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人公祭轩辕黄帝,陕西人怎么就坐不住了?

 成博士旅游频道 2020-02-16

01

陕西和河南公祭黄帝之争

今天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在今日头条悟空问答上,受邀请回答一个网友提出的问题。

这种问题如果转发到陕西人群里,估计很多陕西人就炸了。

因为黄帝陵在陕西延安黄陵,这是毫无争议的。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记载:“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上的文字简介为:“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是我国远古时期的伟大人物。他率先民制衣冠,造舟车,营蚕桑,创文字,建医学,定音律,演算数,平定战乱,统一华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最初文明,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陕西黄帝陵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公祭的场所。民国法定国家祭祀时间为4月6日。

怎么河南突然冒出来一个公祭黄帝的大典?

河南的解释是:“河南新郑是黄帝的出生地,黄帝在这里建都立业……”。可见,河南方面并没有否认陕西作为黄帝陵寝的正统性。河南方面强调新郑是黄帝出生地和宗庙所在地。轩辕黄帝的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即上巳节,是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自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就有三月三拜轩辕的活动。

春秋时代的历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新郑具茨山朝拜黄帝的记载,唐代以后渐成规制,盛世时由官方主拜,乱世时由民间自办,一直绵延至今。

据此,河南也开始举行公祭黄帝的活动。自1992年开始举办炎黄文化旅游节,开展拜祖活动。从2006年起,拜祖活动升格为拜祖大典,主办单位也升格为河南省政协,由郑州市和新郑市承办,河南将拜祖大典定于每年三月三举办,借此打造“中华第一大典”,吸引众多的华人华侨前来寻根拜祖、观光旅游。

02

其实是公祭黄帝第一品牌之争

所以大家看清楚了。按照一般中立的观点:陕西是黄帝的陵寝,一般是清明节祭祀;河南是黄帝出生地,一般在黄帝出生日祭祀。

没啥毛病啊?井水不犯河水。

应该很少有人会反对,河南方面完全有资格举行公祭黄帝大典。

为什么?

目前华夏大地众多民族都尊崇炎黄为祖先,13亿国人和海外7000多万华侨、华人、华裔,他们寻根问祖,都以自己是炎黄子孙为荣。建庙立祠,世代祭祀,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实上,河南从1992年开始举行炎黄文化旅游节,陕西这边也没太大的反对。

道理很简单:逢年过节的时候,远在异乡工作的人们,不能去陵前祭祀逝去的老祖宗,找个地方画个圈圈烧点纸,就算表达心意了。

双方什么时候矛盾上升的?

是2015年9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提出将河南新郑的拜祖大典上升为“国祭”。

陕西人一下就炸了。

因为这是对陕西公祭的挑战,说白了是关于黄帝祭祀的第一品牌之争。所以陕西人坐不住了。

河南方面公祭没什么问题,但为了把新郑公祭上升为国家大典,就要找依据。对此,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提出“历代对黄帝对先祖是‘拜庙不拜陵’”,所以国祭黄帝的地点应该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

对此观点,陕西方面立刻组织了反击。时人西安市副市长、西北大学原校长、历史学者方光华刊发的反驳文章《对黄帝的国家祭典到底应该在哪里?》,称“历代对黄帝陵寝是祭拜的”,并且庙祭也不是在河南新郑,而是在“中央设立历代帝王庙并对其进行祭祀”。

03

陕西该怎么做?

    对于这段官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成博士不是学历史的,无法做出评判。

    从网络辩论来看,似乎陕西这边的证据比较确凿。各种史料表明,古代国家祭祀先代帝王确实是有陵祭的。甚至,现有文献来看,陵祭黄帝还是主流。

    然而赢了学术之争又如何?

    真正需要陕西反思的是:作为陵寝的正统,为什么陕西黄帝陵公祭的绝对权威地位,现在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甚至有可能会失去第一品牌的地位?

    一方面,对手做的太好的;另一方面,可能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做的还不够。

    如果在公祭黄帝的节庆活动上,把河南看做竞争对手的话。不得不说,河南方面表现是很棒的!现在的炎黄文化节,影响力和经济效益日渐上升。虽然我手头没有直接数据可以进行比较,但是从河南方面打算将文化节上升为国家公祭来看,其发展势头、活动规模、社会影响力都已经非常大了。

    另一方面,作为陕西方面恐怕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成博士本人其实没有去过公祭黄帝陵现场,但是从新闻报道来看,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活动太“政治化”了,太严肃了,太阳春白雪了。

    比如2017年的公祭活动,据报道:参加的代表有中央国家机关、各省区市代表,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代表,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代表,台湾青年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杰出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和陕西各界代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