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哲学的中心思想

 农业社人 2011-04-26

       国学传统文化是我们全人类的财富,我今天是来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我将个人多年来对国学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修学心得的和大家交流。诚如司马迁《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是深究,际是边际。这是本。通是精通,古今是时空变化。也就是轨迹,言即行。我自己的一家之言不具有必然性。期望企业家精英要发心学国学,要认认真真的学道道地地地国学,而不是抱着“相机而行”这种小偷的心态。要挖掘到国学的精髓并用一生去坚守和熏习,真正能从中受益,以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活出一个幸福圆满的人生,千万不要走时髦,用赶时尚的心态面对国学。因为哲学一定要和生活接轨,而不是在生活上让人觉得你格格不入。
  人道最不足在于对自己的把握,所以,苏格拉底说“Know Yourself”,禅宗也说要找到“心”,也就是人的本来面目。
  人因为有心而容易求新、求刺激,然而“新”通常意味着“奇”,意味着“怪”,也就是“异常”的,而异常的东西通常是“暂时”的,人们往往一味地追随着时尚,却总是抓不住时尚的尾巴。在百货商场买衣服,通常听到的好的评价是“你很洋气”,言下之意,“洋”是好的,“土”就是不好。我走在英国剑桥校园的时候,常常感慨,剑桥的大门历经800年不变,一直矗立在那里,没有人会觉得它太土、太旧了,要换一个新的。同样,我们一直以得到外国人的肯定为荣,相反,外国人从来没有认为所谓的全球化就是要放弃自己。追求时髦说明的是心灵的贫乏,正是心中无主的表现。
  各民族因为历史原因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哲学观念:例如美国人喜欢说:绝对是,必然是.这显然是夸大和不实际。德国人喜欢说:应该是,实在是,现在是。是理性逻辑的思维。中国人喜欢说:大概是,可能是,也许是。这是变通心理,但也容易形成投机心理。中国的“可能”是投机,美国的“必然”是夸大。各个民族的哲学都要解决相对性保证和绝对性必然之间的贯穿和联系。当今现代科学的“经验法则”,也只是一种可能,会随时更新和推翻自己的结论。不能迷信。但中国传统人文科学或则叫国学确实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字面上求文化本义是不行的,并且真理不是争来的,时间是公正的裁判。我去德国的时候,那里的哲学家告诉我,21世纪需要谈人的问题的哲学。西方哲学家们现在都在忙着“扫科学的落叶”,比如试管婴儿引发的伦常关系、道德问题、法律问题,新的犯罪手法界限如何拿捏,知识产权又如何界定,等等,对于最根本的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却来不及处理。好好解决人的问题,需要中国的哲学。 “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占据什么样的位置?”、“21世纪是否属于中国人?”、“中国未来是否像当前诺贝尔奖得主们所说的那样?”对于中华文化和中国的未来我们不能只是期待,而要自觉运用中国传统的智慧才能回答。
  中国的道家善于处理身心关系,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则是儒家最为拿手的。许多人因为处理不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感到烦恼,产生心理学上的挫折感。人在受到挫折的时候,会有受不了的感觉,就有了感情上、情绪上的问题,会不快乐。那么,人怎样从烦恼中摆脱,找到快乐?就要自己去把握。
  你是要当烦恼的人还是快乐的猪呢?大多数人会说,虽然想要快乐,但还是做人吧。什么样的事情让人烦恼?怎么样能让人离苦得乐?这就是儒家和佛家告诉你的事情。佛家认为:人生之苦在于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佛法告诉人们,苦是从心上来的,因为有“缘起”,人的心因为“无明”,因为有了“受”(接受),才会烦恼,如果能够去掉这些外在的影响,人就能够“涅槃”。整套佛法的智慧就是要找到这个“心”,而其中禅宗就是把“心”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孟子说,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人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有,但是长大之后渐渐失去了。人做好事却常常没有好的回报,再碰到需要“四心”的时候,就开始会估算利害,渐渐地让自己越来越坏。所以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要“存心”、“养心”。要“存养”首先要找到“心”,找到自己的原本。所以,要找到自己,安顿自己,才能离苦得乐。找到自己,不是外在条件变了,逆境变成了顺境,而是自己的心安顿下来了,外在依旧而能够不受影响,把自己“定住”。
  找到自己,定下心来,这就是《大学》里的“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成大人之学的必要的途径。《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了之后还要思考,运用恰当的方法去面对问题。人如果不能思,不能虑,就无法成大人之学。
  现代教育主要在于教人知识,知识又通常以技能为主。用数量的递增来表示,如果说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研究生毕业的知识分别为1、3、5、7、9,那么,你的那颗心的善与恶,思维能力的正确与错误,就是同值的正负数。如果你小学毕业,你能做的好事有限,能做的坏事同样也有限;书读得越多,做得坏事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越大,对自己造成的结局就越凄惨,所以,越是聪明的人,越是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我一再强调,学知识是机会问题,但是,学你那颗心的善恶则是“觉”的问题。
  自己“觉”到,要找到自己,要做自己那颗心的主人,自己生命的善恶不能跟着别人走。要好好掌握有限的生命机会,做一个顶天立地、死而不亡的、永恒的人。所以,要有认真的自觉,只有自己真的认为缺少某一方面的智慧,才会认真地去追求,行为的所有动力都来自于“觉”。“佛”就是“觉者”,就是觉察到了,心不受外物所影响。
  “轴心时期”的三个思想家都重视了“觉”的问题:释迦牟尼的佛法说的就是人的自觉,寻找自己的本来面目;苏格拉底说“Know yourself!”“认识你自己吧!”一样是“觉”。赢得了天下而失去了自己,这是最愚蠢的事,千万不要因为任何事情出卖自己的灵魂,《莎士比亚》笔下的浮士德就是出卖了灵魂的人,结局是非常悲惨的。我们的孔老夫子也说要自觉的学。孔子说“吾十有五而至于学”。学什么?学人的学问,学做大人的学问。
  孔子又说,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不教也。束脩,很多重物质的人解释为肉,拎着肉来的孔子都教。更深层的解释是指十五岁以后。人过了十五岁,就要把头发束起来,离开天真烂漫的自然人,当一个文明人,自觉要学人文之礼,要懂得礼,就像把散乱的头发梳理好一样,要把心理好。以前的人八岁学启蒙,十五岁学大人之学,是一个“自然人——大人——成人——成器——大成之人”的过程。因此,孔庙之中受人敬拜的那道门被称为“大成门”。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成己,要成就自己,成为一个人,这是儒家告诉我们的道理。
  2000多年前的轴心时期,交通没有互相往来,但是当时在希腊、在印度、在中国,同时出现了三个圣人,同时说到了这个问题。正所谓,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他们都提出,要掌握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大、更可贵。
  儒家的思想来自于《周易》。所以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所以孔子为什么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无祸才能真的有福。不是你得到什么是有福。没有祸患是靠你在将生未生这个部分,你真正做的事情没有过错,没有过错你才能够得其福而避其祸。《易经》要教给你的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能够继承下去就是善。《易经》中阴阳代表两种现象。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阳代表刚,阴代表柔。阳代表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阴代表成,前面要有创业,后面要有守成。你要以创业的方法来守成不行,反之也不行。所有很多的开国元勋在创业的时候要用刚道,在守成的时候要用守成之法。《易经》讲的是日月之道,最大的一个常道。经道的思想就是常道的意思,也就是永恒之道的意思。不变之道。因此我们要学会要看消息,少看新闻。 消息是阴阳大化,是常道。新闻是偶然的,怪、绝的、偶然的。
  在中国的思想中有所谓的“经学”和子学,经学是常道的学问,人人都不能少的学问。子学如各位知道的老子、孟子、庄子,每个子学都是属于所谓的权道。权道的意思就是所谓的变化之道,我们常常说有所谓的权宜之计。每个地方有不同的问题,因此有不同的对应的方法,每个不同的问题是因为每个地方人的本质不同,南方人非常的婉约,北方人很豪迈,这是南北方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产生了不同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在春秋战国的时代,儒家发生在鲁国,那个时候人生不能无欲,人生不能无求,求而不得要争”所以可以看到儒家中不是教你不争,就是争的时候要君子一点。君子是什么呢?就是先行礼,我们要开始争了,这样就开始打。但是你不能不喊不叫在背后偷偷的给人家一刀,那就是小人。君子就是在争的时候给你一个规矩。当到了老人你争不动了,所以要先亲亲,而后仁民,然后爱物。
  墨家的思想发生在宋国。宋国,水非常的清澈,而且那个地方非常宽阔、辽阔。宋国的人比较的单纯,因此不存在争的问题。宋国就出现了我们说的宋襄公的仁义之师,和人家打仗,对面的阵没有布好,我就退后三里,等你布好阵再和你打。通常不会有这样的人,能够不乘人之危就不错了。更何况说等你准备好再和你打。所以说墨家的思想发生在宋国。
  道家的思想是发生在南国。因为南国物产富饶,根本不存在争的问题。它才会特别的提到发乎情,止乎礼。所以无为可以不争,因此老子的思想中,老子有三宝,一为慈,二为俭,三不敢为天下先。因为它不需要强出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子书发生的地点是和当地的风土民情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每个子学都和当地的风俗有关。所谓的移风易俗就是圣人之道,也就是子书要重视的权道的问题,所以权道是权宜之道,权衡之道。权宜之道要通过方法,所以也叫做权术之道。这个术是要通过你的计划的,因此又叫做权谋。目的要达到适宜、恰到好处。什么是恰到好处呢?是平衡。平衡是要通过方法来达到的,方法本身是要通过你的思虑、谋略来思考,而不是随便就可以达到的。
  所以权宜、权衡、权术、权谋都有不同阶段的意义存在。这一个权字就代表了中国思想的第二大类的东西。所以我们向来分经、史、子、集。经和子一个是谈经道,一个是谈权道,这是中国文化的两大根本。一个是谈不变的永恒之道,人人都要通的,就如同日月一样。另外一个是谈每个地方性格。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问题,都有来自于他们不同的习性而造成的不同的状况,这种不同的状况对应之道也要有所不同。
  “儒”本来是一个相礼的职业,孔子的父亲、祖父都是儒。到孔子时,已经有些人不太符合理想的儒的要求,所以孔子说,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要用心、用生命去做这个职业,而不是随便应付,这就是君子儒。礼的本质是表达出人性里面最为善良、高贵,而且最为人文化的一个层面。只有人才懂得礼,如果行礼时心中没有敬意,就不是人的礼。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亦皆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礼最重要的是要有“敬”的心 ,“敬”就是不马虎、不随便、不苟且、不敷衍。当你对待人的时候,不能马马虎虎、随随便便、苟苟且且。儒家注重的,不但要有礼的仪式,还要有礼的精神,更重要有敬,才能成其礼。
  儒的本身是相礼,从仪式的礼到精神的礼,再到敬亲的礼,不管对方值不值得尊敬,都要以礼对待,这是很难的事情。我们往往对为上者,对能为我们所用的人恭恭敬敬、尽心尽力、竭尽所能,但对用不上的,看不起的人往往都是随便、马虎、苟且的态度。因此,人往往是嫌贫爱富的,对人有差别。
  有礼,还要有义,礼和义的目标是为了达到仁。仁是彼此互生的法则,而不是共生。共生是指一起存在于一个空间,互生则是帮助弱者,使之能够生存,转化成现在耳熟能详的说法就是“慈悲”。慈的意思是给别人需要的,悲的意思是帮助人解决困难。老子说的“三宝”:“一慈,二俭,三不敢为天下先”,其中“慈”就是给人需要的意思。给别人所需,帮别人解决困难,这就是道家的济世精神。
  但是,慈悲要合乎礼,要在礼义的两个要件之下达到仁的目的。孔子对子贡说到“六言六蔽”:“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而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而不好学,其蔽也贼;好刚而不好学,其蔽也狂;好直而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而不好学,其蔽也乱”。如果有这六个德性,而不好好学的话,那么只停留于表面,是不行的。必须要学时、学中庸之道,时机要对,方法要对,才是合适的。有的人说好心没好报,其实是对不该慈善的人做了慈善的事。儒家并不是要你做好好先生,和稀泥,而是要有分寸,对于不对的事,也必须断然阻拦。
  孔子之教乃生命教育也。 孔子教育有很多具体的切入点,例如1.人性本善2.仁义3. 调和天理与人欲、理想与需求之间关系?4.知行合一5. 把握时、中之道、能因时制宜;配合客观的条件,做到”不违时”?”不失时”?。儒家哲学的中心思想,可以用四个字包括,就是「修己安人」,修己者培养入世的条件,安人者也就是得位之后能推行正道于天下。所以儒家哲学的范围不出人字,专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伦之际。由这个基石出发,特别在易经思想中更含括了人与物、人与天之间的关系;此外又谈人之所以为人的条件,包括人性、道德、行为的准则等,所以归纳儒家的几个论题,在属于修己、内圣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