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初必读书目怎么读?读书笔记这么做,手把手教孩子啃烂书本

 wenxuefeng360 2020-02-16

作者:羽川

羽川语英课堂原创文章

在大语文的时代,“必读书目”也就意味着“必考书目”。

2019年新学期开始,必读书目的内容考核越来越细节化,因此泛泛读之似乎已经行不通了。

必读书目到底该怎么读?

两个字——精读!

精读到底读什么,又怎么读?

别慌,今天我就来手把手教你,推翻陈旧的读书笔记写法,让孩子学会精读、啃烂书本!

特别提示:

本篇讲解以经典著作鲁迅《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为例。

短篇故事合集以每个故事为单元写读书笔记;

长篇故事(有章节)以章节为单元写读书笔记;

长篇故事(无章节)以20页、50页、100页等页数单元写读书笔记。

小初必读书目怎么读?读书笔记这么做,手把手教孩子啃烂书本

一、三问知全篇:带着这三个问题去阅读

经典阅读,最怕“漫无目的”。

如果孩子读完后,只得到这样的答案:“这本书很好看”“这本书挺有意思”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显然是“无效阅读”。如今中小学生时间何其宝贵,每一次阅读都必须避免“无效阅读”。

因此,在读书之前,请先做好两个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一——了解作者与作品简介。

1.通过书本封面、封底、作者页、内容简介、编者按、前言了解作者与作品。

2.通过网络查阅相关信息。

了解作者本身与写作背景,有利于了解文章写作目的、正确体会思想情感;了解文章简介,有利于全篇把控,对于不容易读懂的文章非常有帮助。因此,在精读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作品的这两个方面。

小初必读书目怎么读?读书笔记这么做,手把手教孩子啃烂书本

开始阅读——带着三个问题去阅读(全局掌握)。

1.本篇的主要人物是谁?

2.他(他们)做了什么事?

3.本篇为什么要以XXXX为题?

相信前两个问题大家应该没有什么疑问——通过掌握主要人物+主要事情,就能了解故事的梗概,从而掌握基本内容。

第三个问题非常重要,也是我们在名著阅读中常常忽略的问题。

设置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在读完之后,不仅能够记住文章的内容、故事情节,还能够将“内容”与“标题”准确对应起来。避免孩子知道标题却不知写了什么,知道内容却不知是哪一篇的内容。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许多标题都含有揭示文章内容、内涵功能。因此,精读文章,千万不可忽略了“标题”。

小初必读书目怎么读?读书笔记这么做,手把手教孩子啃烂书本

二、图形梳理法:细致梳理加深细节记忆

通过带着三个问题去阅读,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一篇名著的主要人物、主要内容,对于不需要精读的文章,做到第一部分就已经可以了。

对于需要精读的作家名著,我们还需要进行第二个步骤——细节梳理

细节梳理主要分两个部分:人物关系梳理,情节进展梳理。

1.人物关系梳理:在长篇阅读中尤其重要,梳理清楚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记忆人物、人物关系、继而帮助情节了解,辅助之后的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关系图可以以“主人翁”为中心展开,展示书中各个人物与主人翁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按照人物辈分、地域来进行分类,以《红楼梦》为例:

小初必读书目怎么读?读书笔记这么做,手把手教孩子啃烂书本

短篇故事的人物关系就要相对简单一点了,建议阅读长篇故事时,先分章节、分页数进行人物关系梳理,待读完全篇再进行全篇人物关系整理。

2.情节梳理:以“时间”为线索,有条理地展示全篇情节的发展,有助于深入了解故事情节、理清文章脉络。

小初必读书目怎么读?读书笔记这么做,手把手教孩子啃烂书本

三、深入学习法:以思想情感为主导理解文章内涵

人物关系、情节梳理完成后,就可以进入第三个步骤——文章内涵理解

一本好书,总能引起我们的思考。想要精读一篇文章,一定要深入探究文章的思想内涵,即: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了解和思考后,我们还要回答这些问题:我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有什么收获?

为了了解文章内涵,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1.提出疑问尝试解答:可以对文章中所涉及的物品、风俗、情节、结构、语言等等各方面进行提问,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解答。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形容,不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只需要说出自己在阅读时的感受和对人物的理解。

3.分析作者写作目的:通过第一部分对作者的了解,分析与猜测作者写这篇文章(这本书、这个章节)的目的,从而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4.简写自己的读后感想:通过对文章的深入了解,简单写一写自己对文章情节、人物、背景、思想、情感等方面有什么感触。

小初必读书目怎么读?读书笔记这么做,手把手教孩子啃烂书本

一篇文章的精读笔记,大约需要一整页A4纸大小的内容,有文字、有图片,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彩笔绘画。整理、绘画的过程,都是在加深我们对名著名篇的印象和理解,这样既不容易忘,还能养成逻辑整理、阅读思考的好习惯。

小初必读书目怎么读?读书笔记这么做,手把手教孩子啃烂书本

总结:

精读课外名著有许多好处,除了初探名著的魅力、提高阅读效率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好处:

一是提升写作能力。分析名著的人物塑造、情节开展,有助于孩子提升作文的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的能力,不会出现“知道要写什么,但不知道该怎么写”的情况。

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我们都知道,语文阅读理解最难的题,就是对文章情节把控、思想情感体会等题型。分析作者写作目的、简写自己的读后感想,都有利于锻炼孩子的阅读思考能力,更能体会复杂的思想情感。

大语文时代已来临,这本身是个很好的信号。

阅读经典名著不应该“浅尝辄止”,否则难以达到阅读的效果。利用泛读扩大阅读范围,利用精读加深阅读理解,才能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