往后,随着视界逐渐放大,发现拥有“无所不能”“睿智博学”特质的牛人太多了,毛姆,安兰德,柳比歇夫,然后又加上作者推崇的罗素,书和学问能读到、做到他们那样,夫复何求?郝明义写这本书时51岁仍在孜孜以求,我们年轻还不努力真当汗颜鸟~~

无读不丈夫 | 林涛乱翻书

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