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是一种轻溦的上呼吸道(鼻、咽部)病毒性感染。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清涕等鼻部症状或咳嗽、咽干咽痒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为多。不同季节的感冒其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甡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的传染性浪强,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其症状较一般感冒严重,可伴有发热、寒战、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较明显。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都可以用偏方来调理。 【外感病症】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四季均可发病。多因气候冷暖失常,风邪病毒侵袭人体所致。本病在证侯上分有风寒、风热、暑湿等类型。现代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即属本病范畴。 临床上以头痛、鼻塞声重、流涕、咳嗽、咽痛、恶寒、发热等为主症。 主治一切感冒 【方药】乌药、防风、羌活、前胡、白芷、川芎、制半夏(姜炒)、赤茯苓、砂仁(炒)各90克,枳壳(炒)15克,炙草45克,白蔻仁(炒)60克,草果仁(净)30克,厚朴(姜汁制)、木香、紫苏,薄荷、苍术、香附(炒)、藿香叶、陈皮各90克。 【制法】以上共为细末,用神曲700克研末,用姜汁打糊和药为锭,重3克,阴干用水飞朱砂为衣。 【用法】姜汤化下1~2丸,日3次。如治瘟疫用此甚效。 主治感冒风寒 【方药】鲜川芎(梗叶切碎,干者亦可)、生姜(切丝)、陈皮(切丝)、鲜紫苏(梗叶切碎)各等份,细茶(与各药总量相等)。 【制法】上药五月五日午时拌匀,用盒盖过宿,使气透,次日取出焙干,瓷瓶收藏。 【用法】用时汤泡10克,乘熬熏鼻,吸其气,复乘热饮之,汗出即愈。 兰香养菜饮 【原料】兰香草25克,荠菜15克。 【制作法】兰香草与荠菜水煎取汤。 【用法】代茶饮。 【功效】疏风解表。适用于伤风感冒。 生姜炒米 【原料】炒米50克,生姜30克,红糖适量。 【制作法】将生姜洗净,切薄片,与炒米同煮为粥,加入红糖搅匀即可服食。 【用法】每日2次。 【功效】解表发汗,疏散风寒。适用于外感风寒,症见鼻塞流涕、咳嗽痰稀、食欲不振等。 备注炒米:原指由廉子米炒熟后碾去外壳而得到的米粒,亦可用大米在锅中翻炒至褐色,有养胃、消食的功效。 葱白香菜饮 【原料】葱白、香菜各15克。 【制作法】将上述药材用水煎煮,滤渣,取汁。 【用法】趁热顿服。 【功效】解表散寒。适用于外感风寒等。 麻黄汤 【原料】生麻黄5克。 【制作法】生麻黄以水煎汤。 【用法】趁热服用。 【功效】开宣肺气,解表散寒。适用于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无汗等。 白萝卜方 【原料】白萝卜150克,白砂糖5克。 【制作法】白萝卜洗净切片,加水900毫升,煎至600毫升,最后放入白砂糖即可。 【用法】分2次服,中间间隔30分钟。 【功效】杀菌消毒,预防感冒。适用于普通感冒。 大青叶汤 【原料】大青叶50克。 【制作法】大青叶水煎取汤。 【用法】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适用于风热感冒。 雪梨冰糖饮 【原料】雪梨1个,冰糖适量。 【制作法】雪梨洗净后连皮切碎,加入冰糖,隔水蒸熟即可。 【用法】食梨饮汤 【功效】清热润肺,生津止咳。适用于感冒以及风热咳嗽。 醋浸萝卜方 【原料】生白萝卜250克,米醋适量。 【制作法】将生白萝卜洗净切片,加米醋浸泡数小时后即成。 【用法】每日1剂,佐餐食 【功效】辛凉解表,消食解毒。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对于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以及轻度呼吸道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大叶桉鲜叶方 【原料】大叶桉鲜叶50克。 【制作法】大叶桉鲜叶以水煎汤。 【用法】每日1次。 【功效】疏风发表,清热解毒。适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 |
|