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鉴赏答题关键词(术语)一览表

 yang03468@163.com 2015-12-16

高考文学类作品(小说、散文)

阅读鉴赏答题关键词(术语)一览表

◎表达方式的答题术语

表达方式

鉴赏术语

鉴赏用语

叙述人称

运用第一人称

特点: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好处: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运用第二人称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运用第三人称

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情节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叙述人站在故事我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

好处: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

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

叙述方式

运用顺叙方式

故事的基本因素交待清楚,使叙述自然顺畅

巧用倒叙方式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运用插叙方式

使内容充实,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清晰

运用补叙方式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叙述角度

上帝俯瞰——全知视角

特点:小说的叙事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绝对控制,什么都为读者安排妥当了。

好处:容量丰富,讲述自由,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劳神费心,苦思冥想。

凡人目光——有限视角

特点:小说的叙事人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作者,而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讲究含蓄,讲究隐藏、留白。

好处: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主动参与,全心投入,更能体验到阅读的魅力,将读者变为小说的第二作者。

详略得当

工笔细描(详、繁)

绘形绘声绘色,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的形象性格或事物的完整面貌

粗笔白描(略、简)

廖廖数笔,勾勒出人物、事物的神韵

正侧结合

正面描写

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神态、心理、细节、语言、动作,使人物或事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侧面描写

通过旁人或景物、环境来有力的烘托某一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细节描写

人物、事物某一细小的神态、动作

关注细节,于细微处见精神;以小见大,更能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神韵。

写景技巧

移步换景,定点换景,定景换点;形声色味触结合;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由动而静,由静而动;动静结合,以动衬反衬静,以有声反衬无声;从高到低,从低到高;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由表及里,由外而内

场景描写的6大功能

①给全篇“定调”,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使小说进入叙事更舒缓、自然;

②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感染读者,感染小说中人物;

③推动小说情节向前发展;

④导引(铺垫)人物出场

⑤烘托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

⑥作为某一现实生活的象征

其它描写笔法

主次结合,相得益彰;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先抑后扬,引发好奇;对比衬托,有力突出

夹叙夹议

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叙述的升华,使文章既有形象性又有哲理性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情感浓烈饱满,直接感染读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感抒发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1.开头或结尾的议论点明文章的主旨。

2.文章中间的议论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说明

※不作要求

 

表现手法的答题术语

鉴赏术语

特点、作用

托物言志(象征)

借此言彼,生动形象;巧妙寄托,耐人寻味;委婉含蓄,引人联想

借古讽(喻)今

借古人古事针砭今天人今事,委婉含蓄,发人深省

以……自比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

善于联想想象

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虚实相济,增添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选材技巧的答题术语

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由古而今,从中到外;形散而神不散

 

结构或情节技巧——布局谋篇技巧的答题术语

  

术语(特点或作用)

开头

①开门见山,直接点题;②统摄全篇,总领(引起)下文;③巧设悬念,吸引读者;④埋下伏笔,巧作铺垫;⑤巧设文眼,统领全篇;⑥托物起兴,委婉含蓄;⑦直抒胸臆,奠定基调;⑧先抑后扬(欲扬故抑),造成波澜;⑨提纲挈领,引出下文

中段

①承上启下,巧妙过渡;②呼应上文,照应下文;③详略分明,主次结合;④以点带面,点面结合;⑤明暗双线,层层推进;⑥多次延迟,反复摇摆;⑦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末段

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②总结上文,卒章显志;③水到渠成,揭示主旨;④画龙点睛,深化(强调或突出)主题;⑤言尽意未穷,发人深思;⑥戛然而止,回味无穷;⑦结局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⑧结构浑然一体,无懈可击

语言技巧的答题术语

分类

鉴赏用语

遣词技巧

①善用叠词或拟声词,既有形象美,又富音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②十分注重炼字(或推敲字词),有力地表现了……

造句技巧

①句子长短相间,整散交错,既有整齐匀称之美,又有流动变化之美,使行文自然流畅,音韵和谐,极富艺术感染力。

②善于运用XX=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句,……地表现了(突出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修辞技巧

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拟

拟人亲切感人,感情鲜明;拟物新颖别致。生动形象

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形象代抽象,委婉含蓄又生动形象

夸张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对比

揭示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对偶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排比

内容集中,气势酣畅;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衬托

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

反复

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设问

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反问

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双关

表意丰富,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常用答题的引领性的关键动词

渲染了、烘托了、刻画了、突出了、强调了、再现了、集中表现了、反映了、揭示了、塑造了、象征了、折射了、暗示了、铺垫了、设置了、写出了……

活泼。天真。幽默。风趣。认真。严谨。执着追求。成熟稳重 乐观积极 善良真诚 旷达 奔放 心无城府  
狡黠 自私 阴险 狡猾 凶狠 多疑 道貌岸然   狡诈 虚伪  刚愎自用 自大狂妄  正直  忠诚 爱国 敬业 勤劳 淳朴  有毅力 有恒心 有爱心 有责任感  诚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