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后人对李清照的《渔家傲》评价极高?称其胆气之豪,境界之高,为宋词中罕见?

 涛涛hc6nrw4ml4 2020-02-15

问题:为何后人对李清照《渔家傲》评价极高?称其胆气之豪,境界之高,为宋词中罕见?

前言

在宋代词坛上,李清照可谓独树一帜,其作品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被奉为“婉约词宗”,“词坛皇后”,她自度出的“易安体”,崇尚“词别是一家”。

“易安体”艺术特色

  • 李清照的诗词,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纤巧,虽写闺情词,却有大丈夫气概。如果把李清照诗与词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其诗其词在艺术风格上有同有异,其诗颇具男子的“阳刚”,其词则较多地集中体现了女性的柔性之美。
  • “易安体”词作善用“白描”手法,语言凝炼通俗,多倾诉真情实感。前期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与丈夫别离相思的痛苦。后期以南渡为节点,作品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伤时念旧,思乡悼亡,孤独生活中的浓重衰愁。

回答问题

题主所言李清照的《渔家傲》,在我看来极不严谨。究其原因,不知其可。易安居士的词作中以此词牌填写的词作众多,不知题主指的哪一首?所以所提问题值得商榷!

最为著名,且值得回味的【渔家傲】有以下两首

  • 其一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其二: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家傲》(其一)赏析

据史料记载,这阙《渔家傲》选自《花庵词选》,题作“记梦”,它是李清照为数不多的一首豪放词,它的创作时间应该是南渡以后的作品。

一般来说,“易安南渡”以后写的词大多都是消沉愁苦,悲愤忧郁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一扫悲切之情,大有慷慨激昂之气。

众所周知,李清照自南渡之后,时隔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故。国破家亡,丈夫离世,使她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

正如词中所言“路长嗟日暮”,然而李清照骨子里是一个性格爽直,性情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在生活的重负下,她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茫茫迷途,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

于是乎她幻想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长风奔去仙都。

试想,如此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浪漫主义”情调,豪放的风格表露无遗。

@兵法天下 如是说

这首词着实令后人匪夷所思!婉约派的一代大家,能填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词作,标新立异,不同凡响,和她南渡后的其它词风迥然不同。其胆气豪迈,境界高远,堪称“易安词”之上乘之作。我想这便是让后人感叹的主要原因吧!

至于上述其二首《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也是难得的佳作,但较之其一,无论从风格还是意境,以及与读者的共鸣却有一定差距,依据题主要求,其二就不做任何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