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理就一个

 开心康乐场贾泳 2020-02-16

德然养生荐读原题:

十个人,就有十种是非善恶的标准,那谁的标准是正确的?

 刘余莉 刘余莉学馆

《群书治要·礼记》讲座第2讲07

全文1888字,阅读需6分钟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这个“教”,就是“率之以身而使效之谓教”,率先垂范使人效法就是教,换句话说就是身教。“训”,“谕之以言而使循之谓训”,就是用言语给他讲道理,使人随顺,换句话说就是言教。所以“教训正俗”,就是通过言传身教来端正民俗,使邪曲不正的社会风气导归于正,如果不以礼作为标准,就不免缺失简略而无法周到完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分争曲直、辨讼是非,如果不以“礼”作为准绳,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什么呢?《墨子》上说,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礼”的标准,会出现什么情形呢?那就是“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有一个人的时候,有一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有两个人的时候,有两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当有十个人的时候,就有十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到底谁的标准是正确的,就很难判断了。


现代西方国家,实际上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因为现代的西方,伦理学的流派很多。比如说有伦理利己主义的、有功利主义的、有社会契约论的、还有康德的道义论、还有罗尔斯的正义论等等,他们从不同的概念前提出发,得出了关于正义的不同解释、不同理论。所以当面临同一个事情的时候,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前提出发,他们得出了不同的观点,这就是“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所以西方社会,这些年轻人有一句话说,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这就是没有“礼”的结果。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呢?为什么要学习《礼记》呢?因为你不学习这些礼,最起码的礼,你说这个孩子不孝父母,他不承认,他说,我很孝顺,你怎么知道我不孝呢?因为他是按着自己的标准来判定,自己是不是孝顺的。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比如说,君南面,臣北面,是君臣之间的关系。“上”,就是指公卿大夫,“下”,就是指士。公卿大夫列于上,士列位于下。家庭之中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有“礼”才能够得以体现、得以重视。比如说,父亲要慈爱教导儿女,儿女要孝敬父母;兄要友爱帮助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对兄长要恭敬。所以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间,没有“礼”就没有办法确定他的名分和本分。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宦”,就是学习仕宦、学习从政之学。“学”,就是学习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无论是学习从政,还是学习其他东西,不根据“礼”,师生之间就不能产生亲近之情。所以这个礼可以使教者认真负责、竭尽全力,使学者恭敬专心、一丝不苟。所以“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师徒如父子,就是通过这些“礼”,让学生对老师又恭敬又亲爱。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班”,就是次的意思,次序的次。“朝”就是朝廷。“班朝”,就是在朝廷中按照职位品级以定位次的仪式。这个虽然在我们现在好像是常识,但是我们想一想假设没有这个规定的话,会是什么情况呢?一会儿我们讲一个故事我们就知道了。“治军”,就是治理军队,也必须要有“礼”,才体现出威严。


古代人的军队建制,是以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五伍就是二十五人;四两,也就是一百人为一卒,五卒,也就是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也就是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五师,也就是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国家都是根据这一建制“以起军旅”,就是来征兵。军队的治理也都必须依靠“礼”,比如说,军队要出征,首先要有祭礼,还有誓师之礼,鼓舞士气;打仗凯旋之后还有凯旋之礼。整个军队如果没有礼的话,就不能够彰显威严。


“莅官行法”。“莅”,就是临的意思,我们经常说莅临。“莅官”就是到职、就职、到任的意思。“行法”,指司寇、士师来明刑法也。“司寇”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司法部长,“士师”就相当于现在的法官。也就是你颁布、执行法令,如果没有“礼”,也就没有威严。所以朝廷班次的整肃、军队的治理、官员的就职、法令的颁布、实施、执行,没有礼就会上慢下怠,不能够彰显威严。


在汉朝刚刚建立初期,国家的礼制还没有确定,很多的大臣都是出身草莽,有时喝醉了酒,就在皇帝面前争功,甚至大喊大叫、剑拔弩张,还破坏了宫殿的建筑,这不仅使皇帝的威严扫地,官员之间的凝聚力也大打折扣了。于是叔孙通就建议汉高祖制定礼仪制度,在整个朝廷加以推行,以正君臣之位,让这些臣子知道做臣子应该怎么样按照礼仪来行事。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这些王公大臣都学会了朝堂之礼,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松散邋遢了。汉高祖非常高兴,赞叹地说:“吾乃今日知为天子之贵也。”他说我到了今天才知道作为天子的高贵、受尊重。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朝廷班次的整肃、治理国家如果没有“礼”,臣子就会懈怠,做皇帝的也没有威严。没有威严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说话大臣都不当一回事,政令也很难执行,就没有执行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