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氏

 天上清水 2020-02-15

乌氏族谱文献汇集

2014-10-09 18:14

一、山东:
1、博平乌氏族谱(创修,始祖乌钊) 六世 乌澍 


2 博平乌氏族谱(重修,始祖乌钊) 九世乌抡元 

3 博平乌氏族谱(三修,始祖乌钊) 光绪12 十二世 乌道传 
纂修考订 十二世 乌敬斋 乌梦松
鸠工庇材 十二世 庭馨 立斋
十三世 士桂
校对 十一世 应台 应汉 玉珍 先庚
协修 十二世 华馨 梦岩  梦龄
庆平 光岩 光陛
十三世 振西 振东 振乾 存义 延泽运德

4博平乌氏族谱(四修,石印本,始祖乌钊 (民国25十三世 士仰
续修纂修考订 十三世 士傑 士泽
十四世 以琦
鸠工庇材 十二世 芹馨 天庆
十三世 士健 
校对 十三世 士达
十四世 以珂 以荔
协修 十二世 荔馨 荣庆
十三世 士适 士仰 士儒 士桐
br> 存哲 存田
十四世 以俭 以丙 以玺 以璋
以珍 以鹏 以藩 以和
X


三篇序文分别如下:
乌氏续修族谱序一

粤稽自胶州迁博以来,瓜绵椒衍十七世矣。按春秋以月系时,以时系年之体例,统为计之,五百有余岁。其间创修重修族谱者,名列谱内,历历如在目前。夫叙祖宗昆、弟子孙各有程度,以昭兹来许,我乌氏之宗祧代远年湮,终不至于紊乱。谱之所关,岂不重且巨哉?奈沧桑日变,兵燹频仍,此垂成之业将渐归于澌灭,延至光绪丙戌。吾父深虑家之无谱,如木之无本,则远近亲疏、尊卑长幼无所取征而考镜焉。使不重新补葺,将何以对先人启后昆乎?于是约同族人纂修考订,自为之序,璧合付梓聿观厥成嗣后堂弟士仰续修族谱无如召赴玉楼而废然中辍,迄于今多历年所。子姓蕃衍,兄弟叔侄祖孙名字重复者不可枚举,恐后世无以别宗派也。与从堂侄以琦几番斟酌,同族叔芹馨、天庆、族弟士達等博采广收,率由旧章,仍从苏氏用横谱,父大书,子旁注,次第相承,俾览谱者一目了然,或族中重名犯讳者存老改少。十一、二世之后生,旧谱所未及载者,亦按次补叙。辨昭穆,分支派,庶不僭嫡尊大宗也。少不凌长重齿序也。外家必纪溯所出而不敢忘也。秩秩然既明且备。无论异日修祠宇、陈俎豆,更将大有设施。而即此据事直书,不稍假借两阅月,共襄告竣,僦工石印,董成一帙,与旧谱并垂不朽,令奕世睹此谱者,激劝化导、敦宗睦族,知所先后,其庶几乎弁言于卷首,则吾未之或敢,亦惟是继吾父生前修谱之心,并作序之意,略述续谱始末而书以志时日云。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如月既望十三世孙 士傑谨序

乌氏续修族谱序二

天地有正气。下为河岳,上为日星,於人曰浩然。凡孝子忠臣,男效才良,女慕贞洁,皆善养浩然之气也。我乌氏系出金天氏少昊乌鸟氏,主山陵,后为乌氏。念吾始祖钊明代自胶州迁博陵,二世祖长为善,次从善,三继善,皆以名儒为名臣。后,文武振兴,游庠补增有人,副车选拔食气有人,仕宦登科名声清白又有人,皆祖宗正气所留遗。人道在亲亲、尊祖、敬宗而收族。先人恐如水无源易竭,创修重修,迄光绪丙戌,尽心考订后刻印告成,欲强不犯弱,众不暴寡,亲疏视同一家,尊卑联为一体,念乃祖与乃宗。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族弟士仰续修未果而终,其子以琦继志。旧谱自一世至十五世,族人欲仍自十一世续起,以族中生齿日繁,旧谱未备者增之,合旧新而大备。且昔世系图从堂兄士桂经营,以琦仍从一世绘图书写至十七世。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文,青灯黄卷勤学鸡窗,武,白刃朱干立志虎拜,农,青畴紫陌不敢燕居,或白昼黎明从事而黾勉,或青齐幽燕肇牵乎牛车。不忘木本之源,常念秋霜春露,庶正气常存天地交泰矣。第,莫为之前,虽美不彰,莫为之后,虽盛不传。后世重修有人,倬云汉而为章,将永垂而不朽。

十三世孙 士泽谨序

命名二十字说

命名二十字,一世一字,此说先人所立,已载旧谱,了如指掌。今续修告竣,恐后世子孙不知按字命名,条款易至干犯重复,谨将二十字誊录新谱卷首,使各知讳名之义,庶无重复紊乱之愆,亦未始非宗派之补云。
以汝守鸿烈,有恒斯可常;
述祖宜敬宗,百世毓贤良。

十四世孙 以珂谨志


5、乌氏族谱前马庄宗支续谱(1996,聊城前马庄,始祖乌钊,十世祖乌竹芳
十四世 以恭 
协修考订 十四世 以震 以铭 以钺 以钵
校对 十四世 以钧
助修出资 十五世 汝法

十四世乌以恭作《修补乌氏族谱经过说明序文》如下:
本族乌氏族谱自民国二十五年修补之后,迄今已历六十年(一甲子)。其间人口增添,世代延续已非昔日族谱所能容纳,故修订补充之举,实属必要,兹就族谱修订过程及本氏族之源流,就余所知略加叙述以免遗漏及错误。
本氏族乌姓,为中国古老之氏族。在黄帝时代中国现有姓氏,多数尚未有,惟当时有乌鸟之官,经沿变改为乌姓。故乌姓古代无二族,凡乌姓者,都是一族人。如今有邬姓者,及满蒙等族之乌姓皆为译音,则另当别论。就本族源流之考究,应是颇为重要。曾向台湾历史博物馆馆长郝浩天先生请教(郝先生曾在台湾大学担任历史主任教授多年,对中国历史有精深独特之研究)对本族氏之源流,经二月余之收集考证,答复之说明,亦如上述,则无错误矣。
本族始祖于黄帝之季,就曾发现造屋用之瓦故当时之人,均称其为乌瓦而不名,此一创造,对人类幸福之贡献,千秋万代受惠无穷。如秦国之巨无霸大将乌获,身长一丈,盖世无匹,当亦本族先祖无疑。唐代之乌承恩,人称龙门双杰,名著三代。同姓乌族,如河南省息州乌龙集,乌姓九百多户,是当地之大族;安徽阜阳亦有多户乌姓,与我们同是一系。惟中国汉族中,乌姓并无普遍繁盛,却属一憾事。
此次族谱修补,亦属不易,幸有十四世以震、以铭二位兄弟,不辞辛劳,往返博平老家数趟,对原有族谱及新添人口的补正核对,尽心竭力,认真负责的精神,可敬可佩。以震弟出力尤多,我现世之族人,以及后代之子孙,对二位之辛劳,均应致最高敬意。我为族中年岁最长者,特序此文,以留后代。

6茌平乌氏族谱(2013年版),十六世乌秋明主修,乌强主编,16开,硬封精装本,彩页10页,序文2页,目录2页,正文200页。全书26万字,是民国二十五年《博平乌氏族谱》的续修版本,分《序言》、《乌姓历史名人》、《茌平乌氏列传》、《世系图》(1-20世)、《世系录》(11-20世)《大学讲师、研究生学历人员录》、《荣誉录》、《著述录》、《名迹录》、《艺文录》等十大部分,另有附录一《民国25年博平乌氏族谱》、附录二《乌以风著述录》两部分。本谱共印200部,茌平县图书馆、聊城大学图书馆和安徽省潜山县乌以风纪念馆有藏。
字辈排行:以汝守鸿烈,有恒斯可常;述祖宜敬宗,百世毓贤良。


十六世乌秋明、乌强序文如下:
姓氏是一个长期历史发展的复杂现象。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以母系为主,起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氏是姓的延生分支。到父系氏族社会,姓氏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标志。周代姓氏有完整的制度。命氏之法,有以诸侯所受封国为氏,卿大夫以所赐采邑为氏,或以职官为氏,或以居地为氏的。春秋时,贵族不称姓,只称氏。到秦汉时期,姓氏合一,姓基本确定。
乌姓为中华古老姓氏之一,出自姬姓,是以官职命姓。民国二十五年(1936)《博平乌氏族谱·续修族谱序》载:我乌氏系出金天氏少昊乌鸟氏,主山陵,后为乌氏。《世本·纪篇》载:少昊,黄帝之子,名契,字青阳。黄帝没,契立。王以金德,号曰金天氏。同度量,调律吕,封泰山,作九泉之乐,以鸟纪官。 《世本·氏姓篇》载:乌氏,黄帝之后,少昊氏以乌鸟命官,以世功命氏。 因此,乌氏后人奉少昊为乌姓的得姓始祖。
少昊为东夷部落首领时,都城在穷桑,即今天的曲阜市。今曲阜有少昊陵,被誉为东方金字塔。资料显示,乌姓就发祥于山东,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早期主要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地散居,汉唐之间在颍川郡(治今河南长葛)、汝南郡(治今河南汝南)、鄱阳郡(今江西鄱阳)形成郡姓望族。唐宋以后,因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乌姓遂向河北、甘肃、浙江、江苏等地迁徙,明清之际多次移民,使得乌姓遍布全国各地。
茌平(博平)乌氏始祖乌钊,其先祖胶州人,明洪武年间迁居博平县(今属茌平县,原博平县于1956年并入茌平县),至今约有五百余年。嘉靖三十年(1551),始祖钊以子爵敕封征仕郎、礼科右给事中。妻傅氏,封孺人;有子三人:为善、从善、继善。之后,瓜绵椒衍已二十世,逐渐形成了以茌平县温陈乌庄、乌堂、顾庄、史胡、胡屯景马、东昌府前马庄(原属堂邑县)等村庄为主要聚居地、散居范围延至全国各地及海外,族众达千人的大家望族。茌平乌姓族众数量为山东省乌姓三大聚居地之首。另外两处乌姓聚居地分别是青岛胶州市胶北镇杏果庄村、滨州惠民县李庄镇乌家村。就是从全国范围内讲,茌平乌姓人口聚居规模也是名列前茅的。
“前有千古,惟谱录之;后有来者,惟谱启之”。历代修谱讲究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自民国二十五年(1936)我乌氏族人续修《博平乌氏族谱》至今,已有近八十年的时间。这期间,为承前启后,续修族谱,我乌氏族人多有辗转奔走,征集资料之有识人士。乌庄、顾庄族人各保留了一部民国旧谱,为续修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前马庄族人在1996年小范围续修了一部《宗支续谱》,也为这次大规模续谱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在各方条件均已成熟的基础上,乌庄、乌堂、顾庄、史胡等村庄的乌氏族人于20132月,成立了续修族谱委员会。修谱委员会的人员按照各自的分工,勤恳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各项工作,保证了这项浩繁的工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告竣。他们不辞劳苦,日夜为继,涌现出很多感人的事迹,这部族谱就是他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其功绩可垂千秋。
这次续修族谱,借鉴历届修谱经验,参照旧谱编纂体例,设置了茌平乌氏人物列传、世系图、世系记事表等基本篇目。同时,因时制宜地作了如下变动。一是因为行政区划变动原因,谱名由《博平乌氏族谱》更名为《茌平乌氏族谱》;二是采用了现代的印刷装帧技术,使族谱的成书风格焕然一新;三是添加了《历史上的乌姓名人》《艺文志》等新的章节、篇目和图片,将古今文献中有关乌从善、乌抡元、乌竹芳、乌以风等人为代表的乌姓族人的文史资料择其精要者予以汇编,进一步起到存史和教育的功用,增强知识性和可读性;四是世系图和世系记事表中增加女性的记载,取消了女性不入族谱的旧制,体现了新时代男女平等的精神,这也是此次修谱区别于历届族谱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此外,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旧谱石印原本几绝于世,应族人之请,特将民国二十五年《博平乌氏族谱》重新整理,辑入本谱附录,以存族谱文献,增广阅读,并供对照查阅与族史研究之用。
先人在旧谱中载有《命名二十字说》。今续修告竣,恐后世子孙无从按字辈起名,特将自十四世始的二十字辈誊录于此,望族人谨记:
以汝守鸿烈,有恒斯可常;
述祖宜敬宗,百世毓贤良。
有明以来,我们茌平乌氏家族历史上人才辈出,络绎不绝,为地方、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很多人留名于史册,流芳于千古。续修族谱,记述先人和当世族人的事迹与功绩,传承宝贵的精神财富,类于国家修史,地方修志,利及族人千家,惠至后世百代。希望族人览阅此谱时,不负修谱人之用心,能够感到无限荣光,生发豪情壮志,在不同的岗位上,在各自的事业中,脚踏实地,奋发向上,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7、《乌氏次支族谱》,始祖乌钦,茌平县乌堂村西部,手抄本,光绪十六年十世乌冲霄序。
字辈排行:钦枞一云明承琼廷永士陪立奇锐东庆景
1986年乌家堂村又续二十辈:中华茂新颖,晓裕盛兴隆,靖翠兆吉祥,志向攀大同。

二、浙江
1、慈溪《乌氏家谱》(明)乌斯道序,已佚。
(明)乌斯道之《乌氏家谱引》如下:
乌氏出自姬姓,黄帝之后。少昊氏以乌鸟名官,以世功命氏。至春秋时,在莒者存,在齐者余及枝鸣,皆为士夫。秦有乌获,为大官。后世之江南者家鄱阳,处北者家张掖,或入狄夷为君长。其家张掖者,余之裔孙,号为骆侯。至唐有承玭(玼)与兄承恩,皆为平虏先锋。承玭(玼)子重胤讨淮蔡,功为大,进封邠(bin)国公。后唐有震,宋有居郑州者,为显官。建炎间,随高庙而南,遂家于嘉兴之广陈。后又有自广陈之庆元之属州昌国,而占籍焉。谱牒散亡,不能详知其事。今自昌国之祖至于今五世,一居郡城,一居岱山,虽不能显庸于世,而吾父以上皆宽厚慈爱,至有人称佛子者云。今吾兄弟幸得与衣冠者齿,而知圣人之学为贵,视操瓢于涂、奴隶于人者,相去倍蓰,岂非由吾祖宗积累之报施乎?窃念不明于世次,无别于亲疏,实子孙之责。故推近以及远,原上以及下,前列谱图,后载事实,于此致夫尊尊亲亲之意,以示子孙,亦教孝之道也。 ——浙江古籍出版社《乌斯道集》(201211月第1210页。)

2、(宁波)鄞县《乌氏盛房支》(二卷)
乌人骏纂修。1915年永怀堂木活字本,一册。始祖觉省。始迁祖开圣,清代自镇海县乌隘村(今北仑区大碶邬隘村)迁居鄞县白檀村(今属海曙区)。谱载序、凡例、行第、题名、世系。氏族繁衍排行有行第诗:“一名官世序 二法显人统 传家惟孝友 宝国即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