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暴力美学”,超新星爆发的美,为宇宙增添绚烂

 姿势分子_ 2020-02-16

这是超新星遗迹N132D的图像,是用 NASA 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和 Chandra X 射线天文台观测到的数据合成的。N132D位于大麦哲伦星云,抛射出的物质显示超新星爆炸发生于大约 3,000 年前。N132D 的复杂结构是由于爆炸产生扩张的超音速冲击波撞击 LMC 的星际气体形成的。

超新星NGC6960,爆发于大约10000年前,位于面纱星云西端,它的跨幅和形状让它得到一个绰号——巫婆扫帚星云。

面纱星云的皮克林的三角形,刚才的女巫扫帚星云,其实也是面纱星云的一部分。

NGC2736,因为其独特的形状而被成为铅笔星云,是11000年前爆发(或者说我们看到)的超新星所留下的遗迹。

SN 1006超新星遗迹,爆发于公元1006年,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超新星之一。当时我国正处于北宋时期,引起了宋真宗君臣的讨论。《宋史》卷56和卷461有明确记载,说这颗星星当时视觉效果比弦月还大,可以照出人的影子。

仙后座A是银河系内中已知的最年轻的超新星遗迹,也是天空中除太阳外最强的射电源。它距离我们11000光年,但是由于太过弥散,又有银河系的背景,所以肉眼几乎完全无法观测到。这一张图片,是红外合成图像。

水母星云,被认为是泡泡状超新星遗迹IC 443的一部分,也就是超新星爆发后的星际云团。这片星云弥散了65光年的空间,在它的中心,很有可能留下了一颗中子星。

这是宇宙赐给我们的另一幅罕见的美景,双超新星遗迹DEM L316。DEML316位于大麦哲伦星系,距离我们约160,000光年,大小约140光年。科学家认为,这两颗超新星的爆发有一个时间差,所以演化进度不同。目前我们看到的景象,是两片星际云相互接触。接下来二者会有怎样的变化,有待于科学家进一步的观察。

这个形状独特的超新星遗迹有一个形象的名称——宇宙之手。在这只“手”的根部,有一颗亮蓝色的脉冲星,被称为PSR B1509-58脉冲星。它每秒可以自转7圈,释放强大的电脉冲,形成了比地球磁场强15万亿倍的密集磁场,将周围星际物质驱散,于是形成了这片星云。

宇宙众多超新星中,没有哪一个比蟹状星云更著名了,至少我第一个听说的超新星遗迹,就是它。公元1054年的七月,中国的一位名叫杨惟德的官员,向皇帝奏报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客星”。同时,中国还有很多关于它的记载,填补了西方的空白。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在制作著名的“星云星团(M)表”时,把第一号的位置,留给了蟹状星云,因而编号为M1。后来,它又得到了一个编号,NGC 1952。

如果有一颗超新星的名气可以和蟹状星云抗衡,那就是SN 1987A。这是1604年以来第一颗肉眼可见的超新星,位于大麦哲伦星云。SN 1987A的发现,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天体物理事件之一。这颗恒星爆发的时候,亮度超过太阳的1亿倍,所以能够穿越16万光年传到地球。在它的周围,形成了三个光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SNR 0104,位于小麦这里星云,距离我们19万光年,被认为是一颗Ia型超新星的残骸。据推测,这颗超新星的爆炸是发生在错综复杂且致密的星星诞生区,因此对于SN 0104奇特外型的可能说法是-残骸碎裂成多块的星际物质。这张宽带且多波段的影像幅宽,约为1,800光年。

DEM L71是一颗小质量恒星爆发所留下的遗迹,位于大麦哲伦星云,同样是Ia型超新星的残骸。

甘姆星云是距离我们最近的超新星遗迹之一,扩散范围极光,最前端距离我们450光年,最后端则达到了1500光年。但是,形状过于弥散的形状反而让它显得十分暗淡,周围又有很多明亮的星星,所以很难观测。

这是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资料组合出的N49气体云图片。N49位于大麦哲伦星云,大约于5000年前爆发,形成了这片遗迹。1979年,这里再一次发生爆发,科学家认为这一次是由一颗磁星引起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