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体会

 逸农农 2020-02-15

小青龙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麻黄、白芍、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及半夏8味药组成。《伤寒论》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笔者业医近20年,对本方应用颇有心得,兹择临证验案2则,话病机,谈体会,分析其要。

漏电保护是指漏电保护器在线路中电流大于一定数值时,切断线路的一种保护方式。低压配电系统中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和因漏电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其中一个有效措施就是设漏电保护器。但即使安装了漏电保护设备也不能百分百确保安全,所以后期工作还应该注意预防工作,还需要考虑将防止触电或者电气设备损坏情况的策略应用到其中。

1 哮喘(慢性气管炎,肺气肿)

方某,男,62岁,2016年10月10日初诊。患慢性气管炎40余年,每于受寒或季节交替时加重,发咳喘病,多家医院诊其为“慢性气管炎”“慢支肺气肿”,住院治疗未愈。近日早晨受寒后,开始出现咳嗽、气喘症状,痰多清稀,如泡沫状,色白易咳出,胸部满闷,入夜尤甚,难于平卧,睡眠差。刻下:视面部黧黑,气喘闷憋,口唇青紫,舌苔水滑,切其脉沉弦,对坐便可闻及哮鸣音。中医辨证:外寒内饮,水寒射肺致发咳喘之证,治则:温肺散寒,化饮平喘。方药:小青龙汤加减。药用: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5g、干姜10g、半夏10g、五味子10g、炙甘草10g、杏仁10g、地龙10g,5剂,水煎温服,以观后效。(2016年10月15日)二诊:上方服后,咳喘咳嗽咯痰皆减,夜能卧寐,心胸舒畅。效不更方,继服上方5剂,诸症皆除,后改用苓桂术甘汤加减等调之而愈。

按:小青龙汤是治疗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的名方,张仲景用其来治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以及“咳逆倚息不得卧”等支饮病。本案咳喘吐痰,痰多清稀,如泡沫状,舌苔水滑,脉沉弦,辨证为寒饮内伏诱发咳喘证。方中麻黄、桂枝散寒邪兼平喘;干姜、细辛温肺胃兼能辅麻桂以散寒;芍药养阴血以护肝阴,且为麻、桂、辛三药之监;五味子滋肾水以敛肺气[1];半夏涤痰浊化饮,杏仁、地龙降气平喘,使肺气的升降失常得到更好的调节,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服用本方可使寒邪散,水饮去,肺气通畅,则咳喘自平[2]。本案细辛用量偏重,不为陈承“细辛不过钱”之说所囿。考宋代陈承“细辛不过钱”系指单用其末。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细辛含挥发油,有效成分是甲基丁香酚(占60%),有毒成分黄樟醚(占8%),但若用作汤剂,煎煮30min后,有毒成分黄樟醚的含量会大大下降,不足以引起中毒[3]。故临症中但凡脾胃阳虚、寒湿偏重者,均可适当加大细辛剂量。

2 鼻鼽(过敏性鼻炎)

陈某,男,28岁,2016年12月10日初诊。患过敏性鼻炎10年余,入冬以来,每日晨起有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如水,嗅觉失灵等症状,曾于各大医院做过检查,皆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经中西药多方调治,病情反复。刻下:患者面白,舌淡胖,苔薄白,脉浮。中医辨证:风寒束肺,肺失宣降。治则: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药:小青龙汤加减。药用:麻黄8g、桂枝10g、细辛3g、五味子10g、白芍15g、半夏10g、干姜10g、炙甘草10g、防风10g、僵蚕10g、蝉蜕10g,5剂,水煎分早晚温服。(2016年12月15日)二诊:诉服药后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嗅觉失灵均明显减轻,但时畏风寒,遇冷风则复发,并伴有咳白痰症状,察其舌脉同前,兼肺气虚弱,卫表不固,肺失宣降,治则:温肺散寒,益气固表。方药: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药用:麻黄8g、桂枝10g、细辛3g、五味子10g、白芍15g、半夏10g、干姜10g、炙甘草10g、生黄芪30g,炒白术10g,防风6g,再服汤药5剂而告愈。随访1年未复发。

按: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鼻鼽”范畴。《灵枢·脉度》云:“五脏常內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鼻鼽”主要指肺气虚弱,腠理疏松,卫表不固,受风寒之邪后,致肺失宣降,津液凝滞停聚,阻塞气道,出现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嗅觉失灵等病症,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过敏性鼻炎。本案患者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证属风寒束肺,肺失宣降。故以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治之,温肺散寒,益气固表,标本兼顾,收效迅速。

体会:小青龙汤为古代治疗水气咳喘的专方,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适用于以恶寒口不渴、痰唾涕等分泌物量多清稀为特征的疾病。药味虽少,但组方严谨,疗效显著。笔者还将本方用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肺炎、小儿急性气管炎、花粉症等疾病,凡见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者,多收良效[4]。然本方组成多为温热药物,虽符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则,但不宜久服。因其不仅发散阳气,且易伤阴动血。故运用本方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一旦病情缓解,即改用苓桂剂类继后[5]

长庆石化公司信息门户自2003年建设应用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进步和门户系统深入应用,为更好地适应集团公司信息化从集中建设向集成应用发展需要,门户升级工作必不可少。在其升级过程中,新老技术的更替成为此次门户升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渡舟.刘渡舟验案精选[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7:18.

[2]彭坚.铁杆中医彭坚汤方实战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43.

[3]仝小林.重剂起沉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27-28.

[4]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115.

[5]刘渡舟.伤寒论通俗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