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男性老人耳聋的居多?心理学者说:他家里的女人太爱唠叨

 芳草屋845 2020-02-16

女人就是天生爱说话。

方子与妻子俩人热恋的时候,天天有说不完的话。在一起的时候依偎着说情话。不在一起就长时间的打电话,有时电话粥煲下来,手机的电板打的没电了。当然,他们恋爱那时候的电板性能估计没现在的好。

结婚后妻子仍保留着爱说的习惯,时间一长方子感觉到烦了:“那来那么多的话!”

女人就是天生爱说话。

据说:远古女人采集食物,男人狩猎,由于这个职业原因,男人比女人少说话。男人平均每天大概二千至四千字,女人大概八千至一万字。

其实方子的烦恼才刚刚开始。

特别是妻子回归家庭专心带孩子之后,每每妻子盼了一天,盼方子晚上回来。那憋了一天的话,如泄洪般的叽里呱啦、排山倒海般的倒向方子------

报怨呀,指责呀,欢喜的,生气的。家长里短,公公婆婆,小姑子,儿子女儿----

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

时间一长,方子厌恶了。对妻子说:“那来那么多话,不说话你会死呀”。

不愿意听就是对家庭的不关心!方子的态度引发妻子伤心:“你在家跟不在一个样,儿子马上高考了,你对孩子学习不管不顾----”

妻子总可以找出理由来说话。

按照心理学来说,女人一天要说八千字的话,不说难受。同时说话也是释放情绪的表现。如果不说话,那要憋出毛病来的。所以要理解妻子的唠叨。

抗议无效!方子只好调整自己,妻子的话继续听,但时间一长,麻木了。

方子受不了的原因是:人到中年,工作一天下来,感觉特别累了,回到家里想好好休息一下。妻子每天通过话语向他倾倒喜怒哀乐的情绪,感觉要把自己埋了。这段时间,方子觉得自己的听力下降了不少,开始对听麻木了。

心理学者说:那是潜意识关闭了听觉。潜意识表达的意思是说:你说的,我听不见,不怪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社会现象,就是男性老人耳聋的居多,女人爱唠叨是其中的缘由之一。

男人听了一辈子,老了大概是想图个耳根清静吧。

夫妻一方某点太强势,另一方必是受伤者

夫妻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稳定的关系。

在婚姻中,几十年的岁月一起渡过。对外:一起经历的事情相同,一生中祸福与共,喜乐共享。对内:相互模仿,互相妥协,养儿育女。

在互相妥协中,一方要容忍对方,就意味着要委屈自己 ;一方要迁就对方,就意味着要奉献自己。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

如果一方脾气爆粗,另一方因为长期受惊吓,心脏容易出问题。

如果一方性格恶劣,另一方由于长期心情压抑,痛苦,易得癌症。

当然一方太爱唠叨,另一方听力容易出问题。

在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都是以女人奉献为主,这种模式是要女人承载对方所有的不足。所以有专门教育做好女人的《女儿经》。而女人反抗的模式大概只有一 种方式:唠叨。唠叨一生,坚持不懈的把男人的耳朵说聋了。

在古代,如果性格女人强势,不轻易向老公妥协怎么呢?那就是“克”夫,而这类女人总体的特征是颧骨高。所以,民间有对颧骨高的强势女人有克夫之说。

我有一个学生,被一位大师判断克夫之后,常常惴惴不安,总觉得自己影响了老公的发展。老公所有的不顺,都是自己“克”的,当我把这个原理说明白之后,学生喜极而泣。心情释然。

夫妻是一双筷子,相互扶持,共同走过,所有的特征,都会在双方身体上留下印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