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想让孩子早认字,但现实专治各种不服……

 zhsht16 2020-02-16

昨天晚上,在家里闷了一天后实在闲的无聊,我们去阳台了。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并没有)。

去阳台上干嘛呢?数数。数对面的大楼有多少层。

唉,闷成精了。

我们先数左边那一幢,1、2、3……一共是32层。

再数右边那一幢。毛豆还是从下往上挨个儿数。

我拍拍他,想等他数完后提醒他转化思维有多重要:你看,这两栋楼的高度相同,所以你不必一层层的数,而是运用整体思维,一转化便知,这幢楼也是32层……

毛豆一层层数完了,说:“妈妈,右边这栋楼一共30层,我数了两遍,确认。对了,你刚才拍我干什么?”

我:“没事。阳台冷,快进屋吧。”

……

愚蠢而骄傲的大人们!很多时候自以为是……

让大家见笑了。

有些时候孩子的水平比我们高,直刺我们的逻辑漏洞。

但是大多数时候,在我们焦虑心态的影响下,孩子的水平其实是比我们想象的差很多的。

阅读水平,就是一个要“我想让孩子早认字,但现实专治各种不服”的领域。

昨天我们分享了2-6岁的孩子在阅读绘本时,从爱看画、到看字必经的四个阶段《读绘本时,孩子只看图画、不看字?原因终于清楚了》:

1)图画命名阶段

2)口语复述故事阶段

3)书面语复述故事阶段

4)看文字阶段

有一些实际调查数据,证明孩子在学前的发展阶段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看画。

曾经有一位学者,去中国某一线城市的市立一级幼儿园去调查孩子的阅读水平。

参与调查的有130位孩子,都是没有听说语言障碍、没有学习问题的正常发育儿童。并且,特意挑了来自父母学历为大专和本科以上家庭的孩子。幼儿园也非常鼓励阅读绘本,每天会有专门的阅读时间。

但,结果还是蛮吃惊的。

我先提个问题:你家孩子会从封面开始翻看书了吗?

恐怕99%的人都会说:早就会了!

但是调查结果和预期的并不一样。

她采用实证的方法,先调查了这个幼儿园3-6岁的孩子中,有多少会从封面开始翻书(考察孩子是否认识封面)。

结果是,到了5岁组,才有接近80%的孩子会从封面开始往后面翻。

直到4岁组,还只有50%的孩子从封底开始,倒着翻书,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还是某一线城市一级幼儿园的水平,并非某贫困地区山村小学。

可见,这才是一个孩子真实的发展过程。

 

调查者压抑着心中的惊讶,继续调查。

那么,有多少孩子会用食指、拇指的翻书的姿势,正确翻书呢?

答案是:

在三岁组,仅仅有30%的孩子会用食指、拇指翻书,剩下的70%,只会用五指一把抓,把书页抓成纸团样,再翻过去。

至于四岁组,也只有63%的孩子会,接近四成的孩子还在用五指抓翻。

即使是五岁组,还有近30%的孩子只会用五指翻书……

 

哎呀,哈哈哈哈哈,和广大鸡娃老母亲的期望严重不符!

至于,多大的孩子才能一页一页的翻书呢?

答案是:三岁组的孩子有一大半,还在跳着翻书呢,一页页看完对他们来说蛮困难。(专注力说,这个锅它不背)

到四岁组,才有70%的孩子会一页页的翻书。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注意力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

无意注意,就是事先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比如,孩子正在吃饭,窗外传来了鸟的声音,孩子被鸟叫声吸引了,这时候就是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就是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比如,为了考试,孩子在刷数学题,这时候就是有意注意。

三四岁的孩子,绝大部分时间都被无意注意占据(鸡娃老母亲请认命,并自觉调整期望)。

所以,三四岁孩子太容易出现这种状况:图画书中的生动形象和感兴趣的画面所吸引,挑着自己喜欢的看,在无意注意的支配下,跳着看、翻着看、甚至倒着看。

 

……

急不得的。

但是,急不得,也不代表我们不能做什么。

在毛豆有文字意识的那一年,我开始用这个办法,逐步扩展他的最近发展区,让他在不丢失对图画理解与想象的前提下,早日对文字产生更多兴趣,愿意去读文字

可以说是图画&文字双赢的方案了。

下面就讲讲怎么做。

原理很简单,孩子的“需要”得先被满足,他才能真正满足大人的想要。

具体来说,就是当孩子看图的时候,你用手指指着图,跟他讲图。

同时呢,讲图时,你可以有意无意地,把手指从他感兴趣的画面上移到文字上。

经过图与文字的交替切换,孩子的眼睛会有意无意的跟着你手指走,慢慢地,就会对文字产生敏感和认知。

为什么这种办法有奇效呢?

因为跟孩子讲完图后,孩子的内心需求就会获得满足,这时你再引导,孩子来看看书上讲什么,用手指指着文字读给孩子听,这时孩子就会愿意跟着你来,这就是——

“先满足孩子的需要,再来满足我们的需要”。

而且,他看过图后,满足了,好奇的东西少了,不会再分心了,孩子就更易受你的引导来注意文字。

 

举例来讲,比如我们有这样一本绘本。

那么我就会先对毛豆讲图:

“你看图上有什么 ?嗯,是两只恐龙。一只是土黄色的,一只有着紫色的头与蓝色的身体,对吗?他们俩在做什么?哦,是在战斗。土黄色的恐龙占了优势,他狠狠地撞向另一头呢。他怎么撞的呢?哦,用头上尖利的角……”

等孩子兴致盎然的观察透了图画以后,我会慢慢把手指从画移到文字上:“你听,恐龙撞击的声音有多么大呀!咚!轰隆!(趁机指着书上对应的几个字。)”

“还有呢,你知道土黄色的恐龙叫什么名字吗?他叫大角(趁机指着书上对应的字,让孩子熟悉字形)”

“结果是什么呢?哈哈,鲨齿龙掉进了大坑里。(手再次在书上对应的字上反复划,让孩子对文字开始熟悉)”

……

……


全体老母亲请注意!——

这并不是一个“娃看画时就拒绝文字,我要是硬让他看文字,他就不看图”的零和游戏。

这种零和游戏的假设是错误的,谁说娃必须在图和文之间二选一呢?

就算做到了,娃也不会开心的。因为他的需求被压抑了,没有被尊重到。

而用我这种办法——

大家都爽了。

就从今天开始,试试我这种办法吧!

图画和文字双赢。

而大人和孩子也双赢哦!

当然,你还要看懂这篇:

读绘本时,孩子只看图画、不看字?原因终于清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