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们谈论李安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

 长今手帐 2020-02-16

这是长今的第142篇原创作品。

李安因《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到国内宣传,接受了许多媒体的采访,一个六十几岁的老人频频奔波,头发花白,背都有些佝偻了,他真的有点老了。记得他在《十三邀》的采访前,许知远说,“看您样子似乎是有些疲惫吧”,李安笑了笑,眼角满是疲惫,也不掩盖地说“是啊,有点累”。他那副温和的神情,实在让人动容。

初识李安这个名字,是因《色戒》。张爱玲终究是骄傲的,尽管人生充满了失望和绝望,但她仍旧不愿意轻易被人评价和看破,为此她将小说《色,戒》涂涂改改几十年,写了又藏。相反,李安选择了将这部小说拍摄成为电影,将王佳芝与汉奸易先生的复杂爱情用细微的角度,让观众切身体会那个年代错综复杂的情感与人性。

或许王佳芝就是张爱玲的一个影子,张爱玲把生活的绝望与渴望都寄托到这个女人身上,而李安还是不忍结局太过悲惨,在王佳芝最后从珠宝店失魂落魄地走出来的时候遇到个拿着风车的快活车夫,而车夫背后的衣服上的“1023”正是李安生日,以此来表达李对这个故事里寄予的温存和希望。

李安对《色戒》就好似对待一个拆线木偶,将亲情、友情、爱情、信仰、理想、性欲等一个个拆开来,肢解成片段。那时《色戒》刚上映因为片中的床戏尺度过大曾一度被剪片,在中国也恐怕只有李安才敢如此去尝试这般挑战吧。而谈及《色戒》的时候李安坦言他认为这是他有生以来拍得最痛苦的一部,至今不敢重看。当时他曾在崩溃中远赴法罗岛求见英格玛·伯格曼,见面大哭。

有人说李安的电影里是有一条情欲线的,除了《色戒》就不得不《断背山》了。《断背山》里两个年轻人在断背山里亲密相处,远离尘世,杰克深爱恩尼斯并将自己的衬衫套在了恩尼斯的衬衫外面,守护这份爱。但他们终究还是要回到尘世里,回到那个歧视同性恋的社会中去结婚生子,抑制那份内心真正的爱。“多希望我知道如何放弃你”这句台词曾让无数人泪奔,也将这部片所想表达的精神推向了高潮。

《断背山》之后,同性恋的话题慢慢在社会中热起来,李安的电影也像一个炸弹,炸开了这个社会对世俗观念的偏见。

除却情欲,李安的电影里离不开所谓的“父子情结”。

前几天刚刚看了《推手》,一个儿子夹在一个外籍媳妇与中国父亲之间的矛盾的故事。外籍媳妇不满于中国父亲的种种,认为他扰乱了她的写作生活,破坏了她的生活空间,两个人一直在屋子里耗着,因为语言不通,谁也不会多说一句话。

直到儿子带孙子回家,矛盾出现了爆破点。中西方的教育观念的冲突,让这个家连一顿饭都无法好好地吃下去。后来因父亲出门散步走丢的事引发了儿子在家的大发雷霆,但他似乎又无可奈何,只能借酒酩酊大醉一场。而后父亲选择退出这个家庭独自在美国生活,父子之间的隔阂和压抑的爱在儿子不断寻找父亲,父亲坚持自己生活的两种状态里交错出现。但最让我深刻的一个细节是,当外籍媳妇胃出血要住院,儿子赶回家收拾衣服的时候,还是不忘将父亲早上交代要去装裱的字画带上,询问父亲是否要装裱的是这张画。

在李安的镜头里,一些细腻而敏感的情节总能最触动人心。

后来李安用了5年来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他挑选了一个长得与他年轻时候相似的小伙子来饰演派,派在暴风雨的时候对着镜头大喊的那一句“对不起”,李安说那也是对父亲所说的,只是借派的口而已。李安并没有成长成为父亲期望成为的样子,后来他在美国读书想当导演一直被父亲认为是没有出息的,直到李安在美国连续拍了几部反响不错的片子,他的父亲才渐渐认同这个职业。

李安在49岁时候突然觉得自己江郎才尽,觉得自己“走错了路”,对父亲表达了退隐之意。而他的父亲没有批评李安,而是当即写下“入山不必太深,下笔不必太浓,顶起钢盔继续往前冲”。这时他和父亲的关系算是缓和了许多,却在后来他接拍了《断背山》时父亲在台湾离世,未能见上最后一面,仍是李安心里的一个缺。

李安借“父亲三部曲”——《喜宴》、《推手》、《饮食男女》来表现中西文化的冲突,传统家庭伦理道德里两代人观念的冲突,表达对父亲深沉的敬畏和爱,也让我们看到李安性格里的软肋和卑谦。

鲁豫的《大咖一日行》中问及李安现阶段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李说:“我太太能对我笑一下,我就放松一点,我就会感觉很幸福。我做了父亲,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说,我就很自然地可以得到他们的尊敬。你每天还是要来赚他们的尊敬,你要达到某一个标准,因为这个,是让我不懈怠的原因。”

李安毕业时曾六年在家做煮夫,妻子陪伴着他度过那籍籍无名的六年,并坚定的让他要去坚持自己的梦想,去拍电影。后来李安事业攀上高峰,获奖无数,也曾坦言电影里的每个女主角都有林惠嘉的影子,“要不是碰到我妻子,我可能没有机会追求电影生涯。”。我想,也是因了这样的家庭,才造就如今温厚善良的李安。

李安是集温稳和狂妄于一体的人,他长相上的温和温稳还曾一度在颁奖典礼上被主持人质问成“导演不该长成你这样”,但他的电影里,总是在不断的挑战,大胆而不顾一切地去尝试,因为有了他,才让我们看到了电影的更多面。《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3D+4k+120帧的方式出现在大众眼前,尽管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所得到的评分并不高,但不能因此而说,这是李安的失败。正是因为李安在电影技术上的尝试,才对得起他自己说的“电影已经很久没有改革了”这句话,也才把更多的人拉回了电影。

听过很多关于对李安的评价,最喜欢的是有人说他是一个37°2的男人。37°2这个温度寓意“正常以上,高烧未满,微红微热,是刚刚爱上一个人时的体温”,李安给人的感觉就是恰好这个温度。

李安已经六十几岁,走过了人生的大半些年头,而电影,似乎贯穿了他的一生。“电影还有无限的可能,这是一个追求的过程,也是一个让我谦卑的过程”,这是李安曾说过的一段话。无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评价如何,以李安的态度,他是拿了百分之百的用心来完成这一个作品。一个作品在完成之前和之后都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过程的用心。总而言之,在我们谈论李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感谢他,给我们带来了一次次电影的盛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