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章 以其无私,故成其私 第七章 原文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注释】 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 ②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因为。 ③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身”字同。先:居先,占据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④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⑤邪(ye):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第七章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我的心得感悟 老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德经》蓄含着丰富的哲理,包罗万象,大到宇宙万物,小到单个人或物。 读了《道德经》第七章的原文和译文后,让我有一些感受。老子在称赞天地长久包容万物的品德,无论人类如何破坏,天地始终日夜更替的运行包容着所有一切。 这种美德希望人类可以效法天地之道,可以做到无私包容,要有谦让之德,舍身成仁,这样可以得到更大的成就。圣贤的人之所以可以成就圣贤的称号,不仅是因为他们有丰富的学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谦让的美德和修为,有一颗包容的心,遇事以德服人,无私的奉献,所以他们有很大的成就,可以成为众人的楷模。历史上这样的伟人有很多。一代枭雄曹操,在与袁绍官渡决战之时,他的许多手下私下与袁绍交好,后来他战 胜以后找到许多的私通的信件,可曹操却不看并且消毁了,这一行为看出他的气量和容人之度,也让后来有更多的英雄投靠他,让他成就更大的基业。 天地万物,有容乃大,人要有包容他人的气量,要有谦让无私的品德,有这样高尚的品德后自己也会有更好的成就与事业。 分享者 郭伟 2017级MBA pc 2018-11-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