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老青城博览园有限责任公司“归绥老城” 简介:“归绥老城”是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的以异地迁建形式保护的明清建筑群落形成的综合博览园区。该项目是自治区和市政府在加速文化产业建设中,由市里首家批准的政府部门监督指导、民营企业投资运作、兼文物保护和旅游设施双重功能的重点文化开发项目。初步确定的规划建设面积为32000平方米(约480亩)计3333间(座),规模相当于20个山西乔家大院。 呼和浩特作为自治区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建史可追溯到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经拥有的众多明清年代乃至更早的古建筑,既是呼市千百年的见证,也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为了抢救保护市区改造中无法原地保护并有代表性的珍贵古建筑,“归绥老城”项目在古建专家严格进行价值认定,认真做好实体测绘和文字、图片、录像档案工作的基础上,组建专业公司进行了抢救性收购和规范管理,按照“原物利用、不变原状、整旧如旧”的原则,在专家指导监督下进行了异地复原保护。 经过第一期工程,抢救回的3800多间(座)古建筑已有超过1000间(座)按原形状原构制恢复成功,约占地130亩。“归绥老城”项目在保护名城遗产的同时形成了一个集古代建筑、历史文化为一体的大型建筑群。同时也按革命纪念地、历史街区、官府民居、店铺商肆、宗教寺庙、机构场所等原有使用功能形成了不同文化景观但又相对完整的若干园中园。 目前,已复原明清两代所建佛、道、藏传佛教、关帝、鲁班等不同宗教寺庙、祠堂及坛场7座(清真寺、天主堂等待建);蒙、汉、回、满不同民族老宅院4作;酒楼、钱庄、金店、杂货、瓷器、绸缎、珠宝、酱园、鞋帽、刀剪等不同行业著名老字号店铺商肆15座;政治、文化、教育、商务、医药、中介机构旧址7座;综合会馆、娱乐设施2座;包括王府、饭庄、柜房、货栈、议事厅以及回廊、碑廊等建筑在内的大型综合性园中园1座;历史上著名的3条街道局部已出具雏形;部分建筑内的设施、家具、器具、挂件的安放布置正在进行中。可见,建成后的归绥老城,不仅从整体上保存了旧时归、绥的古城风貌,一些标志性设施、主要街道也原样原建筑复原,个体设施也将逐步恢复原有使用功能,由参观游览的虚拟城市转变为居住生活的实体社会。在复原建设中力争最大限度的体现旧时风貌。 作为被呼和浩特政府列为重点开发的文化产业项目,“归绥老城”的珍贵之处,首先在于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仿古建筑,而是货真价实的古建筑原物原貌,除了使用功能,其文物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更加珍贵;其次,它不是特定的个体建筑,而是一个个历史建筑群的集合体;就历史及文化角度讲,它不单是某方面的文化遗产,而是整个城市文明和民俗文化的缩影和集成. 根据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建设文化大区和加速发展文化观光旅游产业的要求,经邀请各级专家论证,”归绥老城”项目定位为呼和浩特古代建筑博览暨历史民俗文化展示景区,并面向旅游、影视、文物、教育等多方位建设开发。 “千载蒙汉回满,万古文史哲学,百年官商民僧,一日归绥老城。”这是一名资深历史学家参观后给予“归绥老城”的评价。 内蒙古老青城博览园有限责任公司: 归绥老城掠影: 边宁古寺 共和医院 德泰玉药店 观音寺满族小院 阿王府 卧龙岗 土默特托博克后裔毕克齐牛群房任氏官邸(杨家巷5号院) 凤麟阁 纯一善社 三官庙乐楼 留存归绥文化记忆 感悟沧桑历史情怀 重现老城经济繁荣 构建时代中国梦想 |
|
来自: 徐国权1jhb1pf9 >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