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非亲似亲fhf 2020-02-16

我一直认为,相对上海外滩那些高耸入云、风格不同的万国建筑群,四川中路上的建筑风格其实更集中更统一,因而更让人能感到一种漫不经心却又时时惊诧的情调和氛围,它们同样见证了上海百年历史的风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站在原汇丰银行职员宿舍现今的上海档案局大楼门前,向北眺望汉口路两边的建筑,一种浓郁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身旁是建于1928年的钢筯混泥土结构、简约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对称立面,以通贯的壁柱和高达两层平拱钢窗突出横竖分段,大楼的底部的外墙全是褐色的花岗岩石材,厚重粗犷,仿佛特别有时光的质感,也更具有西式建筑那种与身俱来的厚重和豪放。由于种种原因,四川中路两旁的建筑立面常常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有的凸出,有的凹进,造成马路时宽时窄,所以当汇丰大楼的建筑立面凹进于路面时,这里的视线就相对开阔,因而汉口路两侧的两幢顶层都有塔楼的大楼就相互陪衬,相映成趣,构成一道极具四川中路地标特色的风景线。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这两幢大楼,一幢是建于1926年具有英国乔治时期折衷主义风格的大楼,最初为四行储蓄所在,如今是广东发展银行所在;另一幢是建于1908年砖混结构具有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最初为大清银行,后来又成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所在,大楼立面构图严谨,纵向三段式布局,入口和转角装饰具有巴洛克特征的图案。两幢建筑一高一低,一个顶层有塔楼,一个顶端有绿色的穹窿,由于楼高而间距小,人站在汇丰大楼旁向北方天空看,看不到任何新建筑的身影,就觉得旧时的建筑轮廊线完好无损,仿佛还在延续一百年前的梦。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过了福州路,四川中路133号是一幢不得不提的“名筑”,如今它为上海新华书店发行所,但在19世纪20年代前后却是赫赫有名的“洋碱大王”卜内门公司所在地。因为早年的制皂剂“洋碱”是从国外进口的,后来外国人看中上海这个市场,便在19世纪初以销售“洋碱”为主,在上海开设了卜内门公司,据说卜内门还是两个英国经营者名字的组合呢。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大楼建筑于1921年,楼高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却又柔和着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大楼底层外墙用仿天然石块贴面,巨大的方形倚柱置于三层与五层楼间,很是气派。这座建筑注重细节处理,无论檐部、墙身、基座以及所有线脚,看上去浑然一体,自然和谐,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理性和逻辑性有机结合的鲜明特征。这幢建筑尽管现在看起来已经老旧,但是却以它曾经的历史和独特建筑风格为各种史书记载,也成为建筑师们津津乐道的“样板”。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就在卜内门大楼对面,鳞次栉比的小吃店后面又耸立着一排由清水红砖砌筑的楼房,远远地看过去,有上海某些老弄堂房子的风韵。原来,这就是建于1911年的沪宁铁路局和安顺洋行所在(元芳弄)。建筑立面为劵柱廊式,门窗洞口等处有细腻的英国安妮女王时期风格的装饰。墙面上细致的线角用清水红砖砌筑、雕刻,檐部设三角形山墙,东南转角处还有塔楼。原来四川中路是南北向的,这幢建筑的却座北朝南,因而面对四川中路的是它的“西山墙”,远远地看,只见三角形的山墙上带坡度的屋面、劵式的窗户、弧形的窗楣、方型的老虎窗……有一如往昔的精致,只是已经沾满时间的沧桑,不用说这些楼里早已住满“七十二家房客”,因而沿山墙所开的以“五芳斋”为代表的数家百年老店顾客盈门、生意兴隆。这是四川中路最具有烟火气的一段了,也使许多路过外滩的“平民”稍一转弯就可以吃到相对廉价的上海风味点心,可惜的是许多外地人并不一定知道。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四川中路建筑最精华的一段应该在广东路口了。这里的马路在乍然间就狭窄起来,可见这里真的也是寸土寸金之地。沿四川中路对立的两座大楼,东面是原日本三菱公司大楼,现为法国LAN餐厅所在,大楼是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西面是建于1930年的美孚大楼,就是原美国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公司办公楼,如今为黄浦区中心医院的急诊部。该公司当时主要经营以“美孚火油”为主的系列产品。六七十岁左右的人可能还记得“美孚”这个品牌。这幢大楼高4层,第三层与第四层之间有较深的挑檐,第四层为连续的爱奥尼式柱,从而形成假外廊,这是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贯常体现,这样既使建筑立面形象丰富,又增加了外形的层次感。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与美孚大楼隔着广东路相望的则是永年大楼。这是原永年人寿保险公司所在,由英国人创办。大楼的业主到如今也是几经变幻,1949年后曾为中国钟厂的车间,后来又成为上海市轻工业局的俱乐部,而现在为巴黎国际银行所在。大楼是一座典型的西方古典式建筑,高3层,平顶,在檐部之上设女儿墙,形成竖向三段式构图。由于大门设在转角上,大门左右两边的建筑造型就十分对称均衡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一种对称的韵律感,更让人欣喜的是大楼底层窗户饰有彩色玻璃,其内容是圣经人物故事,在夜色中看来一定更富有异样的色彩和情怀。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这三幢大楼从建筑式样上看有些雷同,立面三段式布局,正门都斜对着马路。只是三菱大楼对面的楼房几经变迁,已经空空如也,如今已成为新建的外滩华尔道夫大酒店门前的绿化带。否则四座楼房在十字路口正好能围合成一个独特的空间,一定会更有历史的气息和氛围。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宅在家里看历史:带你导读四川中路上的“名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