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干货】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剪重比分布的基本规律,和最大层间位移角你了解么?

 lylla 2020-02-16

高层建筑结构剪重比

最小剪力控制的争议

最小剪力控制一方面反映了对长周期段地震动不确定性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提高结构安全性的作用,各国都是存在的,但我国目前存在一些争议:

   现行规范的最小剪力与场地无关,造成抗震不利场地上的结构比较容易满足最小剪力限值

   当前主要通过提高结构刚度让结构产生更大的地震作用,以达到最小剪力限值,似乎与结构设计的理念不一致。另外,结构能否承受实际的地震作用,与结构的承载能力相关,可通过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来抵御地震作用,不必因为结构的地震反应过小而提高结构的刚度




  以我国已建或已通过超限审查的110栋高层建筑结构为数据源,分析了我国高层建筑结构剪重比的分布规律

(1)高层建筑结构基底剪重比与结构基本周期的关系

基底剪重比与基本周期的关系


由于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选型、布局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剪重比的离散性非常大:

  • 绝大多数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剪重比大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剪重比

  • 部分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剪重比远大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剪重比

  • 只有少量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剪重比小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剪重比

拟合得到的归一化剪重比:

归一化基底剪重比与基本周期的关系

(2)不同振型下基底剪力分布规律

X向不同振型下基底剪力分布情况

Y向不同振型下基底剪力分布情况

不同振型下基底剪力分布规律:

  • 一阶振型对基底剪力的贡献为60%~85%

  • 前二阶所占比例为70%~90%

  • 前三阶所占比例为80%~95%

  • 前四阶所占比例为90%~100%

一阶振型贡献了绝大部分基底剪力,前四阶振型基本达到了全部基底剪力

高层建筑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

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特性

(1)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的侧向变形由两部分组成:

①由梁柱水平变形产生的侧移,属于剪切型变形;

②由柱的轴向变形产生的侧移,属弯曲型变形。综合起来框架结构仍然是以剪切型变形为主

(2)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抵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它抗侧刚度大,承载力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以弯曲型变形为主

(3)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结构

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结构均属于弯剪型变形,以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外部框架以剪切型变形为主,内部核心筒以弯曲型变形为主,两者通过楼板协同工作

高层建筑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规律

以103栋已建或在建的高层结构为分析数据,研究了风荷载、地震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的分布规律

X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Y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布规律:

所有高层建筑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限值的要求

随着结构周期的增大,大部分结构在小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增大结构高度超过250m的高层建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接近规范限值1/500

X向风荷载下最大层间位移角

Y向风荷载下最大层间位移角

   在风荷载较大区域,结构周期在4s~6s之间的高层建筑,小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不起控制作用,而是由50年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控制,这也是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

汇报人:李建辉  研究员

单   位:肖从真工作室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