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徵明《溪堂䜩别图》8797.5万元成交!创最高价纪录

 泊木沐 2020-02-16

文徵明《溪堂䜩别图》1541年作 手卷 设色纸本

引首:26×57cm;画心:26×80cm;题跋:26×435cm

此卷文徵明所作“送别图”,是为毛锡嘏于嘉靖辛丑(公元1541年)北上北京贡入太学所作。毛锡嘏是“名宦”毛珵次子,毛珵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宁王反叛进逼南京之时,毛珵提出“水陆并进,征讨叛臣”的积极建议,配合兵部尚书乔宇,与巡抚、都御史王守仁一起讨伐朱宸濠叛军,立下赫赫战功,是吴地历史上颇有政绩的好官。毛珵和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等关系友善,并有诗书往来,毛珵与文徵明相交于正德七年,且毛珵长子锡朋妻子为文徵明叔父文森之女。这种关系应该是后来毛锡嘏拜师文徵明的原因之一。

文徵明像

毛锡嘏传世作品不多,多数见于“雅集唱和”之手卷、册页,如《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汇考》所录《诸名家和王禄之画梅诗》,有沈大漠、彭年、毛锡嘏等题诗。王季迁旧藏《文徵明八十寿辰册》为嘉靖二十八年(1549)为庆贺文徵明八十寿辰,作画者包括谢时臣、陆治、钱毂、朱朗、陈栝,题诗者包括袁襞、袁裘、许初、皇甫冲、毛锡嘏等。

剑浦春云 图卷 画心部分 天津博物馆藏

众所周知,从晋魏至今的“雅集唱和”一直兴盛不衰,明代吴门画派比较流行的,以纪游、送别、茶事、宴饮、卜居等为目的的“雅集”活动是“是明代中期苏州画家苏州文化意识的自觉和骄傲”。相对于文徵明所作“斋号图”和以游赏、茶饮等目的的“雅集图”卷,“送别图”数量很少,而且,手卷类极为少见。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所藏文徵明40岁为朱应登由南京前往福建南平任知府《剑浦春云》卷为目前存世的文徵明“送别图卷”中的早期作品,题跋者很多人应该是朱应登的朋友、同僚或者是弟子。

文征明(1470-1559) 溪堂䜩别图局部

本作 山石林木部分

这件文徵明72岁所作《溪堂䜩集图》卷,是以其最为擅长的细谨手法,对现实“溪堂”宴(䜩)会、赋诗、送别的描绘,当然以图中所绘陈设可知,煮茗、闻香、读书、鉴画、博古等一些仪式亦在流程之内。全图共绘士人八名,僮子三名,计十一人;屋宇三,舟二。屋宇内外人物表现雅集,舟船暗示送别主题。画面使用上等白麻纸,线条柔韧,设色淡雅,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秩序感。

部分 题跋

画前另纸引首,文徵明粗笔隶书“壮游”二大字,署款“徵明”,盖二印“徵明”“悟言室印”。这是文徵明隶书中难得一见的极精而富有个性之作,毫健力壮:运笔较快,笔痕内外满布飞白;因纸质为致密的麻质印经纸,吸水率极低,笔毫牵墨、笔触离纸时的驻墨,宛然分明,几可视作书家的“动作解析图”。引首二印为真实钤盖,可知与图画本幅并非作于同时。

拖尾另纸甚长,全部以淡墨绘乌丝栏,共计十六家、十七题(周天球二题),依次分别为:

1、周天球《溪堂䜩别诗序》,半散半骈文,小楷;

2、皇甫冲,七律,草书;

3、陆粲,五古,小楷(个别字为行书或草书);

4、王谷祥,七律,行书;

5、文伯仁,七律,草书;

6、皇甫濂,诗经体,草书;

7、汤士伟,五律,小楷;

8、文彭,五古,草书;

9、沈大谟,五律,小楷;

10、彭年,五律,小楷(未钤印);

11、文嘉,五律,小楷;

12、顾云龙,排律,小楷;

13、陆师道,五律,行书;

14、周天球,七律,行书;

15、文仲义,五律,小楷;

16、陈汭,排律,小楷(未钤印);

17、钱谷,五律,小楷。

周天球“诗序”为这一场文学活动的起首和总纲,记述了毛仲子石屋先生(毛锡嘏)将入京为太学生,吴中诸友好为之聚宴送别的事情经过。其后十六题皆为诗歌,围绕两个主题——毛锡嘏的大好前程和亲友离别不舍之意,反复铺陈,吟咏再三。

据画中题跋可知,毛锡嘏在嘉靖二十年六月进京入太学,两年后的嘉靖二十二年(癸卯,1543)二月再度入京。这两个时间点,既非会试时间,亦非乡试时间(而且毛赴北京,非赴南京应乡试),可知时隔一年半,毛锡嘏在学业上并无进益,这与嘉靖二十年高调进京、大摆筵宴、众人不吝溢美之词极力夸赞的情景,形成了略含讽剌的对比,因而最后七题的语气变得比较平缓、舒徐,以鼓励坚持为主旨。

其实,这些诗已经不能说是全然出于应酬的套话,因为在科举问题上,苏州士子几乎个个有一腔委曲。在苏州科第盛况的背后,是大量沉没的“分母”。甚至文徵明自己,就是一名久困场屋的老秀才,乡试七次皆北,直到五十四岁才能贡生身份入京,任翰林院待诏。七十二岁的文徵明为毛锡嘏作画,似乎看到了十几年前的自己,送别之情夹杂着人生感慨。

不过,前后两批题写中都有关于宴饮的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件书画合璧作品视为毛锡嘏两次北上的临别活动产物,第一次宴集,文徵明和彭年都未携带印章,文徵明即席作画,以朱画印,彭年则未钤印;第二次宴集,陈汭未携带印章;文徵明书写引首并钤印,可能是在第二次宴集当中,也可能是毛锡嘏专程登门向文徵明辞行时发生的。

顾文彬 过云楼书画记 清光绪刻本

此卷《溪堂䜩集图》诗画卷创作完成后,虽然跟随毛锡嘏入京,但后来又回到了苏州,明末归原籍休宁、移居吴县的藏书家、收藏家朱之赤(卧庵,约1620年代初-1680年代初)所有。清代中期归浙江海宁藏书家查莹(映山,书法家查升孙,乾隆三十一1766年进士)收藏,晚清复归吴地,入藏顾氏过云楼。

朱之赤所蓄书画,宋元名家甚多,明代吴门四家精作尤富。此卷经其鉴藏,毫无疑问应视为文徵明画作之佳构。入清之后,朱之赤出家为道士,这应当就是其藏品星散的原因,《溪堂䜩集图》卷也离开了苏州,不过似乎并未远离江南,在清中期入藏海宁艺文世家查氏,也算得其所哉。晚清顾氏过云楼崛起于苏州兵燹之后,捡拾斯文,渐复旧观,其中蕴含着明显的地方文化自豪感。顾文彬之孙顾麟士在《过云楼书画记·续记》有言曰:“余家祖孙父子秉性好古,断简残片中往往遇精妙之品,必抉而出之以为快。其不精者,虽真不取。”文徵明作为苏州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自然也是苏州地方文脉的象征。以他为核心组织起来的苏州诗书画文人圈合作作品,则是这种地方文脉的物化。

2004年启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家中观看此《溪堂䜩别图》,附启功先生鉴定照片

《溪堂䜩集图》题诗诸人,除了文氏子、侄、学生之外,皇甫氏亦为苏州艺文世家,兄弟四人冲、津、汸、濂,皆有文名;皇甫冲且师从吴宽、王鳌;毛锡嘏本人也多次参与吴门文人的雅集唱和。久居苏州的世家大族还互相通婚,如彭年女嫁文徵明孙,王谷祥侄娶文氏女,毛氏与汤氏通婚,这使他们在阶层、文学之外,又加上了姻亲甚至血缘关系,交往更为密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