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徽宗的画鸟,可真好!

 昵称42459906 2020-02-15

梁邦彦 - 风の誓い 来自美在高处 05:52

大家知道,宋徽宗流传于世,并且确定为他本人亲自执笔绘制的画,可能仅有十余件。当时有很多作品,其实是宋徽宗指导画院里的画家创作的。之后他会在上面题字,并加盖自己的印章,这种被人们称之为御题画。

比如,我们熟知的《瑞鹤图》、《祥龙石图》、《五色鹦鹉图》和《听琴图》等等作品,目前基本上都被学界认为是宋徽宗的御题画。它们的画面工整细致、富丽精美,同样深得后世喜欢。

相比之下,宋徽宗的亲笔画,则多了几分朴拙之意。比如下面这幅《池塘秋晚图》,如今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这幅作品有写生的笔意,被认为是宋徽宗中年时期的作品。

这幅作品笔墨朴素而自然,通过勾勒池塘的静,捕捉到了晚秋的清。先来看看这幅画。

宋徽宗《池塘秋晚图》

这幅作品卷首的红蓼与水蜡烛,是生长在水岸边的植物,在画中则代表了作者视角的开端。

红蓼,右水蜡烛

之后转到水面中央,有莲蓬、残荷与白鹭。其中白鹭分开双足,立于水中,作奋力迎风之姿。而荷叶欹倾,水草顺成一向,用以衬托白鹭充满张力的姿态。

左莲蓬,右残荷

最后,是一对鸳鸯,他们一翔一游,向画面之外而去,暗示画外的风景还将继续延伸,令观者有意犹未尽之感。

一对鸳鸯

整副作品有如一股雅致简淡的清流。宋徽宗透过“墨”这一单纯的媒介,在舍弃色彩的同时,勾染兼用将物象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提升了艺术的表现力。

另外还有一副《写生珍禽图》,同样被认为是宋徽宗为数不多的亲笔画真迹,也是他存世花鸟画中,尺寸最大的一副。整幅作品长度接近 6 米,描绘了画眉、喜鹊、戴胜、斑鸠等 12 种不同种类的珍禽。先来看看这幅画吧。

宋徽宗《写生珍禽图》

这幅画的身世十分波折。靖康之乱时,这幅画从宫中流出,之后一直在民间辗转。流传到清朝乾隆皇帝手上时,他格外喜欢,并兴致大发,一口气加盖了 21 方皇帝的印玺。

不仅如此,他还提了 12 个美词在 12 种珍禽之旁。诸如蕣花笑日,碧玉双栖、踈枝唤雨等等。我想,这种事情也只有胆大妄为的乾隆皇帝,才敢干得出来。


回到绘画中,宋徽宗对于羽、爪、喙等部位的刻画,都做到了细致入微,形神兼备。比如,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鸟的羽毛——

宋徽宗先是用淡墨,轻轻地擦出形状,然后又用较浓的墨覆染一层,最后再用浓墨,点染重点的头尾、羽梢等部位。通过这样层层叠叠的描绘,把鸟羽松软的质感、丰富的厚度以及斑斓的色彩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且,这 12 种鸟的品种,均可以从现实中一一考据出来。宋徽宗的写生功力,可见一斑。

1

2


3

4


5

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