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锦衣之下》袁今夏的爷爷,嘉靖的首辅夏言,何以被砍头西市?

 昵称535749 2020-02-15

浩然文史

全博士团队创办的文史科普自媒体昨天 17:51

作者|   紫橘

来源|   浩然文史

500

《锦衣之下》的袁今夏

热播剧《锦衣之下》最近迎来了大结局,剧中悬疑之一就是女主袁今夏的身份。全剧从嘉靖首辅夏言被严嵩诬陷全家惨遭灭门讲起,加之网上又有揭露,所以基本可以肯定女主和夏言的亲属关系。那么权倾天下的内阁首辅夏言(剧中化名做夏然)的孙女,何以沦为六扇门的小捕快,这还要从夏言的宦海沉浮说起。

500

《锦衣之下》夏言剧照

一、夏言初仕

夏言,字公谨,江西人氏,和让他身死族灭的严嵩为同乡。夏言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他出生于宪宗成化十八年,其父夏鼎出仕于孝宗弘治九年,任职严州推官,后升任一州知州,因此夏言年幼之时便有了能饱读诗书的机会。

“某书可看”“(夏言)必遍索之”( 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可见夏言从小就喜爱读书,这就培养了他优秀的文化素养,也把儒家一套价值体系心领神会。

夏言出仕于正德十二年,成绩为舒芬榜第三甲进士,任职行人,外派云贵。正德十五年改任兵科给事中,“忠勤王事”。正德帝死后,嘉靖即位。

嘉靖前期最大的事件就是大礼议,在此事件中中央基本两分:一些人支持首辅杨廷和等重臣,一些人支持嘉靖,中央官僚很少能有置身事外的。但有一人例外,就是身处中央的芝麻小官夏言,因母亲离世暂时离职,没有卷入朝廷纷争。

夏言守孝期间,见朝廷政局诡谲多变,不好站队,所以索性在家办象麓草堂教书育人,宣扬“立德行,为经济之本”,并对学生谆谆教诲仕朝廷必远奸邪而好正直”(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在大礼议白热化阶段完全置身事外,直到嘉靖帝在大礼议中的优势完全体现,夏言才复出。

500

崇仁发现署名明嘉靖年首辅夏言门匾“柱国右族”

二、再度出仕

嘉靖七年,夏言归京,改任礼科给事中,此时任职言官的他,忠于职守,弹劾了兵部推举的将领魏锟、兵部同意的以其兄之功而晋升的指挥使孙淮,之后又受命处置因成功镇压山西民变而互相争功的在晋诸军将领,其处置结果“功罪皆当”(王世贞《大学士夏公言传》)。

这一系列弹劾处置下来,基本把兵部得罪了个遍。但是夏言欣然处之,不为权势。

夏言一生的转折不得不说是天赐机遇,他没有卷入大礼议,虽然没给嘉靖出力,但至少不会得罪嘉靖;更难得的是,夏言遇上了一位爱道教的皇上。

嘉靖酷爱道教,对道教经典融会贯通,所以他对道教等祭祀之事有独特的见解。当时嘉靖认为天地合祭违背道教礼法,主张分别祭祀天地,同时将日月也列为祭祀对象,所谓“欲分建二郊并日月而四”(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

但是当时的阁臣张孚敬认为祖宗礼法不可改变,坚决不同意,这让嘉靖帝很郁闷。夏言此时进行了政治投机,他见嘉靖帝很有主见,于是“言自是大蒙帝眷”(《明史》),上疏大力支持嘉靖帝的分祭主张。

500

天坛

此事的结局,祭祀之事依从了嘉靖帝,阁臣张孚敬被嘉靖小惩大诫,关入狱中之后被放,而夏言作为最明确支持嘉靖帝的人被嘉靖帝记在心里。

嘉靖十年八月,短短三年,夏言从一个芝麻小官升为了礼部二把手礼部左侍郎,九月更是升为了礼部尚书,主导礼部,由此夏言开始得势,并很快成了嘉靖的宠臣,获得“密封言事”权,被赏赐绣蟒飞鱼麒麟服、玉带等等,此时夏言可谓炽手可热。

三、成为首辅

嘉靖十五年,皇子降生,夏言入宫祝贺。因夏言文化素养高,马屁拍的好,嘉靖大喜,高兴到亲自“手簪花于言帽” (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以示恩宠。同年,夏言被赏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师衔,入内阁参与机要。

嘉靖十七年,首辅李时去世,论资排辈,夏言成了首辅。十八年,嘉靖帝封夏言为少师、上柱国,至此不论是从实权上任职首辅总领国政,还是荣誉上任职少师、上柱国,夏言的恩宠都无以复加,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成为首辅的夏言贪婪也不断增长,夏言受宠日久,恣纵遂起,也开始骄奢淫逸,全然没有出仕之时那种为国为民之心,他“久贵用事,家富厚,高甍雕题,广囿曲池之胜,媵侍便辟及音声人部,皆选服御膳如王公”(何乔远《名山藏》)。

本来就树大招风,自己还不洁身自好,最终成为了政敌的把柄。嘉靖的另一宠臣武定侯郭勋就经常给嘉靖打小报告,新的礼部尚书、夏言的老乡严嵩也在背后捅刀子,联合郭勋一起对付夏言,但只要夏言没有失去嘉靖的宠爱,就不会失势。但是,就在夏言岌岌可危之际,他犯了致命错误,最终被嘉靖无情抛弃。

500

嘉靖皇帝

四、失势被杀

夏言失势原因是很复杂的。

一是明朝皇权极大,臣子的权势没有保障,兴衰全在皇帝一念之间。永乐年间的解缙之死,万历首辅张居正死后被彻底清算,都是例子。所以明朝官员不论权势多大,都是沙上楼阁,荣辱生死只在皇帝一念之间。

当时昭圣太后崩,皇帝问夏言太子在葬礼上的衣服,夏言的奏疏中竟然有错别字,皇帝问责,夏言惊慌中竟然请求辞职归家,皇帝大怒,自此夏言虽然仍任职首辅,但不再被皇帝所爱。

嘉靖二十一年,嘉靖突然提及“言官为朝廷耳目,专听言主使。朕不早朝,言亦不入阁。军国重事,取裁私家。王言要密,视等戏玩”(《明史》),夏言彻底失势,只得辞职归家,首辅一职被严嵩取代。

500

严嵩

二是夏言本身就是靠政治投机发家的。他未得势之时,还能直言敢谏,但在得势之后就被腐蚀。他给嘉靖写过赞诗:“若将帝德论纯杂,转见吾皇独圣神。”(《夏桂洲先生文集》)马屁拍得不错。但拍马屁有时候会拍到马腿上。

况且,山外有山楼外楼,更会拍马屁的严嵩很快就取代了夏言。严嵩是夏言同乡,严嵩的文学造诣十分之高,被人称为青词宰相。当时嘉靖拜先帝陵墓,臣工同行,严嵩当场献上贺表,而夏言却毫无表示,这让嘉靖对夏言十分不满,由此嘉靖也发现了严嵩的才学,找到了夏言的替代品。

如果以上仅仅是夏言丢官失势的原因,那么夏言为何被杀?明清大家皆有论断,大部分人认同夏言主张收复河套而被杀。需要指明收复河套这只是夏言被杀的导火索,真正点燃导火索的还是夏言的克星严嵩,他用尽阴谋彻底击垮了夏言,不论是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王世贞在《大学士夏公言传》说的十分详细,夏言的继任妻子的父亲不干净,仗着夏言的身份骄纵违法、拉帮结派,为了谋取暴利,鼓动夏言出兵河套,夏言认为收复计划可成,所以向朝廷提出了出兵草原的计划。

500

河套地区

可朝臣都知道收复河套是不可能的,但是碍于夏言的权势不敢明确反对。这种不正常的氛围被嘉靖察觉,进而嘉靖发现夏言的权势威胁到了皇权,所以开始疏远他。

严嵩主政时,勾结宦官、锦衣卫诬陷夏言受贿两万两黄金所以才要出兵河套,在狱中,严嵩又给夏言扣上了结交内臣、祸乱朝政的罪名,最终嘉靖二十七年九月,夏言被弃市。

文史君说

夏言出仕之时以儒家为信条,比如在政论上提出一系列澄清吏治、宣扬为官之道的奏疏,如《崇廉抑贪以利庶官疏 》;他还不畏权势清查皇族、权贵庄园,替百姓夺回被权贵侵夺的民田;提出强军实边的政策;对地方灾害也提出开仓赈粮的主张。但是随着权势的增强,他逐渐忘记初心,肆无忌惮。在他到达高处不胜寒的权力顶峰后,夏言不仅不谨小慎微、洁身自好,反而被权力腐蚀,完全脱离了他教导学生的“仕朝廷必远奸邪而好正直”,最终不得善终。

参考文献

《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王世贞:《大学士夏公言传》,上海书店影印焦竤国朝献征录万历丙辰刻本,1987。

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崇祯 11 年,吴一璘刻本,1997。

点击「浩然文史」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