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早的五律和律绝何时出现的?南北朝这对皇帝父子告诉您答案

 老街味道 2020-02-16

前言

大家都知道,格律诗规则在初唐成熟,在盛唐步入顶峰。但是大家知道最早的近体绝句和五言律诗出现在什么时候吗?

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标准的五言近体绝句、五律、五言排律就已经出现了。至于哪一首诗是最早的格律诗真不好说,有关专家的文献我也没有见到过。

我自己知道最早的五言排律是《新成安乐宫》,作者是梁、陈之间的诗人阴铿。

我见过的最早的五言律诗和五言律绝,来自南北朝时期的齐梁时期 。有一位皇帝诗人比杜甫早生了200年,他已经写出了最标准的五律。他的父皇也写出过五言近体绝句,这一家诗书传世,都是成就甚高的诗人。

一、诗书传世 帝王之家

说起文人皇帝,最知名的恐怕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了。其实很多皇帝有机会自幼饱读诗书,所以历史上具有文学素养的皇帝比比皆是。

这位写出五律的皇帝是梁简文帝萧纲(503年―551年),他比诗圣杜甫(712年-770年)足足早了209年。

论起文学方面的成就,简文帝萧纲的父亲和大哥同样声名显赫。

几年前有一个非常火爆的电视剧《琅琊榜》,这部小说的背景很像南北朝的梁朝,其中的皇帝有点梁武帝萧衍的影子。

简文帝萧纲的父亲就是梁朝的开国皇帝萧衍(464年-549年),萧衍在齐朝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竟陵八友”之一。《梁书》中记载萧衍是一个勤奋的读书人:

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即位之后)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午夜”。

简文帝萧纲的大哥萧统(501年―531年 )之所以闻名,是因为一本叫做《昭明文选》的书。萧统为什么不做皇帝呢?因为他的老爹萧衍太能活,而他自己又太不争气,而立之年就因落水生病去世了。萧统的谥号为“昭明”,因此后世称之为“昭明太子”。

短短的三十年,萧统也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生前主持编撰了现存最早的汉诗文总集《文选》,史称《昭明文选》。

这部书对于前人文史哲不分的现象作了梳理和区分,收录了周代至六朝梁以前130多位作者的诗文700余篇 ,成为了文人的必读书目。

杜甫在《宗武生日》中,就勉励自己的儿子: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梁简文帝萧纲很像李煜和宋徽宗,本来没有做皇帝的资格,奈何做哥哥的都不争气,别人拼了性命也未必争来的皇帝之位,偏偏就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二、梁武帝萧衍是永明体诗人 曾写出一首近体绝句

南齐永明年间,竟陵王萧子良身边出现了一个文人集团,被称为“竟陵八友”。包括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八人。

八友是齐永明体诗的倡导者,永明体讲究四声、规避八病、强调声韵格律,是后来格律诗的先导。这也是标准格律诗出现在南北朝的原因。

传说梁武帝萧衍对于四声八病不以为然,但是他的诗作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我们在他的诗作中,已经能看到偶合的近体绝句,《子夜四时歌· 秋歌》:

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怀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第一句是半拗体(不需要救拗的律句变格),第二句救孤平(第一字仄声,第三字用平声),第三句三仄尾(唐朝律诗很常见的变格) ,第四句是标准的律句。

押韵是平水韵的【十二文】,从这里可以看出,隋朝的《切韵》与南北朝时期的语音相似,因此这首诗的押韵也符合隋、唐、宋一脉相承而来的宋朝《平水韵》。

三、早期五言律诗 有这么多问题

梁武帝也有不少五言八句的诗,但是他没有完全符合格律标准的五言律诗。例如这首《雍台》

日落登雍台,佳人殊未来。绮窗莲花掩,网户琉璃开。

蘴茸临紫桂,蔓延交青苔。月没光阴尽,望子独悠哉。

上面讲过押韵的事,这首诗同样符合平水韵的【十灰】韵 。首句押韵,其他单数句都是仄收,双数句都押韵;

而且,中间二联对仗,还注意到了句法结构的不同:

绮窗-莲花-掩,网户-琉璃-开。

蘴茸-临-紫桂,蔓延-交-青苔。

但是,出现了不少平仄不和律句的现象,例如三平尾:

登雍台、琉璃开、交青苔。

还有,就是这一段时期最长见的失粘:户、茸,平仄不同;延、没,平仄不同。

这些都是早期不太标准的五律特点,这些现象在初唐甚至盛唐还能见到。例如盛唐诗人孟浩然的这首诗: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对仗:首联和三联对仗,这种叫做偷春体。这种对仗很像南北朝永明体以前的对仗,平仄常常不对仗。

第二句与第三句失粘:梦、园,平仄不同。

平仄失替:归来卧青山,平平仄平平。常梦游清都,平仄平平平( 三平尾、也叫三平调))。

在初唐、盛唐五七律中,有很多不标准的五言律诗,例如崔颢《黄鹤楼》(半古半律)、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失粘)、《夜泊牛渚怀古》(不对仗)等等。

在严羽的《沧浪诗话》中,有古律一说:

有古律(陈子昂及盛唐诸公多此体),有今律......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如孟浩然诗:"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轴轳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标。"又"水国无边际"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偶),

由此可见,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一首标准的五言律诗是多么难得。但是梁武帝的儿子却给我们留下了一首。

四、宫体诗的倡导者 梁简文帝萧纲成了文坛盟主

梁简文帝萧纲比哥哥昭明太子萧统小了两岁,哥哥去世时他才28岁 。萧纲是萧衍的第三个儿子,按说不该他成为太子,但是这里还有一个挺狗血的故事。

萧衍的次子豫章王萧赞,在525年跑到北魏去了,还成了北魏皇帝的姐夫。

事情出在萧赞的出生日期上,萧赞的母亲吴淑媛本是萧宝卷(齐被废的皇帝)的宫人。萧宝卷死后,吴淑媛在有孕的情况下得幸于萧衍,这个老二到底是谁的孩子成了一个谜。531年,这个可怜的老二,在北魏政治动乱中也去世了。

于是,老三萧纲成为了梁朝的太子。

后来"侯景之乱"中大梁都城陷落,梁武帝萧衍被侯景囚禁,549年被活活饿死于台城, 萧纲46岁成为了梁朝的第二位皇帝。

萧纲自幼饱读诗书,虽然作了太子和皇帝,但是其文学上的成就大于政治上的成就。因为其特殊的身份,他的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 ,萧纲和弟弟湘东王萧绎逐渐成为了梁朝的文坛领袖。

说起萧纲的文学成就,自然离不开“宫体诗”三个字,甚至被现代人称颂“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其实也被闻一多和王闿运归入了宫体诗一类。

《梁书·文学·庾肩吾传》中评价道:

太宗在藩,雅好文章士,时肩吾与东海徐摛,吴郡陆杲,彭城刘遵、刘孝仪,仪弟孝威,同被赏接。

及居东宫,又开文德省,置学士,肩吾子信、(徐)摛子陵、吴郡张长公、北地傅弘、东海鲍至等充其选。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

梁太宗(萧纲)在藩(任地方官)时,手下就聚集了庾肩吾、徐摛等大才子,入主东宫(太子住在东宫)以后,利用自己的权力“开文德省,置学士”, 又网罗了庾信和徐陵(分别庾肩吾、徐摛之子)等人。

在他的倡导下,当时的诗风“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其中对于格律规则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们的笔下,诗歌中平仄协调的律句越来越多,对仗也开始注意平仄的相对,但“失粘”一直是他们忽视的问题。

五、简文帝萧纲 写了这么多律绝句

上面说过梁武帝就已经写出过五言近体绝句(即律绝句),其实他儿子梁简文帝的律绝句更多。

如《采菱曲》,标准的律绝句,平起平收式,押【覃】韵 :

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

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梁简文帝还有几首平起仄收的律绝句:

光中辩垂凤,雾里见飞鸾。定用方诸水,持添承露盘 。《夜望浮图上相轮绝句诗》

腰肢本犹绝,眉眼特惊人。判自无相比,还来有洛神。《赠丽人诗》

依帷濛重翠,带日聚轻红。定为歌声起,非关团扇风。《梁尘诗》

浮云舒五色,玛瑙应霜天。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咏云诗》

简文帝仄起仄收的律绝句:

散诞垂红帔,斜柯插玉簪。可怜无有比,恣许直千金。《遥望诗》

水底罘罳出,萍间反宇浮。风生色不坏,浪去影恒留。《水中楼影诗》

绝句只有四句,偶然合律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八句的五律就难一些了。

六、简文帝萧纲 写出了标准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的四要素是平仄、对仗、押韵和粘连,缺一不可。

齐永明的诗人们开始用四声以后,大家注意了四声的协调。因为规避八病,所以逐步解决了平仄的问题,但是粘连的规则一直到初唐时期才被定型。

因此,失粘是南北朝格律诗最常见的毛病。失粘是指上一联的对句(双数句)第2字,要和下一联的出句(单数句)第2字平仄不一样。

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的这首《陇西行三首 其二》,就是失粘的五言排律:

陇西四战地,羽檄岁时闻。护羌拥汉节,校尉立元勋。

石门留铁骑,冰城息夜军。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

沙长无止泊,水脉屡萦分。当思勒彝鼎,无用想罗裙 。

第2句与第3句失粘:檄、羌;第4句与第5句失粘:尉、门;第8句与第9句失粘:阵、长。第10句与第11句失粘:脉、思。

又如梁简文帝萧纲《金乐歌》,也是一首失粘的排律:

槐香欲覆井,杨柳正藏鸦。山炉好无比,玉构火窗赊。

床头辟绳结,镜上领巾斜。铁镬种梁子,铜枢生枣花。

开门抛水柱,城按特言家 。

他的这首《洛阳道》是失粘的五律:

洛阳佳丽所,大道满春光。游童初挟弹,蚕妾始提筐。

金鞍照龙马,罗袂拂春桑。玉车争晚入,潘果溢高箱。

后三联的出句,都是平起:童、鞍、车,全部失粘。

南北朝不失粘的律诗,并非诗人有意而为,大多是不经意之间写成的。绝句因为短小,所以相对多一点,但是完全符合唐朝格律的五律在南北朝非常少。

萧纲下面这首诗很有意思,前面八句,是标准的五律,《游光宅寺诗应令诗》:

陪游入旧丰,云气郁青葱。紫陌垂青柳,轻槐拂慧风。

八泉光绮树,四柱暧临空。翠网随烟碧,丹花共日红。

方欣大云溥,慈波流净宫。

只看前八句,是标准的平起平收五言律诗。作为五言排律,仅有最后一句用的句式不对。慈波流净宫,平平中仄平,假如用中仄仄平平,就是一首标准的符合唐朝科举考试的五言排律 。

虽然如此,但总有瞎猫碰上死耗子的事情。实际上,在梁朝已经出现了标准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梁简文帝萧纲自己。

萧纲传下了200多首诗,他的作品中,合律的五绝上面介绍过,完全符合格律的五排似乎没有,完全合律的五律似乎也只有这一首,《登板桥咏洲中独鹤诗》:

远雾旦氛氲,单飞才可分。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 

孤惊宿屿浦,羁唳下江濆。平平仄仄仄 平仄仄平平 

意惑东西水,心迷四面云。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谁知独辛苦,江上念离群。平平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

这是一首标准的五言律诗,中间二联对仗,押【文】韵,粘连无误。

其中第三句用了三仄尾:孤惊宿屿浦, 平平仄仄仄。不过三仄尾在整个唐代都被视为律诗的常用变格(可参看:《从题破山寺后禅院说起 唐诗中竟然有这么多的三仄尾》)。

另一个常用变格是第七句:谁知独辛苦,平平仄平仄。独,是最常见的入声字,喜欢诗词的朋友应该能记住。

结束语

从梁武帝和梁简文帝父子的诗作可以看出,至少在梁朝,已经有了标准的近体五言绝句(律绝句)和五律。当时的五言排律差一点点就符合唐朝科举的试贴诗规则了。

至于最早的五言排律出现在什么时候,老街不敢确定。不过,我在前言里说过,梁陈时期的大诗人阴铿已经写出了五言排律《新成安乐宫》,有没有比他还早的 ,我就不知道了。

梁武帝和梁简文帝父子的下场都很悲惨,萧衍八十多岁被活活饿死,萧纲48岁被侯景害死,仅仅作了两年皇帝。萧纲去世的时候是551年,这时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已经40岁了。

@老街味道

从《题破山寺后禅院》说起 唐诗中竟然有这么多的三仄尾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中 两昆仑是指这两种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