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百无聊赖好读书,系统地复习了一遍中国古典文学,读完了以前没有读到的国学经典型著作,在这儿,把心得总结一下。 国学浩瀚,想读通,实属不易,首先因为量大,非常占用时间,其次因为文言文部分的阅读难以提速,很多次,我遇到文言文无法提速阅读,便浅尝辄止了。学习,有时候是后知后觉的,读完了,才能总结方法。 首先要把国学进行分类,如何分呢?按知识的层次来分,道和术。比较高的层面是哲学思想类,儒释道(儒家、佛家、道家)。这三家的著作,区分好了,读其经典,就对国学从思想层面,有一定的了解。统治中国五千年的主流思想就是儒释道这三家。当然,国学还有术的内容,比如书琴棋画、茶道、诗词歌赋等等,这些,学习在后。 先了解儒家。 儒家思想,以孔子和孟子的言论为必学内容,也就是《论语》和《孟子》。他们的思想简要总结如下:孔子主张仁、礼,侧重于修身,齐家,因此,孔子最重要的标签是教育家、思想家。孟子则是学习孔子思想的基础之上,再把孔子的思想延伸,孔子的仁和礼,孟子完善成了仁、义、礼、智四德,更重要的是,孟子涉及到了政治,也就是“平天下”,在治国理政方面,孟子有比较科学的主张,也通过从政和周游列国的实践,对诸候国君产生了实际的影响,是对儒学思想的创新和完善。所以,孟子的标签里,比孔子多一个“政治家”。 孔子一生“敬而不用”,主要是没有把思想拓展和应用到治国理政上来。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在科学性和文采上都有非凡的建树,一直指导国人几千年,留下了许多精彩的名句。 比如孔子的名句: 有教无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 欲速则不达、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朝闻道,夕死可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君子成人之美、 道不同,不相为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巧言令色,鲜矣仁、 不怨天,不尤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思而后行、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杀身成仁、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君子不器、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为政以德...... 孟子的名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好为人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以若所为,缘木求鱼、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以五十步笑百步、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上述每个名句,都流传千古,到现在,仍在指导国人生活,仍是社交货币!挑重点学习这些内容可能是比较快捷的,当然,文言文是个障碍,但是现在有网络工具,都能迅速找到注解。 最后说一句:名句名篇,要背诵,才能变成自己的内涵,才能脱口而出。 希望对爱好国学的你,有所帮助。 公号:古藏万一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