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K叔的第1029篇原创
最近的疫情,导致了很多方面的问题: 比如大家不得不整个假期甚至更长时间都待在家里不能出门,比如有的企业裁员甚至倒闭,比如所在的城市出现了“超级传播者”…… 这些都会让人产生焦虑,这都很正常,关键的问题在于,你如何看待焦虑? 这篇文章,是我以前写的,因为这几天有读者问到我关于钱的看法,今天再次推荐给大家,谈一谈关于焦虑和认知边界的问题。 之前推送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几个年轻姑娘年入百万的故事。 绝大多数读者,特别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感悟,无论是主动调整心态,还是借鉴赚钱技巧,全都正能量满满。我发现,现在对“贩卖焦虑”的讨伐,似乎成了政治正确:“贩卖焦虑”这顶帽子一扣上,你就成了众矢之的,毫无反驳余地。熟悉我的读者应该知道,我对于所有diss,都持开放态度,真理越辩越明嘛!我的留言回复如下:既然这个读者还提到了另一个我很喜欢的词“独立思考”,那么,我就把对这件事的独立思考情况,给大家汇报一下:为什么我建议年轻人不要轻易说某些话?比如,贩卖焦虑、割韭菜、交智商税……言即肉身(The word became flesh)这句话,出自《圣经.旧约》。而我第一次看到它,是从那本《富爸爸穷爸爸》。这也是富爸爸最常说的一句话。《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曾经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富爸爸带着他,走过一个美丽的海滨地产。忽然,富爸爸停下来指着那块儿地方说:这让罗伯特·清崎感到不可思议:这片夏威夷靠海的房地产项目价格相当昂贵,而富爸爸那个时候根本没有那么多钱,铁定无法承受这么庞大的投资。这哥们不是做白日梦呢吗?如果换作他那个踏实的穷爸爸,一定会说,“他们太贵了,我们根本买不起。”富爸爸从他们很小的时候起,就禁止他们说“我买不起”,因为他觉得:如果你觉得自己买不起,那么,你也就天然放弃了“努力去买得起”的欲望,连欲望都没有了,又怎么可能实现他呢?穷爸爸看着那一片昂贵的地产项目,留下一句“我买不起”,便继续自己的生活;但富爸爸对待这片地产,尽管超越了他的支付能力,他思考的却是“我怎么才能买得起”,然后确定目标,设定计划,落地执行。同样的,我为什么建议,年轻人不要轻易说那些负能量的话,还是因为:你喷“贩卖焦虑”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把自己的焦虑感归因于了一篇文章,这不是我的错,是文章的错。但你仔细想想,是文章把你弄得魂不守舍吗?是文章把你搞得焦虑十足吗?当然不是!明明是文章的案例刺痛了你,你想做的,应该做的,人家都做到了,你却没有,这才会出现焦虑。焦虑的根源其实是你对自己的预期和现实的落差,产生的自我否定和失落。这种不爽的感觉,如何消除?有的人选择了行动,有的人选择了骂别人”贩卖焦虑“,就是这么个逻辑。所以,我打赌,这位留言的读者,一定没有像文章中那些女孩子们一样,“年入百万”,因为,在他的认知里,年入百万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就是别人YY出来的,就是他自己无处安放的焦虑。如果年入百万就是在贩卖焦虑,那么,你让那些早已经年入百万、年入千万,身家上亿的人,情何以堪?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而你说的话,限制了你的思维和行动的边界。真正的独立思考,不是yes,but!,而是yes,and?张泉灵曾经讲过,自己从央视主持人,到创业做投资人,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她坦诚,在央视的时候,她接触的大多是顶尖精英和主流价值观,这种精英氛围会让自己不自觉的建立起一座认知围墙,当听到那些新事物、新观点、新思想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用现有的认知来质疑一件事,“他说的对吗?这人靠谱吗?这不是骗子吗?”但是,当她从央视跳出来,开始不断地接触各种新鲜项目时,她发现,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仅仅依靠自己固有的认知,已经无法解释很多东西,所以她对于新事物的反应,开始从质疑变成了试图理解,绝不用一味的质疑来阻碍自己对于新事物的深入理解。同样的,对于那些负能量的词,一旦讲出口,也会天然地给自己树立一道认知的屏障,一味质疑,而拒绝探求他的本质。显然,讲出“交智商税”的人,不仅仅拒绝为知识付费,还顺带着拒绝吸收所有新知识。而他们通常都会支支吾吾半天,“反正我看见有人因为炒币倾家荡产了……”瞧,他连背后最基本的业务逻辑都不懂,就开始想当然地把数字货币当成了一种负面的东西,因为他早已经给数字货币贴上了“割韭菜”的标签,也就自然而然地放弃了对于这件事的更深理解。但是你去看那些文盲老板们,真的就是一文不值的大老粗吗?他要懂业务,要懂营销,要懂用人,这些东西如果不学习怎么可能知道呢?只不过,他们的学习更广义,而你脑子里的学习,还仅仅停留在考试而已。写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说,我就随口说说而已,你干嘛那么较真呢?从自我感知和外界感知两方面来说,你随口说出的话,真的不是小事。你的话是正面还是负面,会在潜意识里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这种标签会让你继续在潜意识里朝着你所说的话去做。比如,你说,我根本赚不到那么多钱,于是,你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没钱的事实。 比如,你说,这事情太难了,好像搞不定吧?于是,你给自己搞不定留好了借口。 这其实是自己给自己设定了上限,顺带为自己留了条后路,“就算搞不定,也很正常”,一旦这么想,那么基本上,这件事99%成不了。别以为自己的负能量,一吐为快挺爽的,你说过的话,就是你的个人品牌,而你的个人品牌决定了你未来的资源获取,资源链接能力。本来一个很好的机会,结果因为别人曾经听过你一些随口而出的抱怨,便放弃了合作。对不起,人家不会给你任何辩解的机会,别人对你的评价,就藏在你日常的言行里。之前有段时间,我们对点赞最高的留言,统一会送上小礼物。而有一个读者留言,虽然和我的观点不同,且言辞有些激烈,但还是收到了我们的获奖通知。K嫂联系她,要地址送礼物,她很惊讶,明明diss了我,还收到礼物,觉得很过意不去,然后特别给我们寄送了一份礼物,作为礼尚往来。一段diss,开启了一段新的友谊。收到之后,真的特别感动。在此讲出来,感谢一下!另外,祝你家的双胞胎宝宝们茁壮成长!对了,以后依然欢迎大家随意diss我~但该diss,diss,该点好看也别吝啬哈。 △ 感谢小伙伴的礼物,我们很喜欢, 白胖白胖的,跟我家娃小时候真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