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水坝为什么没有鱼道?

 浮生偷闲 2020-02-16

我们知道,在河流上筑坝,改变了河流生态。一方面河道的鱼类生态系统被人为断为两截,下游鱼类无法回溯至上游产卵;另一方面,水位发生变化之后,水的流速、温度、清浊,都与自然态不一样。经过这种改变之后,水生生物要么自己适应环境,要么就只能灭绝。


数十年前,人们以为修筑水坝拦河是个好东西,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作用。但修筑之后,人类的历史经验证明,防洪作用基本没有,发电量一般,主要作用在航运和灌溉。


而公路、铁路、航空运输早已成为货运的主流,内河航运已经完全可以退居末流,现在早已不是大运河时代了。至于灌溉,也未必一定要拦河修坝。于是近二十年,很少听说哪个国家还在修水坝了。


水坝既没有用,又破坏生态,许多水坝已经被人拆除。但我们今日能拆坝,却不能苛求前人不修坝,否则就犯了以今日之认知去评价前人的错误了。


在那个人类自以为修坝很好的年代里,人并非认识不到水坝对生态的破坏。比如洄游产卵的鱼,水坝拦住了它们产卵的道路,很容易导致灭绝。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早就想出了折中之法,那就是在水坝上修建供鱼类通过的鱼道。鱼道模拟自然中河流上下游的坡度,修建Z形缓缓上坡的水渠,鱼可以顺着这个水渠游到上游去。


美国哥伦比亚河上一个水坝的鱼道


鱼道坡度平缓低矮,水流速度刚好能够吸引鱼类发现,却又不会耗尽鱼的体力以免牠无法继续余下的旅程。


美国联邦政府明确规定在哥伦比亚河上建立大坝时必须建立鱼道。目前美国鱼道已经有200座以上。鱼会不会“领情”呢?根据研究,美国的鱼道通过性相当不错,大量的鱼都通过鱼道回溯至上游产卵。


世界上水坝最多最大的国家情况又如何呢?


该国也曾经考虑过设计鱼道的问题。最早1958年,富春江上的七里垄电站中首次设计了鱼道。1960年代,兴建了鲤鱼港、斗龙港、太平闸等 30 多座鱼道。但随后鱼道的设计逐渐停止,目前也只有40 座左右。


而且,已建的鱼道大多布置在沿海沿江平原地区的低水头闸坝上,底坡较缓,提升高度不大,大部分运行也不理想。


由于运行效果不彰,到1980年代建设葛洲坝时,有关部门否决的鱼道的方案,决定不在葛洲坝建造鱼道。


但是葛洲坝拦住了中华鲟、白鲟等珍稀鱼类回溯产卵的通路,此路一绝,无异于直接送他们灭亡。人们最终决定采取人工繁殖和放养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鱼类的生存问题。


这到底有没有用呢?我想,2019年12月31日宣布长江白鲟的灭绝,已经是对此最好的回答。


不开鱼道,原因有三。


第一是国内的鱼道运行效果皆不理想,于是就得出“鱼道没用”这个结论,认为就算开了鱼道,鱼也过不去。这种思维近乎弱智,鱼道运行不理想为什么不想想是什么原因,而要一下子否定鱼道呢?


事实上,正是因为鱼道的设计有问题,要么坡道过陡,要么过水量过小,而非鱼道本身的问题。否则为什么美国的鱼道有用,特色的鱼道就没用,莫非鱼也有独特的“鱼情”?


第二是就算有了鱼道,让中华鲟通过葛洲坝,以后上游修建更高坝,上游产卵场也会受淹没而消失,过去也没有意义了。


这一看法似乎有些道理,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在更大的力量面前,学者、民众、动物都是那么弱小无力,就算尽力裱糊,也难逃疾风。


第三是动物对自然界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中华鲟洄游道被截断后,他们就在葛洲坝下游产卵了。


可是,中华鲟适应能力似乎还不算特别差的,但白鲟就不行了,因为葛洲坝拦腰截断了他们的产卵路线,从此难以繁衍,最终灭绝。


事实上,即使是中华鲟,似乎也并没有人类想象的那么坚韧。葛洲坝下游的中华鲟产卵场,已多年检测不到野生产卵迹象,就算没有水坝,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也会断送鱼类的生路。


在葛洲坝以后,该国几乎都不再考虑修建过鱼设施,鱼道研究工作也在此后的20年里基本停滞。有关资料表明:葛洲坝三个船闸的下游是鱼类聚集最多的地方,这说明过了这么多年许多鱼类依然要本能地过坝上溯


修建水坝,本身就会极大改变原先的河流环境,对水生动植物的影响,就算开了鱼道也难以弥补,更不用说连鱼道这么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了。


有趣的是,在该国的水利专业大学课程中,几乎没有生态保育的教育内容。水利专业一直在研究的东西,都是如何建造出结构最优、投资最省的水利设施,很少有人会有意识的去设计鱼道。而且鱼道也根本没有在水坝的建造规范里明确要求。


当然,我们肯定不能只站在动物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要想想人。对于投资方来说,考虑生态保育问题,完全是浪费钱,而且还影响电站收益,损己不利人。


如果一定要从动物的角度来考虑,那些利益方就会动员一些人来跟你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怎么能为了环保牺牲发展呢,是不是要中了那些敌对势力的圈套啊?“我们”好不容易提高了生活水平,难道要“去工业化”,回到一切依赖西方工业国家的时代?


对于这种声音,我想说几点:


第一,水坝本身根本不意味着发展,效益十分有限。但建设工程对一些人来说则意味着发财,他们把发财叫做“发展”蒙人,可不是谁都会相信的。


第二,生态保育和发展并不矛盾,否则也不会有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名言。发展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人生活更好吗?生态都破坏了,请问生活怎么可能好?那如果发展不是这个目的,那就只能证明这不是发展,只是少数人发财。


第三,“XX势力”是否存在,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那些发财的人,似乎跟“我们”早就不是一伙了,反而跟“XX势力”是一伙呢。所以,依赖XX势力也没什么不好,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人以身作则。


动物灭绝,是一件十分悲痛的事情。有人要问我,动物灭绝跟你有什么关系?我只想反问他一句,“世界之最”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