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入诗篇诗亦美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0-02-15

周天柱

每逢过春节,家家户户的年夜饭压台的经典大菜必定是鱼,图的是讨个好口彩:年年有余(年年有鱼)。

我国的鱼文化极为丰富,自古至今鱼著、鱼诗很多。据专家考证,春秋越国大夫范蠡所著的《养鱼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养鱼专著。而中国最早的养鱼诗,当数《诗经》中的《鱼丽》《南有嘉鱼》《鱼藻》及《潜》等。而《潜》还获一项殊荣:被公认为是最短的鱼诗,仅24个字,一开始以“猗与漆沮,潜多有鱼”,来赞美漆、沮两水风光的美丽,水中潜游着许多鱼。接着用“有鳣有鲔,鲦鲿鰋鲤”,具体介绍了鱼的品种。最后“以享以祀,以介景福”8个字,表达了主人捕鱼的目的是为了祭祀祖先、以求大福、年年有余的愿望。

集尽历代的鱼诗,最富有想象力的是唐代诗人章孝标撰写的《鲤鱼》:“眼似真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沉。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湖岁月深。”该诗娓娓道来鲤鱼的形象、习性、情态,惟妙惟肖:眼如珍珠,鳞闪金光,不管水有多深,遨游于江河湖海之中,出没于波峰浪谷,予人过目不忘的美丽享受。而更为重要的是,此诗与古代家喻户晓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联系在一起。龙门位于黄河上游,此处河水湍急。集于下游的鲤鱼只有勇敢地奋力一跳,跳过龙门,才能成为出人头地的神龙。元朝诗人李祁的《题赤鲤图》对此做了绘声绘影的描绘:“风翻雷吼动乾坤,赤鲤腾波势独尊。”而若无法越过龙门这一卑微与显贵的分水岭,那就如李白在《赠崔侍郎》一诗所吟:“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数点各类鱼诗,浪漫生动是其一大特色。随手拈来几段后人朗朗上口的佳句,吟诵之际,眼前便会浮现种种美景,如“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南朝齐·谢朓《游东田》);“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唐·李白《晓晴》);“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唐·杜甫《秋野》)。在细腻刻画身边醉人景致时,鱼儿是当然的主角,而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鱼诗的另一个鲜明特色是借鱼嘲政。面对专制封建统治,借鱼讽刺虽冒风险,尚有立锥之地。晚唐诗人李群玉借《放鱼》诗,揭露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此诗站在卑微者的立场,提醒善良的人们警惕貌似香饵的铦钩,实质是专门用来祸害小老百姓的。在水深不可测的江湖千万不可随意漫游,一不小心就会有去无回,葬身水底。宋代的王安石在《鱼儿》诗中写道:“绕岸车鸣水欲干,鱼儿相逐尚相欢。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宽?”该诗以鱼为题,为“涸泽之鱼”深感忧虑,希望鱼儿赶快到广阔水域去寻求新的生活。

在中华各色美食中,肥鱼须臾不可或缺。唐代诗人张志和赋写的5首《渔歌子》为历代诗迷所传吟,其中最著名的佳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正是赞美了鳜鱼的肥美。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东坡对河豚独感兴趣,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吟道,“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笋竹》一诗里以“江南鲜笋趁鲥鱼”,点赞鲥鱼的超级鲜美。而范仲淹偏爱鲈鱼,《江上渔者》由衷赞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夜光杯2020-02-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