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中国美术史」盛唐风姿,人物画正式进入小高潮

 假装懂艺术 2020-02-16

先上两幅帛画


战国

《人物龙凤帛画》31.2x23.2cm 

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
湖南省博物馆藏

战国中后期 

《人物御龙帛画》37.5x28cm 

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穴

湖南省博物馆藏

在绘画和美术理论尚未系统发展的时候,这两幅帛画的线条和其对物象的概括性,总体还是很不错的,第二幅的线条明显更顺畅、自如。也许是对美术作品的实用需求不足,或绘画材料尚未发展成熟,从商周、春秋战国到秦汉,绘画艺术还没有机会得到独立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美术的装饰作用还是在实用器物上得以体现,比如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汉像砖等等。

特别说明


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品因年代久远,很多失传,有的后世有不同摹本,所以对于各摹本或真假的争议暂且不顾,只为满足入门级学习,选做示例的图也是重要博物馆的藏品。自行发挥主观想象力,穿越到那个时代,感受一下时代的气息即可。

魏晋南北朝虽然战乱、朝代更迭频繁,但文化上却异常繁荣,特别是传入的佛教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这一时期用于传教的佛像雕刻和壁画得到快速发展,也为人物画的率先崛起奠定了基础。同时,南朝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也为绘画的理论建设打好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


顾恺之(约345-406年)是魏晋时期标志性的画家,他几乎就代表了这个时代,流传的经典作品也就《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卷》这两幅作品都是顾恺之根据他人的文学/文章作品创作的,有点像今天的插图或者连环画的意思。

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唐摹本 绢本 24.8x348.2cm

大英博物院藏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很像是古代“女性行为指南”,该作品的灵感来自大臣张华为了规劝晋惠帝的贾皇后“从良”而写的《女史箴》,顾恺之根据这个内容画了一组“连环画”,人物线条流畅、衣饰飘逸。同时,这张作品还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很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着装和生活习俗。

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卷(第一卷)

宋摹本 绢本 27.1x572.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洛神赋图卷》原作已失传,后世有几个不同摹本,本文以乾隆题写的“第一卷”为例,该作品是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而创作的,描绘了曹植与洛神之间真挚、纯洁而又悲戚的爱情故事。画中有人物、马、怪兽、仪仗、大船等等,场景时而在人间、时而宛若仙境,主要突出人物的特点和故事情结;这里的山水只是点缀,人在山中游,树画得有点像多肉植物。人与山的真实比例和空间关系,一直不是中国画所考虑的问题,这一点与西方的美术理念完全不同。


北齐 杨子华(传)

北齐校书图卷

宋摹本 绢本 27.6x114cm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这幅画非常形象生动地诠释了“各玩各的”的超高境界,片段式场景汇于一图;女人的“一抹白”妆容很有特点,人物刻画精细、传神,很像五代或宋时期的风格,后查到是宋摹本,我高度怀疑原作应该不是这个味儿。在整理古画资料时,我发现以前的“摹本”概念跟今天的不一样,不是完全copy,而是学习领会式,根据自己的感觉画相似的内容而已,不是为了卖。

——————这是一条有价钱的分割线——————

这幅作品传为北齐的不知名画家杨子华所作,他比陆探微幸运多了,南朝画家陆探微在画史上鼎鼎大名,但一直没有传世作品可见,连摹本都没有,但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其实,历史上没能保全作品的画家非常多,他们会逐渐被历史淡忘,非常遗憾,也很残酷,能留史册的都是幸运儿。
盛唐时期


唐代最重要的人物画家“F4”:吴道子、阎立本、周昉、张萱;其中吴道子被奉为“画圣”,他的线描功夫绝对是一流的;阎立本是帝王御用“相机”;周昉、张萱将后宫佳丽画得楚楚动人,其实是丰腴,唐时崇尚以胖为美。

唐代奉行开明的政策,经济繁荣、疆域辽阔、万国来朝,经济和文化交流十分密切,与域外文化高度融合,在敦煌壁画中得到了充分的应证。
吴道子

唐 吴道子(传)

送子天王图

纸本 35.5x338cm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送子天王图》是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创作的纸本墨笔画,个人感觉这幅的线描功夫表现一般,只能算是开创之功。唐皇家崇尚儒道,道教非常流行,下图的《八十七神仙卷》就是道教故事题材,可算是美术史上白描的巅峰之作。

唐 吴道子(传

八十七神仙卷

绢本 30x292cm

徐悲鸿纪念馆藏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徐悲鸿与这幅《八十七神仙卷》发生过有趣的故事,他曾两次在该作品盖下“悲鸿生命”的印钤,曾在央美百年的展览上看过原作,的确非常震撼,线条功夫和人物造型皆为上乘,图片很难展现。
阎立本

唐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卷

绢本  51.3x531cm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历代帝王图卷》画面从右至左描绘了历史上13位帝王形象:前汉昭帝、汉光武帝、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宣帝陈顼、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很好地还原了这些帝王的精神面貌。

唐 阎立本

步辇图-全卷(二版)

绢本 38.5x129.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朝见吐蕃使者的场景,人物特点鲜明,关键是突出了帝王的精神气质,肯定会被打赏。

唐 阎立本

职贡图

绢本 61.5x191.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职贡图》记录的是邦外使者给大唐“送礼”的场景,有象牙、盆景、珊瑚、羊、美酒、名木、珍宝等等,阎立本应该是当时最好的“御用摄影师”。后人通过看他的画,可以感受一下大唐万国来朝的气氛。

唐 阎立本

萧翼赚兰亭图

宋摹本 绢本 28x158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萧翼赚兰亭》描绘的是为唐太宗搜寻王羲之《兰亭序》的萧翼,得知《兰亭序》在辩才和尚手上,便设计骗取的故事。剧情精彩至极、真实可靠,而画中煮茶的场景,也很好地记录了唐人是怎么会客、喝茶的,非常形象生动。
周昉

唐 周

簪花仕女图卷

绢本 46x180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这幅太有名了,不想多说。

唐 周昉

挥扇仕女图

绢本 33.7x204.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我比较喜欢通过这些古画,穿越到那个时代,感受时人的生活;而不是一味赞扬画得有多好,开创之功固然不可否认,但后世会学习和兼容并包的绘画人才非常多。

张萱

唐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宋摹本 绢本 51.8x148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张萱的这两幅作品是假借宋徽宗赵佶之名,由画院画家临摹,“天水”为赵姓的郡望,此处指赵佶。每一幅能流传千年的画作,都有很多故事,有兴趣可自行查询资料、脑补。

唐 张萱

捣练图

宋摹本 绢本 37X145cm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用色跳跃、清爽,看着真舒服。该作品完美地还原了当时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

补充两幅精彩作品

唐 孙位

高逸图

绢本 45.2X168.7cm

上海博物馆藏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逍遥自在的逸士雅集,应该跟咱们现在的郊游差不多,草地上铺个垫子聚餐,只不过那时是分餐制。

唐 佚名

宫乐图

绢本 48.7x69cm


这幅画完美再现了当时贵妇的着装和宴饮场景

这是一条有分割线

除了人物画家,唐代还有一个画马的韩幹(gàn),一个画牛的韩滉huàng不得不提。盛唐时期,战马的作用举足轻重,所以描绘马匹的作品也非常流行,以韩幹为首屈一指,他笔下的马膘肥体壮。而唐时山水画的开创式人物李思训、李昭道将在下期山水画专题中分享。

唐 韩幹

照夜白

纸本 30.8x33cm

大都会博物馆藏

唐 韩幹

牧马图

绢本 27.5x34.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 韩幹

清溪饮马图 纨扇

绢本 42x68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唐 韩幹(传)

圉人呈马图

绢本 30.5×51.1cm

大都会博物馆藏

唐 韩幹

十六神骏图卷(全卷)

纸本 27x333cm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唐 韩滉

五牛图 

纸本 20.8x139.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左右滑动 查看作品全貌 →


《五牛图》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本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周总理曾给文化部下达指示“不惜一切代价购回”,最终6万港元买下,但画面伤痕累累,更有大小洞蚀数百处,被送到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最终完美修复。

欢迎  留言  吐槽  互动

看完,请帮忙点击右下方的 “在看”扩散


子阳艺藏 出品 | 原创精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